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469发布日期:2019-10-13 01:0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涉及一种座位可摇摆的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的主要结构一般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的前轮和后轮、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座。四轮童车的前轮和后轮各为两个,三轮童车的前轮为一个,后轮为两个,三轮童车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车架的前部并控制所述前轮进行转向的车把转向组件、带动所述前轮转动的踏板组件。现有技术中的童车轮是三轮还是四轮,只能骑行或由电力驱动行进,或者由大人推行,功能较为单一,儿童与车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不够有趣味性。实用新型专利CN101519080B公开了曲轴式动感童车,通过曲轴转动带动座位运动,但其问题在于:其座位在上下运动的同时还会进行前后方向上的运动,座位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其前后位置会发生变化,即座位上的儿童距离推车前端的距离发生变化,座位往后运动时儿童的手可能无法触及到车把,或者脚无法放在脚蹬上,而悬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座位可随车的行进而摇摆。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它包括车架、座位组件、安装在车架的底部的至少一组车轮,一组车轮被定义为同轴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或同轴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童车还包括座位摇摆机构,该座位摇摆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与一组车轮同轴设置并且具有弯曲部的曲轴、一端部与弯曲部相转动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座位组件的一侧相转动连接的驱动杆,座位组件的与驱动杆相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与车架相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曲轴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一组车轮可脱离地相连接,当锁定机构锁定时,曲轴与车轮相连接,且车轮带动曲轴同步转动,当锁定机构解锁时,曲轴与车轮相脱离。

更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直接或间接地与曲轴相滑动连接的滑销、设置在车轮的轮毂上的锁孔,滑销与锁孔可脱离地相连接,当锁定机构锁定时,滑销插入锁孔,当锁定机构解锁时,滑销脱离锁孔。

更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对滑销施加力使其插入锁孔的弹簧、通过对其进行操作而使滑销脱离锁孔的解锁件。

更进一步地,解锁件具有与滑销相滑动接触的斜面,解锁件在自身转动时通过斜面推动滑销移动并脱离锁孔。

更进一步地,曲轴的端部与曲轴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滑销、弹簧、解锁件均设置在曲轴固定座上。

更进一步地,车轮的轮毂上固定有轮毂连接件,锁孔开设在该轮毂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座位组件包括摆杆及连接在摆杆上的座位,该摆杆一端部与车架相转动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摆杆有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车架、连接在前车架的后部并呈U形的后车架,上述的一组车轮为设置在后车架的两端的两个后轮,座位组件的前侧与前车架相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童车还包括安装在前车架底部前侧的前轮、连接在前车架的前部并控制前轮进行转向的车把转向组件、带动前轮转动的踏板组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可选择地使曲轴能够与车轮同步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座位组件实现上下摆动,在座位组件实现上下摆动的同时,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几乎不会变化,从而保证了儿童的手能够触及到车把,脚能够放在脚蹬上,而不会悬空。本童车,在保持童车功能不便的同时,增加儿童与车之间的互动功能,增强了趣味性,并且曲轴与车轮之间的锁定关系可以解除,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中锁定机构在锁定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中锁定机构在解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中锁定机构的部分部件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前车架;2、后车架;3、前轮;4、后轮;5、曲轴;51、弯曲部;6、驱动杆;7、摆杆;8、座位;9、转向组件;10、踏板组件;11、滑销;12、锁孔;13、弹簧;14、解锁件;141、斜面;142、操作手柄;15、曲轴固定座;16、轮毂连接件;17、紧固件;18、后轮支架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附图1至附图5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童车,它包括车架、座位组件、安装在车架的底部的至少一组车轮,一组车轮被定义为同轴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轮或同轴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前轮。童车还包括座位摇摆机构,该座位摇摆机构包括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一组车轮同轴设置并且具有弯曲部51的曲轴5、一端部与弯曲部51相转动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座位组件的一侧相转动连接的驱动杆6,座位组件的与驱动杆6相连接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与车架相转动连接。车轮转动时带动曲轴5转动,在曲轴5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座位组件的一侧与曲轴5的弯曲部51之间设置有驱动杆6,驱动杆6的转动抵消了弯曲部51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而只将弯曲部51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传递给座位组件的一侧,而座位组件的另一侧转接在车架上从而使座位组件相对车架摆动,上下起伏,而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几乎不会变化。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座位组件包括摆杆7和连接在摆杆7上的座位8,该摆杆7一端部与车架相转动连接并且另一端部与驱动杆6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座位8与摆杆7之间优选为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以三轮车为例,来进行说明,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前车架1、连接在前车架1的后部并呈U形的后车架2,U形的开口朝后下方,上述的一组车轮为设置在后车架2的两端的两个后轮4。童车还包括连接在前车架1底部前侧的前轮3、连接在前车架1的前部并控制前轮3进行转向的车把转向组件9、带动前轮3转动的踏板组件10。则上述的座位摇摆机构中,座位组件的前侧与前车架1相转动连接,即摆杆7的前部与前车架1相转动连接,后部与驱动杆6的上部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摆杆7有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曲轴5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两个后轮4可脱离地相连接,当锁定机构锁定时,曲轴5与后轮4相连接,且后轮4带动曲轴5同步转动,当锁定机构解锁时,曲轴5与后轮4相脱离。

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包括直接或间接地与曲轴5相滑动连接的滑销11、设置在后轮4的轮毂上的锁孔12,具体地,滑销11沿着后轮4的轴心线方向移动。滑销11与锁孔12可脱离地相连接。当锁定机构锁定时,滑销11插入锁孔12,当锁定机构解锁时,滑销11脱离锁孔12。

优选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13和解锁键14。弹簧13对滑销11施加力使其插入锁孔12。解锁件14通过对其进行操作而使滑销11脱离锁孔12的解锁件14,具体地,解锁件14具有与滑销11相滑动接触的斜面141,解锁件14在自身转动时通过斜面141推动滑销11移动并脱离锁孔12。

本实施例中,后轮4的轮毂上固定有轮毂连接件16,锁孔12开设在该轮毂连接件16上。

本实施例中,曲轴5的端部与曲轴固定座15相固定连接,具体地为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滑销11、弹簧13、解锁件14均设置在曲轴固定座15上。具体地,解锁件14可枢转地套接在曲轴固定座15的外侧,解锁件14上具有凸出的操作手柄142,通过操作手柄142转动解锁件14,在曲轴固定座15的沿后轮4轴向的一侧设置有紧固件17,用于在轴向对解锁件14进行限位,将解锁件14限定在轮毂连接件16与紧固件17之间。上述的斜面141设置在解锁件14的内侧。

曲轴固定座15的与轮毂连接件16所在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设置有后轮支架座18,曲轴5的端部可枢转地穿过该后轮支架座18而与曲轴固定座15相连接。

工作原理:

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童车在行进时,曲轴5随所连接的车轮一起转动,曲轴5的弯曲部51会随其转动而上下起伏,从而通过驱动杆6带动摆杆7的后部上下运动,使摆杆7绕其前部与车架之间的转点来回摆动,进而使座位8摆动。当不需要座位摆动时,转动解锁件14,在斜面141的推动下,滑销11克服弹簧13的力而滑动并退出轮毂连接件16上的锁孔12,此时锁定机构解锁,曲轴连接座15与轮毂连接件16之间转动限位关系解除,进而曲轴5与车轮之间的转动限位关系解除,曲轴5与车轮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所以在童车行进中,曲轴5不再跟随车轮同步转动,座位8不会摆动。当需要座位摆动时,则反向转动解锁件14,失去了斜面141的作用,滑销11在弹簧13的推动下滑动并插入轮毂连接件16上的锁孔12,此时锁定机构锁定,曲轴连接座15与轮毂连接件16之间相连接,进而曲轴5与车轮之间相连接,在童车行进中,曲轴5跟随所连接车轮同步转动,座位8摆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可选择地使曲轴能够与车轮同步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座位实现上下摆动,在座位实现上下摆动的同时,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几乎不会变化,从而保证了儿童的手能够触及到车把,脚能够放在脚蹬上,而不会悬空。本童车,在保持童车功能不便的同时,增加儿童与车之间的互动功能,增强了趣味性,并且曲轴与车轮之间的锁定关系可以解除,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