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457发布日期:2019-10-13 00:5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让宝宝坐婴儿车和家人一起去户外,但是在户外时给婴儿换尿布非常不方便,需要先将婴儿从婴儿车抱出,抱出后,找不到合适的平台而不得不在桌子上、地上换尿布,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婴儿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儿在户外没有合适的位置换尿布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座椅、至少一个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一端,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锁定块、锁紧件,所述转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座椅、另一端可转动穿过所述车架;所述锁定块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开设有一第一贯通孔,所述锁定块经所述第一贯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锁定块的外周面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转轴周向分布;所述锁紧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且所述锁紧件卡接于一所述固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用转轴将座椅与车架连接起来,使座椅可以转动,通过转动座椅然后将婴儿放置在座椅的背部,即可对婴儿进行护理;通过设置锁定块、锁紧件,能对转轴进行锁定,当对婴儿进行护理时,能防止座椅发生转动,无需人手一直扶持座椅,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婴儿车作为护理台使用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和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座椅;3—转动组件,31—转轴,32—锁定块,33—锁紧件,331—第一筒体,332—锁扣,3321—拉环、3322—连接杆、3323—卡块,34—限位件,341—第二筒体、342—限位块、343—挡板,35—轴承,36—封盖,37—螺母;4—置物篮;5—万向轮;6—支撑轮;7—护理组件,71—坐垫,72—安全带,7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如图1至5所示,包括车架1、座椅2、至少一个转动组件3、置物篮4、两个万向轮5、两个支撑轮6,座椅2的靠背与座椅2的椅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座椅2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

转动组件3设置于车架1、座椅2的一端,转动组件3包括转轴31、锁定块32、锁紧件33、限位件34、轴承35、封盖36、螺母37,转轴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座椅2、另一端可转动穿过车架1;优选的,转轴31的两端相对所述螺纹孔开设有外螺纹,转轴3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

优选的,转动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组件3分别设置于车架1、座椅2的两端。

锁定块32沿转轴31的轴向开设有一第一贯通孔,锁定块32经所述第一贯通孔固定套设于转轴31,且锁定块32的外周面沿转轴31的径向向内凹陷形成有两个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沿转轴31周向分布;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夹角为105度。

锁紧件33沿转轴31径向可滑动连接于车架1,且锁紧件33卡接于一所述固定槽。

优选的,锁紧件33包括一第一筒体331、一锁扣332,第一筒体331一端开口,第一筒体331沿轴向开设有一第二贯通孔,第一筒体331的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滑槽,所述滑槽沿转轴31的径向设置,第一筒体331经所述第二贯通孔套设于转轴31,且第一筒体331套设于锁定块32,第一筒体331的开口端沿远离座椅2的方向设置,第一筒体331连接于车架1;锁扣332可滑动插设于所述滑槽,且锁扣332卡接于一所述固定槽。优选的,所述滑槽为方孔。

优选的,锁扣332包括拉环3321、连接杆3322、卡块3323,连接杆3322为方杆,连接杆3322的一端可滑动穿过所述滑槽,卡块3323连接于连接杆3322的一端,且卡块3323配合内置于所述固定槽,拉环3321设置于连接杆3322的另一端。

限位件34包括一第二筒体341、两个限位块342、一挡板343,第二筒体341沿转轴31的轴向开设有一第三贯通孔,第二筒体341经所述第三贯通孔套设于转轴31,且第二筒体341连接于座椅2;限位块342沿转轴31径向设置于第二筒体341的内壁上,且两个限位块342沿转轴31周向分布,且两个限位块342之间的夹角等于两个所述固定槽之间的夹角;所述挡板343设置于两个限位块342之间,且所述挡板343沿径向连接于转轴31。

轴承35内置于第二筒体341,且轴承35的内圈套设于转轴31,轴承35的外周面紧贴第二筒体341的内壁;封盖36相对转轴31开设有一第四贯通孔,封盖36经所述第四贯通孔套设于转轴31,且相对第二筒体341的开口端设置,封盖36抵接于轴承35;螺母37螺纹连接于轴承35的另一端,且螺母37抵接于封盖36。

置物篮4设置于车架1上且靠近车架1的底部设置。

两个万向轮5设置于车架1的底部的一端,且万向轮5可相对车架1转动;两个支撑轮6设置于车架1的底部的另一端,且支撑轮6可相对车架1转动;优选的,支撑轮6的直径为万向轮5的1.5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当作为婴儿车使用时,可以将婴儿放置在婴儿座椅22内,万向轮5作为车架1的前轮控制方向,支撑轮6作为车架1的后轮承受重量,支撑轮63的直径为万向轮54的1.5倍;此时转轴31的挡板343与一限位块342贴合,且卡块3323卡设于一所述固定槽,当需要对婴儿进行更换尿布时,通过拉环3321拉起连接杆3322、卡块3323,然后通过转动座椅2,转动往下翻转,座椅2带动转轴31、挡块、锁定块32、螺母37转动,当到座椅2背面与地面水平时,转轴31上的挡板343贴合到另一限位块342,此时锁定块32上的另一固定槽正对第一筒体331的滑槽,推动拉环3321,通过拉环3321、连接杆3322将卡块3323卡入另一所述固定槽内,锁定了转轴31,使得座椅2无法转动;让婴儿平躺会站立在座椅2的背面上,为婴儿换尿布或进行其他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用转轴将座椅与车架连接起来,使座椅可以转动,通过转动座椅然后将婴儿放置在座椅的背部,即可对婴儿进行护理;通过设置第二筒体、两个限位块、挡板使得座椅只能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操作简单,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锁定块、锁紧件,能对转轴进行锁定,当对婴儿进行护理时,能防止座椅发生转动,无需人手一直扶持座椅,更安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在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座椅2的靠背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护理台,所述婴儿车还包括护理组件7,护理组件7包括一坐垫71、一安全带72、一卡扣73,坐垫71内置于所述护理台,安全带72的一端连接于座椅2、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护理台上方,卡扣73的一端连接于座椅2、另一端卡接于安全带72的另一端。当作为婴儿车作为婴儿护理使用时,将卡扣73打开,松开安全带72,护理台与水平面平行,将婴儿平放在护理台上,调节安全带72,将卡扣73卡好,保证婴儿安全,即可进行给婴儿换尿布的操作。通过在座椅2的背部设置护理台、护理组件7,使得婴儿车具有婴儿乘坐和护理的功能,通过坐垫71、一安全带72、一卡扣73能对婴儿进行固定,能保护婴儿,防止婴儿从护理台上滑落,便于家长更换尿布。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