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285发布日期:2019-07-27 11:2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地与工业物料搬运使用的手推车基本为独轮车,依靠人力抬起支撑杆,掌控平衡运输,单次运输量较少,且具备一定难度,在推动的同时须承受部分物料重量,劳动量大,容易发生侧翻,危险系数高;大型自卸物料车辆体积较大,智能在大空间情况使用,多为不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稳定灵活,可自卸物料的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稳定灵活,可自卸物料的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包括:车架、电瓶、电动液压装置、车斗;其中,所述电瓶、电动液压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下侧,略低于所述车架上表面,所述车架前端安装轮轴及两侧车轮,后端装设万向轮,所述车斗前端与车架铰接,中部与电动液压装置铰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车架设置车把架、车把及调控车把,并设有钥匙开关、刹车、电量表。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车架设置手刹装置,连接所述轮轴。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车架边缘设置锁套。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车斗为方形,后挡板上端与所述车斗铰接,下端不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设置翻车手柄,并连接锁紧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中,所述车把钥匙开关、调控车把、电量表电性连接所述电瓶及电动液压装置。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行动轮结构,稳定性高,无需人为掌控平衡,不易侧翻,更为省力,独轮为万向轮,便于转向,灵活性高,加设电动液压结构,通过钥匙开关和调控把手控制自动卸料,劳动强度低,设置手刹与车斗锁紧装置,运输不翻斗,卸货防止惯性移动,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体积小巧,稳定灵活,可自卸物料的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

请参阅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工业与建筑用可自动卸料的推车,具体包括:

车架1、电瓶2、电动液压装置3、车斗4;其中,所述电瓶2、电动液压装置3安装于车架1下侧,略低于车架1上表面,车架1前端安装轮轴及两侧车轮121,后端装设万向轮12,车斗4前端与车架1铰接,中部与电动液压装置2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产品结构进行改进,采用三移动轮结构,运输稳定,灵活性高,单次运货量大,加设电动液压结构,实现自动卸料,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安全性高。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架1设置车把架10、车把101及调控车把102,并设有钥匙开关103、刹车105、电量表10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架1设置手刹装置11,连接轮轴12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架1边缘设置锁套1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斗4为方形,后挡板43上端与车斗4铰接,下端不固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斗4设置翻车手柄41,并连接锁紧装置4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车把钥匙开关103、调控车把102、电量表104电性连接电瓶2及电动液压装置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推车停放在使用位置,拉下手刹11,锁紧装置42扣合锁套13,开始填装物料,装满后,拉起手刹11,将推车推到卸货点,使用钥匙打开开关,通过旋转调节把手102控制电动液压装置3将车斗4前端抬升,完成卸货后,车斗4回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