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8886发布日期:2019-10-09 00:25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基于成本考虑,电动三轮车的后轮一般为非独立式悬挂结构,即两个后轮之间通过整体式车桥连接,整体式车桥再与三轮车车架连接,整体式车桥与三轮车车架之间还设置有减振元件和缓冲元件。由于非独立式悬挂的固有缺陷,电动三轮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比较差,当急转弯时,整车侧倾比较大,容易翻车。此外,非独立式悬挂结构的三轮车在行驶时,当一侧车轮碰到不平的地面时,会造成整个车体摆动,摆动幅度过大时甚至会造成翻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后轮设置有轮毂座,所述两个后轮的轮毂座分别通过一个独立悬挂与所述车架的后部连接,所述独立悬挂包括上摆臂、下摆臂、缓冲弹簧和减振器,所述上摆臂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的上部、车架的后上部相铰接,所述下摆臂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的下部、车架的后下部相铰接,所述缓冲弹簧和减振器均设置于车架与下摆臂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的外侧,所述减振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车架、下摆臂相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架的后部中央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安装杆,所述上摆臂内端与安装杆的侧上部相铰接,所述下摆臂的内端与安装杆的侧下部相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装杆设置有可绕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轴线转动的铰接座,所述两个独立悬挂的下摆臂的内端分别与铰接座的两侧下部相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个独立悬挂的减振器分别与铰接座的两侧上部相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铰接座的两侧上部分别与两个轮毂座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摆臂的两端均为叉臂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后轮设置有轮毂座,所述两个后轮的轮毂座分别通过一个独立悬挂与所述车架的后部连接,所述独立悬挂包括上摆臂、下摆臂、缓冲弹簧和减振器,所述上摆臂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的上部、车架的后上部相铰接,所述下摆臂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的下部、车架的后下部相铰接,所述缓冲弹簧和减振器均设置于车架与下摆臂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三轮车的后轮为独立式悬挂,即每一侧的后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下面,何一个后轮受到路面冲击而跳动时不致影响另一个后轮的运作,在行驶时,当一侧后轮碰到不平的地面时,该侧后轮可单独跳动,不会造成整个车体过大幅度的摆动,不易造成翻车,此外,在行驶中急转弯时,整车侧倾比较小,也不容易翻车。本实用新型行驶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且结构较为简单,相对于非独立式悬挂,成本增加较少。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电动三轮车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前部设置有前叉,前叉的上端设置有车把7,前叉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前轮2,前轮2内置驱动电机。所述车架1后部设有座位支架,座位支架上部设置有车座6,座位支架下部设有脚踏板8。所述车架1的中部下方设置有货仓,货仓可放置电池或装载物品。所述车架1后部设置有两个后轮3,所述后轮3设置有轮毂座31,所述两个后轮3的轮毂座31分别通过一个独立悬挂4与所述车架1的后部连接,所述独立悬挂4包括上摆臂41、下摆臂42、缓冲弹簧43和减振器44,所述上摆臂41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1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31的上部、车架1的后上部相铰接,所述下摆臂42的外端、内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1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轮毂座31的下部、车架1的后下部相铰接,所述缓冲弹簧43和减振器44均设置于车架1与下摆臂42之间。所述车架1的后部中央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安装杆11,所述上摆臂41内端与安装杆11的侧上部相铰接,所述下摆臂42的内端与安装杆11的侧下部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三轮车的车架1、轮毂座31、上摆臂41、下摆臂42形成近似平行四连杆结构,后轮3与车架1之间通过独立式悬挂连接,即每一侧的后轮3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1下面,何一个后轮3受到路面冲击而跳动时不致影响另一个后轮3的运作,在行驶时,当一侧后轮3碰到不平的地面时,该侧后轮3可单独跳动,不会造成整个车体过大幅度的摆动,不易造成翻车,此外,在行驶中急转弯时,整车侧倾比较小,也不容易翻车。本实用新型行驶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且结构较为简单,相对于非独立式悬挂,成本增加较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弹簧43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44的外侧,所述减振器4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线平行于车架1前后方向的铰接轴与车架1、下摆臂42相铰接。螺旋弹簧用于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减振器44用于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44的外侧,使两者的结构更为紧凑,也更便于安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杆11设置有可绕平行于车架1前后方向的轴线转动的铰接座12,所述两个独立悬挂4的下摆臂42的内端分别与铰接座12的两侧下部相铰接。所述两个独立悬挂4的减振器44分别与铰接座12的两侧上部相铰接。当一侧后轮3受到路面冲击而向上跳动时,车架1不可避免的会向另一侧发生侧倾,此时铰接座12在该侧独立悬挂4的下摆臂42的拉力作用下也会相应地向另一侧偏转,该侧独立悬挂4的下摆臂42内端铰接点与上摆臂41内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另一侧独立悬挂的下摆臂42内端铰接点与上摆臂41内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可以使后轮3尽量保持与地面垂直的姿态行驶,提高行驶的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铰接座12的两侧上部分别与两个轮毂座31的上部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5,复位拉簧5与缓冲弹簧43相配合,使整个独立悬挂4具有更佳的弹性和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摆臂42的两端均为叉臂结构,即下摆臂42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铰接点,这样下摆臂42的内端通过两个铰接点与车架1的后下部相铰接,外端也通过两个铰接点与轮毂座31的下部相铰接,独立悬挂4结构更稳定,不易发生纵向摆动,提高行驶的稳定性。

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