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障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5444发布日期:2019-09-21 02:1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越障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越障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障车底盘。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工作场地以及环境的限制,比如在很多时候工作场地上有很多障碍物,而且有时候需要爬楼梯,因此在比较复杂的场地工作的装置均需要一定的越障能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设备上安装履带来实现其越障能力,但是采用履带其只能适应障碍物比较少而且障碍物比较小的场地,因此其越障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复杂的路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越障车底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越障车越障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越障车底盘,所述越障车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中任一接触到障碍物的时候,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发生相对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前轮,所述第二底盘支架包括后支架和后轮,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后支架包括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所述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第一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前支架与所述第二后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前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前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支架的前端和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每一前轮和每一后轮均有单独的驱动装置与之配合驱动其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轮毂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之间设置有连轴,所述连轴的一端与第一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后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以及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为角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与所述连轴的连接处分别位于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上的夹角位置。

本申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越障车底盘,所述越障车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中任一接触到障碍物的时候,所述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支架发生相对转动,由于第一底盘支架和第二底盘在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其可以相对转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越障车越障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越障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越障车底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越障车底盘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底盘支架;2、第二底盘支架;11、第一前支架;12、第二前支架;13、前轮;21、第一后支架;22、第二后支架;23、连轴;24、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越障车底盘,该越障车底盘包括:第一底盘支架1和第二底盘支架2,第一底盘支架1和第二底盘支架2转动连接,当第一底盘支架1和第二底盘支架2中任一接触到障碍物的时候,第一底盘支架1和第二底盘支架2发生相对转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底盘支架1包括:前支架和前轮13,第二底盘支架2包括后支架和后轮24,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而前轮13和后轮24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本实施例中的前轮13和后轮24均可以采用橡胶轮。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后支架包括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转动连接,具体地说,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相互平行设置,其具体结构为在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之间设置有连轴23,连轴23的一端与第一后支架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后支架22转动连接,通过连轴23使得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二者相互平行,另外,连轴23与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的转动连接采用轴承来实现,即在连轴23的两端设置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连轴23配合,并且在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上开设安装孔,轴承的外圈与安装孔配合。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前支架包括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第一前支架11与第一后支架21转动连接,第二前支架12与第二后支架22转动连接,详细地说,第一前支架11与第一后支架21以及第二前支架12与第二后支架22之间的转动连接均为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多组前轮1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前轮1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前轮分别设置在前支架的前端和后端,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每组前轮1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组前轮设置在前支架的前端且分别位于前支架的两侧,而第二组前轮设置在前支架的后端且分别位于前支架的两侧,更进一步地,第一组前轮分别安装在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的前端,第二组前轮则分别设置在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的后端,所有的前轮均转动设置在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后轮2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后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后支架的两侧,具体而言,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上分别与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的前端连接,而两个后轮分别设置在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的后端,本实施例中采用多组前轮,其在越障的时候为前轮和障碍物提供多个支点,结合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的转动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越障车底盘的越障能力。

还有本实施例中,每一前轮和每一后轮均有单独的驱动装置与之配合驱动其旋转,详细地说,本实施例中安装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的每一个轮子均有单独与其匹配的驱动装置,其每一个轮子单独有动力输出且单独旋转,不会受到别的轮子的影响,具体而言驱动装置可以采用轮毂电机,每个轮子单独旋转均有动力输出可以提高其整体的功率,提升越障的时候的动力输出,进一步提升越障能力,另外,在越障时候,各个轮子由于受到接触障碍物的时间先后以及障碍物形状的影响,如果所有的轮子均同步旋转,则其在翻越障碍物的时候无法保持车身的整体平衡,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每一个轮子均作为动力单元结合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可以旋转以及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之间可以旋转,使得其在越障的时候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形状的障碍物,比如其根据障碍物形状可以自行通过支架之间的旋转调整车身的重心等用于适应障碍物形状以达到车身保持平衡的效果,更进一步提升越障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以及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为角板,角板的具体形状为其具有两个长条状的延伸部,两个延伸部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处位于两个延伸部的连接处,至于具体角板上两个延伸部之间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以及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上的夹角接近90°,另外,在安装的时候,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以及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均采用尖角部位朝上安装,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以及第一前支架11和第二前支架12采用角板结构,其可以使得整体底盘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结构更加简单,可以降低底盘的重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与连轴23的连接处分别位于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上的夹角位置,具体而言,连轴23的一端与第一后支架21上的夹角处连接,另一端则与第二后支架22上的夹角处连接,还有本实施例中,第一后支架21的前端与第一前支架11的夹角处连接,第二后支架22的前端与第二前支架12的夹角处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可以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越障车底盘结构更加稳定。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越障车底盘在工作的时候,其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的时候,前轮和后轮均正常与地面接触,整体的越障车底盘不发生转动变形,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当位于前方的轮子先接触到障碍物的手,则前支架和后支架先发生旋转,另外,当位于越障车底盘一侧的轮子先接触到障碍物的时候,则两侧的支架之间先发生相对旋转,因此无论位于哪个方位的障碍物,本实施例的越障车底盘均可以保持平衡并且成功翻越,由于第一前支架11与第一后支架21转动连接,第二前支架12与第二后支架22转动连接,第一后支架21和第二后支架22转动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越障车底盘还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障碍物,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越障车底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越障车越障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各种非平坦地面的技术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