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378发布日期:2020-02-07 23:5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半挂车的车架是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通过铆接、螺栓连接或焊接而连成的坚固的刚性构架。然后边梁与横梁连接,确保了车架成为一个刚性整体,并在边梁处安装上装,这种结构被广泛采用。

其中,横梁贯穿固定在相对设置的纵梁上,为了保证横梁的稳定支撑,横梁通常被设置成内凹的u型梁,在对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时,通常为一组压紧装置对设置在工装内的物料的表面进行压制,但在此过程中由于未设置限位装置,物料的两侧的偏移不可控制,其加工失败率较高,多余的废料要进行重复加工后再利用,其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包括两组传送装置和设置在两组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凹槽、压紧件、四组固定件、两组限位件,所述凹槽呈条形且向内部凹陷,其竖直截面为矩形,凹槽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其伸长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压紧件具体为一根矩形柱,其伸长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且压紧件升降设置在凹槽的正上方,其底面积略小于凹槽的开口面积;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设置在凹槽两侧的两端上;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凹槽的两侧,并固定设置在两端的固定件上,其弧面由底部向上沿两侧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物料被压紧件压下时,物料在工作台上表面内凹至凹槽中,且物料的两侧被限位件的弧面限制,在物料凹陷时不会直接卷入,保证了横梁加工的质量,提高了加工的成功率。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件的升降方式为压紧件上设置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带动压紧件传送,且液压装置包括门型架、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门型架两侧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液压杆传送连接,且液压杆的尾端固定设置在压紧件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装置将压紧件压紧,实现装置自动化压紧和物料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装置设置有两组并沿所述传送装置的方向分布,分别位于压紧件的上表面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液压装置推动压紧件两端将其推出,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内升降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伸长方向与凹槽的伸长方向相同,且升降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二者传送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工作台的内部,且第二液压缸位于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板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加工结束后,启动第二液压装置将升降板升起,便于横梁的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装置具体为一种同步带传送装置,包括底座、两组竖板、传送带、两组转筒和电机,所述底座为一矩形座;两组所述竖板相对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其相对方向与传送方向垂直;所述传送带设置在两组竖板之间,且传送带呈环形带结构;所述转筒由圆筒和贯穿所述圆筒的转轴组成,圆筒均水平设置在传送带的内部,所述转轴与两侧竖板转动连接,且传送带在本装置中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其中一组转轴贯穿一侧的竖板,所述电机设置在该侧竖板上,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伸出竖板的转轴传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传送带传送,实现了自动化的框条传送。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内表面上等距分布有横向齿,转筒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齿槽,所述横向齿和所述齿槽相互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齿和齿槽的相互匹配限位,使传送带的传送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处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加工结束后,工作台一侧的传送装置将物料输入,新物料推动横梁推入另一侧的传送装置进行横梁的输出。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竖板之间的间距与同一方向上设置的两组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间距相同,其间距与待加工的物料的宽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竖板的间距和两组固定件之间的间距相同,其间距与物料的宽度相同,对物料进行限位,避免物料的错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限位件,在物料被压紧件压入凹槽时,物料的两侧被限位件限制,避免物料直接卷入造成物料加工失败的情况发生。

(2)通过设置升降板和第二液压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的横梁托举过程,使其更容易取出。

(3)通过设置竖板和固定件,对物料的两侧进行限位,避免物料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作台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11、门型架;111、液压缸;112、液压杆;12、凹槽;13、升降板;14、第二液压缸;15、第二液压杆;2、压紧件;3、固定件;31、限位件;41、底座;42、竖板;43、传送带;431、横向齿;44、转筒;441、圆筒;442、转轴;443、齿槽;4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半挂车底座横梁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两组传送装置、工作台1、凹槽12、升降装置、压紧件2、固定件3和限位件31,两组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工作台1设置在两组传送装置之间,其上表面与传送装置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现规定传送装置所在的两侧为工作台1的前后两侧。凹槽1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凹槽12的竖截面为矩形,且凹槽12沿前后方向延长。升降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每组升降装置包括门型架11、液压缸111和液压杆112,该门型架11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凹槽12的两侧;液压缸111和液压杆112匹配传动连通,且液压缸111固定设置在门型架11上,液压杆112竖直设置且朝下伸出。压紧件2呈矩形板状,压紧件2的竖截面呈矩形,且该矩形的面积略小于凹槽12的竖截面;压紧件2沿着前后方向延长,上端面与升降装置中的液压杆112顶端固定连接,实现自动化的升降。固定件3设置有四组,分别位于凹槽12的两侧的前后两端,且固定件3的间距与加工物料的宽度相同,实现对物料进行限位,避免物料在工作台1上发生偏移;限位件31设置有两组,位于凹槽12两侧的固定件3上,具体连接方式为:限位件31固定设置在固定件3相对的面上,并且一组限位件31与前后两端的固定件3固定连通;限位件31的底部呈弧形,其弧面由下至上向两侧凸出,如图2所示,液压缸111带动液压杆112压制压紧件2向下压时,物料的中间部分会被压入凹槽12,其两侧会向上翘起并被限位件31的弧面限位,会物料的两侧起到保护作用,增强了物料加工的成功率。

如图1和图3所示,传送装置具体为一种同步带传送装置,包括底座41、竖板42、传送带43、两组转筒44和电机45;竖板42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41的上表面两侧,且竖板42的板面相对设置,其伸长方向与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同,其间距与加工物料的宽度相同,避免物料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传送带43和两组转筒44均设置在两组竖板42之间,转筒44由圆筒441和贯穿圆筒441的转轴442组成,其转轴442转动设置在竖板42上,转筒44一前一后设置,传送带43呈环形,设置在转筒44上,且传送带43呈张紧状态,使转筒44可以带动传送带43转动;其中一组转轴442贯穿一侧的竖板42,电机45设置在该侧竖板42上,且电机45的动力输出端与伸出竖板42的转轴442末端传送连接。在传送带43的内表面上等距分布有横向齿431,圆筒4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齿槽443,横向齿431和齿槽443可相互匹配,使其传送方式由相互摩擦转变为横向齿431和齿槽443的机械传送,进而使整个传送过程更加稳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凹槽12内设置有升降板13,其宽度与凹槽12的开口处宽度相同,且其伸长的长度与凹槽12的长度相同,即落入凹槽12的物料会被升降板13承接住;在升降板1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二液压装置,两组第二液压装置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且每组第二液压装置对升降板13起到支撑作用和升降传送作用,第二液压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14和第二液压杆15,第二液压缸14固定设置在凹槽12的底面上,第二液压缸14和第二液压杆15传送设置,第二液压杆15竖直设置,且其顶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3的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加工的物料板放置在位于工作台1一侧的传送装置上,通过该传送装置将物料自动化传送到工作台1上,之后升降装置上的液压缸111和液压杆112将压紧件2向下压,压紧件2将物料推入凹槽12中实现塑形,在此过程中:物料的两侧被限位件31的弧面进行限位,避免物料直接卷入凹槽12中,导致物料加工失败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加工横梁的成功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