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6503发布日期:2020-02-28 08:0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



背景技术:

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标的活动。物料搬运对仓库作业效率的提高是很重要的,物料搬运也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在生产型企业中,物流经理通常要对货物搬运入库、货物在仓库中的存放、货物从存放地点到订单分拣区域的移动以及最终到达出货区准备运出仓库等环节负责。具体的物料搬运作业有:水平或斜面运动—搬运作业;垂直运动—装卸作业;码垛或取货—提升或下降作业;转向—绕垂直线转动作业和翻转—绕水平轴线转动作业。物料搬运的基本内容:物料、移动和方法。

在物料搬运时,通常为了节省人力而使用搬运小车进行搬运,而现有的搬运小车存在对物料固定不牢固的缺点,时常会发生物料掉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且所述控制箱的左侧壁上下端安装有循迹光电管和金属探测器,所述循迹光电管与设置于控制箱内的单片机电性双向连接,所述金属探测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声光报警器和直流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箱右侧设置有两根垂直的第一立柱和两根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立柱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安装于第一立柱内腔的丝杆,所述第一立柱侧壁滑动连接有带盒,所述带盒内腔设置有卷带器,两根所述第一立柱上的卷带器之间连接有束缚带,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电动导轨,每根所述电动导轨上电性连接有两个电动导块,所述电动导块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根所述电动导轨上相互平行的两个移动块之间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等间距设置有夹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第一立柱表面等长度开设,所述丝杆垂直安装于凹槽中,所述丝杆上螺纹套接有安装凹块,所述带盒与安装凹块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一立柱和两根第二立柱两两呈对角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卷带器包括固定设置于带盒外侧壁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带盒内腔的卷带轮,且所述驱动马达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导轨上的两个电动导块移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电动导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同侧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由多个连接杆相互固定组接而成,且所述夹臂中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接处均设置为圆角结构,所述夹臂固定插接于安装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安全挡圈,所述安全挡圈呈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交叉设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驱动电机驱动安装凹块沿着立柱表面向下移动,待束缚带接触物料时,束缚带沿着物料表面伸长对物料进行交叉束缚,电动导块沿着电动导轨移动,从而带动夹臂向物料移动,直至夹臂对物料形成夹持作用,完成对物料的固定,固定更加牢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迹光电管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弱而调整路线,通过金属探测器通过磁场的变化检测小车前方的金属物体,从而控制小车运动,防止小车与其发生碰撞,并设置有声光报警器,能够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声光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查看并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柱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带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底座;2、移动轮;3、直流电机;4、控制箱;5、声光报警器;6、循迹光电管;7、金属探测器;8、第一立柱;81、凹槽;82、丝杆;83、安装凹块;9、第二立柱;10、带盒;11、卷带器;111、卷带轮;112、驱动马达;12、束缚带;13、挡圈;14、驱动电机;15、单片机;16、电动导轨;17、电动导块;18、移动块;19、安装杆;20、夹臂。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搬运物料的小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移动轮2,移动轮2通过直流电机3驱动,底座1顶部设置有控制箱4,控制箱4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5,且控制箱4的左侧壁上下端安装有循迹光电管6和金属探测器7,循迹光电管6与设置于控制箱4内的单片机15电性双向连接,金属探测器7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5电性连接,单片机15的型号选用stc89c52,单片机15的输出端分别与声光报警器5和直流电机3电性连接,控制箱4右侧设置有两根垂直的第一立柱8和两根第二立柱9,第一立柱8与第二立柱9结构相同,且第一立柱8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安装于第一立柱8内腔的丝杆82,第一立柱8侧壁滑动连接有带盒10,带盒10内腔设置有卷带器11,两根第一立柱8上的卷带器11之间连接有束缚带12,底座1顶端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电动导轨16,每根电动导轨16上电性连接有两个电动导块17,电动导块17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8,两根电动导轨16上相互平行的两个移动块18之间连接有安装杆19,安装杆19上等间距设置有夹臂20,上述通电元件均通过控制箱内设置的电源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3,第一立柱8侧壁开设有凹槽81,凹槽81沿着第一立柱8表面等长度开设,便于安装凹块83移动至立柱最底端,从而增加束缚带12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束缚力,丝杆82垂直安装于凹槽81中,丝杆82上螺纹套接有安装凹块83,带盒10与安装凹块83固定连接,两根第一立柱8和两根第二立柱9两两呈对角线设置,便于对物料形成交叉束缚,束缚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4,卷带器11包括固定设置于带盒10外侧壁的驱动马达112,驱动马达112的输出轴连接设于带盒10内腔的卷带轮111,驱动马达112在进行束缚作业时,停止工作,束缚带12顺利从卷带轮111上延伸,对物料进行束缚,搬运结束后,驱动马达112驱动卷带轮111转动,使得束缚带12收缩至卷带轮111上,且驱动马达112与单片机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2,电动导轨16上的两个电动导块17移动方向相反,便于带动夹臂20对物料形成夹持作用,且电动导轨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同侧设置的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的底端。

夹臂20由多个连接杆相互固定组接而成,且夹臂20中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接处均设置为圆角结构,便于减小束缚带12与夹臂20接触时的摩擦力,延长了束缚带12的使用寿命,夹臂20固定插接于安装杆19上。

请参阅图1,底座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安全挡圈13,安全挡圈13呈圆弧状,便于在发生碰撞时,保护小车主体不受损伤。

实施例:直流电机3驱动移动轮2转动,致使小车移动,循迹光电管6比较接收到光信号的强弱即可知道行进方向与地面上设置的黑线的差距,从而调整路线,金属探测器7由振荡器、放大输出电路和开关电路组成,通过探测磁场的变化,避免小车与金属物体发生碰撞,将物料放于底座1上后,开启驱动电机14,带动丝杆82转动,从而使得安装凹块83沿着第一立柱8和第二立柱9向下移动,当束缚带12接触物料时,并随着带盒10的移动,束缚带12也相应延伸包裹于物料表面,当束缚带12束缚完成后,电动导块17沿着电动导轨16移动,使得移动块18带动夹臂20向物料移动,直至夹臂20接触物料并对其形成夹持作用,完成对物料的固定,搬运结束后,驱动马达112驱动卷带轮111转动,使得束缚带12收缩至卷带轮111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