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掀背门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046发布日期:2020-05-26 16:5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掀背门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掀背门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掀背门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suv车型基本设有掀背门,掀背门与车身连接方式基本采用的铰链连接,因此其装配精度对产品外观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车型的掀背门安装大多采用人工定位安装,把已安装好铰链的掀背门预装在车身上,然后,预拧紧铰链安装螺母,通过人工调整间隙和段差,最后拧紧铰链安装螺母。人工定位安装波动性大,装配一致性、稳定性差。也有一些车型的掀背门采用工装进行定位装配,但大部分工装只设有定位机构,而无夹紧固定功能,不能与车身固定连接,容易摇摆或掉落,需要借助人工外力进行固定。

如申请号为201621137104.8的《一种汽车掀背门装配工装》专利申请,该技术方案借助工装将掀背门与车身进行定位之后,再拧紧掀背门的铰链安装螺母,但是,该方案的工装与车身只有定位作用,无法直接将工装夹紧固定在车身上,需要人力推动固定。而且,技术方案中的夹紧机构需穿过掀背门的后挡风玻璃的门洞进行作业,影响作业空间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掀背门定位工装,一方面满足对掀背门的安装定位,另一方面实现与车身的夹紧固定,不需借助人工固定,与现有的工装相比更加具有稳定性,同时能节省人力,提高装配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掀背门定位工装,包括顶端工装和底端工装,所述顶端工装置于车身顶盖后端并夹持定位汽车掀背门的顶部,所述底端工装置于车身尾门门槛并对汽车掀背门的底部形成定位和支撑,所述顶端工装包括架体、第一定位臂、第二定位臂和活动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臂设于架体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在车宽方向进行卡接定位;所述第二定位臂设于架体在车长方向的一侧,卡接于车身顶盖后端,在车长方向进行定位;所述活动定位机构固定于架体,用于汽车掀背门的安装定位;所述顶端工装还设有用于顶端工装安装固定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第一定位臂同侧设置,压紧于车身侧围。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臂、第一手动夹钳和压紧块,固定臂与架体相连接并沿车宽方向伸出,所述第一手动夹钳设于固定臂,其固定端固定于固定臂,其活动端与压紧块相连,推动压紧块压紧于车身侧围。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固定臂还设有用于压紧车身侧围的弹性压块。当第一手动夹钳推动压紧块夹紧车身顶盖时,弹性压块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汽车掀背门的顶端设有第一销孔;所述活动定位机构包括底座、第二手动夹钳和顶端定位销,底座与架体连接固定,第二手动夹钳设于底座,顶端定位销固定于第二手动夹钳的活动端,并与第一销孔活动匹配,用于掀背门的安装定位。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底座设有用于顶端定位销活动导向的导向孔。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定位臂设有两个或以上的顶块,顶块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同时顶紧车身顶盖两侧。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手动夹钳、第二手动夹钳的类型为快速夹钳。快速夹钳为现有的工装夹具工具。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底端工装包括本体、支撑臂、底端定位销和滑动压块,所述底端定位销对称设于本体两端,在车宽方向相互间隔;所述支撑臂呈翻折状,与本体相连并卡接于车身尾门门槛,用于承接掀背门的重量;所述滑动压块设于本体底端,在车长方向上滑动压紧于车身尾门门槛。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地方案,所述车身尾门门槛设置有用于与底端定位销相对应的第二销孔。

进一步地,顶端定位销为圆销或棱形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进行汽车掀背门的安装定位,同时实现定位和夹紧固定的作用,不需额外借助人工进行固定,与现有的工装相比更加具有稳定性,能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装配效率。而且,本方案设计布局合理,不影响操作空间,剔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图一(省略部分车身)。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正视图(省略部分车身)。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侧视图(省略部分车身)。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图二(省略部分车身)。

图5是底端工装的安装状态图(省略部分车身)。

图6是顶端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端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底端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压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活动定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身顶盖,2车身尾门门槛,3掀背门,4第一销孔,5第二销孔,6车身侧围,10架体,11第一定位臂,12第二定位臂,13活动定位机构,14压紧装置,111顶块,131底座,132第二手动夹钳,133顶端定位销,134导向孔,141固定臂,142第一手动夹钳,143压紧块,144弹性压块,20本体,21支撑臂,22底端定位销,23滑动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掀背门3定位工装,包括顶端工装和底端工装,顶端工装置于车身顶盖1后端并夹持定位汽车掀背门3的顶部,底端工装置于车身尾门门槛2并对汽车掀背门3的底部形成定位和支撑。

其中,顶端工装包括架体10、第一定位臂11、第二定位臂12、活动定位机构13和压紧装置14。架体10搭设在车身顶盖1后侧,第一定位臂11对称设于架体10在车宽方向(简称为y方向)的两侧,在y方向进行卡接定位,本实施例中,两侧第一定位臂11均设有两个顶块111,两顶块111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同时卡紧车身侧围6,如图6所示。

同时,第二定位臂12设于架体10在车长方向(简称为x方向)的一侧,卡接于车身顶盖1后端,在x方向进行定位。第二定位臂12不影响掀背门3与车身之间的安装,其厚度略小于掀背门3与车身顶盖1的标准装配间隙。

本实施例中顶端工装设有压紧装置14,如图9所示,压紧装置14用于顶端工装的安装固定,只有先确定顶端工装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掀背门3的安装定位。其中,压紧装置14固定于架体10上,与第一定位臂11同侧设置,并压紧于车身侧围6,从y方向来夹紧固定。具体地,压紧装置14包括固定臂141、第一手动夹钳142和压紧块143,固定臂141与架体10相连接并沿y方向伸出,第一手动夹钳142设于固定臂141,其固定端固定于固定臂141,其活动端与压紧块143相连,合上第一手动夹钳142,推动压紧块143压紧于车身侧围6。进一步地,固定臂141上还设有用于压紧车身侧围6的弹性压块144,当第一手动夹钳142推动压紧块143夹紧车身顶盖1时,弹性压块144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第一定位臂11、第二定位臂12完成卡接定位之后,再启用压紧装置14进行顶端工装的固定。

另外,活动定位机构13同样固定于架体10上,用于汽车掀背门3的安装定位。汽车掀背门3的顶部两端点设有起定位作用的第一销孔4。如图10所示,活动定位机构13具体包括底座131、第二手动夹钳132和顶端定位销133,底座131与架体10连接固定,第二手动夹钳132设于底座131上,其位置与汽车掀背门3的第一销孔4相对应。同时,顶端定位销133则固定于第二手动夹钳132的活动端,与第一销孔4活动匹配,用于掀背门3的安装定位,顶端定位销133为棱形销,一般地,可选择一侧的顶端定位销为棱形销,另一侧的顶端定位销为圆销。具体地,底座131还设有用于顶端定位销133活动导向的导向孔134,便于顶端定位销133与第一销孔4相匹配。在掀背门3安装定位前,打开第二手动夹钳132,将掀背门3挪动到安装位置,合上第二手动夹钳132,使顶端定位销133对准掀背门3的第一销孔4进行装配,实现掀背门3定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手动夹钳142、第二手动夹钳132的类型均为快速夹钳。

与此同时,如图7-8所示,底端工装包括本体20、支撑臂21、底端定位销22和滑动压块23,本体20设于车身尾门门槛2中间位置,底端定位销22对称设于本体20两端,在y方向相互间隔,同时,车身尾门门槛2设置有第二销孔5,底端定位销22装配在第二销孔5中完成底端工装的定位。另外,支撑臂21呈翻折状,其与本体20相连并卡接于车身尾门门槛2,用于承接掀背门3的重量,且确定车高方向(简称为z方向)的定位。进一步地,滑动压块23设于本体20的底端,在x方向上滑动压紧于车身尾门门槛2,具体地,本体20底端设有与滑动压块23配合的滑槽。在安装底端工装时,先将两端的底端定位销22与车身尾门门槛2的第二销孔5对准安装,支撑臂21卡在车身尾门门槛2,再滑动本体20的滑动压块23对车身尾门门槛2进行压紧,完成底端工装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定位工装对汽车掀背门3进行安装定位时,先要分别对顶端工装和底端工装进行安装。

一般地,为了方便掀背门3垫放,首先进行底端工装的安装固定。在安装底端工装时,先将两端的底端定位销22与车身尾门门槛2的第二销孔5对准安装,同时支撑臂21卡在车身尾门门槛2,然后滑动本体20的滑动压块23对车身尾门门槛2进行压紧,完成底端工装的固定。

然后,进行顶端工装的安装固定。在安装顶端工装时,先将第一手动夹钳142、第二手动夹钳132松开,确保安装安装空间足够。接着,将两侧的第一定位臂11卡接于车身顶盖1两侧,顶块111于同一直线上同时卡紧1车身顶盖1两侧,完成y方向和z方向的固定,同时,将第二定位臂12抵接于车身顶盖1后端,在x方向进行定位。在第一定位臂11、第二定位臂12完成卡接定位之后,合上两侧压紧装置14的第一手动夹钳142,压紧块143夹紧于车身侧围6,完成顶端工装的安装固定,增强了顶端工装的稳定性。

接着,将汽车掀背门3承接在底端工装的支撑臂21上,确保z方向定位。然后,挪动掀背门3位置,确保顶端工装的顶端定位销133与第一销孔4位置对应,合上第二手动夹钳132,使顶端定位销133对准掀背门3的第一销孔4进行装配,从而实现汽车掀背门3的安装定位。在此定位之后,操作人员使用工具完成掀背门3与车身的铰链连接固定,最后再依次拆卸顶端工装与低端工装即可完成作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