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205发布日期:2020-06-12 13:4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或集装板平板拖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化贸易的发展,集装箱或集装板运输已经占据了国内外货运的主流,集装箱或集装板的装载空间越来越拥挤。目前,机场或物流使用的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为滚筒传送,装载到拖车后采用翻板保险装置,使集装箱或集装板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滑落。

如中国专利cn2402540y公开了一种过桥集装箱拖车,其设主架,其上前方设与它固定连接的上平台有滚筒的过桥桥头,其上后方设相对它可作360度且水平转动的旋转上架,且上平台有滚筒和活动卡爪,车下方有四个行走轮,前方设前拖把,后方设后挂,可单节或成列使用,当成列使用时可构成一条快速传送轨道,集装箱从第一辆滚动至最末一辆,实现省力、安全、方便、快速。但滚筒驱动仅是简单的直线传送,装载时集装箱或集装板必须与滚筒垂直才能使集装箱或集装板装载后被保险装置固定,只适合在两侧面装载,装载时需将装载架90度转向后才能装载,装载区域的空间比较大而且装载费时。

又如中国专利cn104828173公开了一种新型集装拖车,其通过六个支撑轮起到了支撑转盘的作用,六个支撑轮受力均匀,当环形圈随转盘绕中轴机构转动时,支撑轮绕自身的转轴自转转盘可绕中轴机构做360°的旋转运动,方便了工人调整位于转盘上集装箱与卸货通道之间的角度,因此很容易将集装箱滑下。其同样需要转动转盘以调整转盘上集装箱与卸货通道之间的角度,耗时费力,且其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不方便。

因此,为解决集装箱或集装板运输出现的瓶颈问题,需要提高装载速度,减小周转空间,有必要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万向集装箱板拖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拖车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三面任意方向装载,很容易将集装箱或集装板装车或卸下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包括:拖车底架,设置于拖车底架底部的前轮总成和后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上部的若干纵向翻板、若干横向翻板、若干万向脚轮和若干滚筒;其中,若干所述万向脚轮均布在所述拖车底架上部;若干所述滚筒分别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上部的后端和左右两侧,且均位于若干所述万向脚轮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所述前轮总成由前轮胎、固定轮轴、前轮架和万向转盘组成,所述前轮胎通过所述固定轮轴安装于所述前轮架上,所述前轮架通过所述万向转盘与所述拖车底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所述后轮由后轮胎、固定轮轴和后轮架组成,所述后轮胎通过所述固定轮轴安装于所述后轮架上,所述后轮架与所述拖车底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底部的刹车总成,所述刹车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刹车顶杆、刹车纵杆、刹车横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刹车横杆两端与两后轮胎对应的压板;其中,所述刹车顶杆的前端与拖把上的凸轮连接,尾端与所述刹车纵杆螺纹连接;所述刹车纵杆与所述刹车横件通过摇臂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横件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上,所述拖把提起或放下时,所述凸轮顶住所述刹车顶杆,所述刹车纵杆在所述刹车顶杆的推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摇臂使所述刹车横杆旋转,继而带动所述压板与后轮胎接触后刹车。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还包括:

一铰接设置于所述拖车车架前端的拖把,所述拖把上设置有凸轮;

一设置于所述拖车车架后端的挂钩,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还包括:

一缓冲器,其前端与所述凸轮连接,后端与所述拖车底架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所述万向脚轮为-个,均布于所述拖车车架上;且所述万向脚轮与所述滚筒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所述纵向翻板和横向翻板均包括两支架、设置于两所述支架之间的翻板和设置于两所述支架一侧的封板;其中,所述支架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翻板下端开设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的设置有压紧弹簧和套管,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翻转槽顶部并与所述压紧弹簧相抵接;所述翻板中部侧壁设置有一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柱,所述翻板通过一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的销轴固定于两所述支架上,所述翻板可在所述支架上以所述套管为中心翻转并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在所述纵向翻板上,所述翻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上,在所述横向翻板上,所述翻板顶部铰接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手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折弯板内壁,另一端与所述翻板的顶部相抵接。

优选若干所述纵向翻板分别装设于所述拖车底架上部的前后两端;以及若干所述横向翻板分别装设于所述拖车底架上部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万向脚轮起到了集装箱或集装板的转向功能,使集装箱或集装板装载在底架上可以360°转向,使其适合多角度装卸,若干万向脚轮均匀分布,使万向脚轮受力均匀,提高拖车的装载能力;

(2)前轮架采用万向转盘连接,使拖车可以360°转向,在运输过程中,拖车转弯灵活;

(3)刹车总成通过安装在拖把上的凸轮,拖把放下或提起时,凸轮顶住刹车顶杆,使拖车具有刹车功能;

(4)缓冲装置,拖把放下时顶住安装在拖把上的防碰地装置,使拖把保持不落地,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防止因拖把放下而砸到操作工的脚,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砸坏拖把;

(5)该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左右侧及尾部设有滚筒,实现三面都可装载,所需装载区域小,且其结构简单新颖,操作方面,装载快捷,维修陈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横向翻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横向翻板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横向翻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纵向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横向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横向翻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纵向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中刹车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架,2-拖把,3-前轮总成,4-后轮,5-固定轮轴、6-左轮、7-右轮、8-前轮架,9-万向转盘、10-纵向翻板,11-横向翻板,12-刹车总成,13-刹车纵杆,14-刹车横杆,15-刹车顶杆,16-缓冲器,17-后挂钩,18-万向脚轮,19-滚筒,20-后轮架,21-摇臂,22-压板,23-凸轮,24-支架,25-卡槽,26-翻板,27-翻转槽,28-压紧弹簧,29-套管,30-卡柱,31-封板,32-折弯板,33-手柄,34-复位弹簧,3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参阅图1-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包括:拖车底架1,设置于拖车底架1底部的前轮总成3和后轮4,以及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1上部的若干纵向翻板10、若干横向翻板11、若干万向脚轮18和若干滚筒19;其中,若干所述万向脚轮18均布在所述拖车底架1上部;若干所述滚筒19分别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1上部的后端和左右两侧,且均位于若干所述万向脚轮18的外侧。若干所述万向脚轮18起到了集装箱或集装板的转向功能,使集装箱或集装板装载在拖车底架1上可以360°转向,使其适合多角度装卸,若干万向脚轮18均匀分布,使万向脚轮18受力均匀,有效提高拖车的装载能力。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所述前轮总成3由前轮胎、固定轮轴5、前轮架8和万向转盘9组成,所述前轮胎通过所述固定轮轴5安装于所述前轮架8上,所述前轮架8通过所述万向转盘9与所述拖车底架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前轮架8采用万向转盘9连接,使拖车可以360°转向,在运输过程中,拖车转弯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所示,所述前轮胎为两个轮胎构成,由左轮6和右轮7组成,左轮6和右轮7固定在固定轮轴5后,固定轮轴5穿过前轮架8,前轮架8与万向转盘9用螺栓固定后,前轮总成3安装在底架1底部,使拖车具有360°转向功能。所述后轮4由后轮胎、固定轮轴5和后轮架20组成,所述后轮胎通过所述固定轮轴5安装于所述后轮架20上,所述后轮架20与所述拖车底架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后轮胎也同样为两个轮胎构成,分别由左轮6和右轮7组成,左轮6和右轮7固定在固定轮轴5后,固定轮轴5穿过后轮架20,所述后轮架20与所述拖车底架1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参阅图2-3所示,该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还包括刹车总成12,所述刹车总成刹车总成12采用连杆机构,连杆与刹车杆通过摇臂21连接,连杆的伸缩带动所述刹车杆旋转,使所述刹车杆两端的压板与所述后轮胎3接触后刹车。所述刹车总成12通过安装在拖把2上的凸轮23,拖把2放下或提起时,凸轮23顶住刹车顶杆,使拖车具有刹车功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3和12示,所述刹车总成12包括依次连接的刹车顶杆15、刹车纵杆13、刹车横杆14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刹车横杆14两端与两后轮胎对应的压板22;其中,所述刹车顶杆15的前端与拖把2上的凸轮23连接,尾端与所述刹车纵杆13螺纹连接;所述刹车纵杆13与所述刹车横件14通过摇臂21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横件14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拖车底架1上,所述拖把2提起或放下时,所述凸轮23顶住所述刹车顶杆15,所述刹车纵杆13在所述刹车顶杆15的推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摇臂21使所述刹车横杆14旋转,继而带动所述压板22与后轮胎接触后实现刹车。综上,该刹车总成12通过安装在拖把2上的凸轮23,拖把2放下或提起时,凸轮顶住刹车顶杆,使拖车具有刹车功能。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参阅图1-4所示,该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还包括:一铰接设置于所述拖车车架1前端的拖把2,所述拖把2上设置有凸轮23;一设置于所述拖车车架1后端的挂钩17:以及一缓冲器16,其前端与所述凸轮23连接,后端与所述拖车底架1连接。该缓冲器16为拖把2放下时顶住的防碰地装置,使拖把2由于拖车底架1对缓冲器16支撑而保持不落地,且保持一定的离地高度,防止因拖把2放下而砸到操作工的脚,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砸坏拖把2。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参阅图1-2和4所示,所述万向脚轮18为30-150个,均布于所述拖车车架1上;优选地,所述万向脚轮18为50-120个;更优选得,所述万向脚轮18为60-100个;更为优选地,所述万向脚轮18为74个。且为保证集装箱或集装板平稳的装卸,若干所述滚筒19与若干所述万向脚轮18的安装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使两者之间平稳过渡。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参阅图5-9所示,所述纵向翻板10和横向翻板11均包括两支架24、设置于两所述支架24之间的翻板26和设置于两所述支架24一侧的封板31;其中,所述支架24顶端开设有卡槽25,所述翻板26下端开设有翻转槽27,所述翻转槽27的设置有压紧弹簧28和套管29,所述套管29位于所述翻转槽27顶部并与所述压紧弹簧28相抵接;所述翻板26中部侧壁设置有一与所述卡槽25相配合的卡柱30,所述翻板26通过一穿设于所述套管29内的销轴固定于两所述支架2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板26可在所述支架24上以所述套管29为中心翻转并与所述卡槽25卡扣连接。参阅图5所示,为该横向翻板11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该横向翻板11竖向设置,翻板26中部的卡柱30嵌设在卡槽25内,且该翻板26在压紧弹簧28的反作用力下向下移动,使得该卡柱30紧紧的卡嵌在支架24顶部的卡槽25内,对集装箱或集装板进行限位。当需要装卸货物时,手动将翻板26向上提起,使卡柱30与卡槽25脱离,同时以套管29为中心向一侧翻转翻板26,参阅图6所示,为该横向翻板11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该横向翻板11横向设置,处于收起状态,便于装卸集装箱或集装板。

同理,纵向翻板10处于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的操作方式与横向翻板11一样。该纵向翻板10与横向翻板1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阅图11示,在所述纵向翻板10上,所述翻板26顶部固定设置有拉手35。参阅图9-10所示,在所述横向翻板11上,所述翻板26顶部铰接设置有折弯板32,所述折弯板3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手柄33,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折弯板32内壁,另一端与所述翻板26的顶部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参阅图1-2和4所示,若干所述纵向翻板10分别装设于所述拖车底架1上部的前后两端;前后各设置2组,集装箱或集装板装上拖车后,竖起纵向翻板10锁住集装箱或集装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或集装板因路面不平或碰撞而引起的前后晃动而滑落。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2和4所示,若干所述横向翻板11分别装设于所述拖车底架1上部的左右两侧,根据集装箱的型号不同,在拖车底架1一侧设置4组,另一侧设置2组,集装箱或集装板装上拖车后,竖起横向向翻板11锁住集装箱或集装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或集装板因路面不平或碰撞而引起的左右跳动而滑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万向集装箱或集装板拖车的使用原理为:1集装箱或集装板装车:拖车的两侧或尾部都可以装载,集装箱或集装板沿着滚筒19装载到拖车上,通过万向角轮18调整方向,使集装箱或集装板与拖车底架1平行,根据不同集装箱或集装板的尺寸,竖起相应的纵向翻板10和横向翻板11,使集装箱或集装板稳固在拖车上,不会在运输中因跳动而滑落。2集装箱或集装板卸车:手动翻下一侧的纵向翻板10和横向翻板11,推动集装箱或集装板,使集装箱或集装板沿万向角轮18和该侧的滚筒19离开拖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