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226发布日期:2020-05-22 20:1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制造成本的压力增加,以及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传统金属零件被塑料零件所代替。常规的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英语topmount,包括壳体1、外套2、内骨架3和减震橡胶结构4。

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上壳体11的中心设有上通孔,下壳体12的中心对应设有下通孔。

外套2同轴位于壳体1的径向内侧,具有开口向上的碗状结构,外套2的外圆周壁与下壳体12的内圆周壁贴合,外套2的外底壁与下壳体12的内底壁贴合,外套2的顶面与上壳体11的底面贴合。外套2的底面的中心设有连接孔。

内骨架3同轴位于外套2的径向内侧,内骨架3的中心设有用于将该上座架与减震器连接的安装通孔。

内骨架3和外套2之间设有减震橡胶结构4。起减振缓冲作用。

该上座架中起减振缓冲作用的最关键部件通常是减振橡胶结构4,但是由于橡胶是弹性体材质,无法直接和减震器以及壳体1连接,必须使减振橡胶结构4与内骨架3、外套2通过硫化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后与壳体1,以及减震器连接成一体。从而使汽车行驶时传到减震器的振动经过减振橡胶结构4进行衰减缓冲作用,减小车身端的振动。

由于内骨架3和减震器连接必须通过螺栓、螺母拧紧进行紧固连接,故内骨架3通常必须为金属材质,以保证和减震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由于限位需求,内骨架3形状比较不规则,如图2,导致内骨架3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减震橡胶结构的疲劳寿命有效提高,同时重量和成本较传统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降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包括径向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壳体、外套、减震橡胶结构和内骨架,所述外套的外圆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圆周贴合;

所述内骨架包括金属骨架和塑料骨架;所述塑料骨架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套接在所述金属骨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金属骨架固定,所述金属骨架的中心设有安装通孔;

所述塑料骨架的顶面和所述塑料骨架的底面对称设有沿所述塑料骨架圆周均布的若干个限位卡齿,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卡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

所述减震橡胶结构与所述塑料骨架的外圆周贴合,并卡接入所述塑料骨架顶面和所述塑料骨架底面的限位卡槽中。

围绕所述金属骨架的外圆周,均布若干个花瓣结构,所述花瓣结构的数量等于所述限位卡槽的数量,所述花瓣结构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塑料骨架和所述金属骨架固定的注塑通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花瓣结构与所述限位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齿的形状为楔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骨架在所述塑料骨架的中部与所述塑料骨架的内圆周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通孔的外圆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

在进一步的,所述塑料骨架的内圆周壁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壳体封盖,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外套、所述减震橡胶结构和所述内骨架的安装腔。

再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的顶面、所述外套的底面、所述外套的外圆周面均在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减震橡胶结构的外圆周与所述外套的内圆周贴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将该上座架与车身连接的螺母结构。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技术方案,包括径向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壳体、外套、减震橡胶结构和内骨架,所述外套的外圆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圆周贴合;所述内骨架包括金属骨架和塑料骨架;所述塑料骨架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套接在所述金属骨架的径向外侧,并与所述金属骨架固定,所述金属骨架的中心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塑料骨架的顶面和所述塑料骨架的底面对称设有沿所述塑料骨架圆周均布的若干个限位卡齿,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卡齿之间形成限位卡槽;所述减震橡胶结构与所述塑料骨架的外圆周贴合,并卡接入所述塑料骨架顶面和所述塑料骨架底面的限位卡槽中。其技术效果是:减震橡胶结构的疲劳寿命有效提高,同时重量和成本较传统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内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金属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的内骨架、减震橡胶结构和外套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包括径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壳体1、外套2、减震橡胶结构4和内骨架3。

其中,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3和壳体封盖14,壳体本体13内设有用于安装外套2、减震橡胶结构4和内骨架3的安装腔。壳体封盖14在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将外套2、减震橡胶结构4和内骨架3固定。壳体本体13上还设有将该上座架与车身连接的螺母结构15。

请参阅图4和图5,内骨架3包括金属骨架31和塑料骨架32;塑料骨架32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套接在金属骨架31的径向外侧,金属骨架31在塑料骨架32的中部与塑料骨架32的内圆周壁固定,金属骨架31的中心设有安装通孔311,用于将该上座架与减震器固定。

塑料骨架32的顶面和塑料骨架32的底面对称设有沿塑料骨架32圆周均布的六个限位卡齿321,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卡齿321之间形成限位卡槽322。

减震橡胶结构4与塑料骨架32的外圆周贴合,并卡接入塑料骨架32顶面和塑料骨架32底面的限位卡槽322中。

塑料骨架32的顶面和塑料骨架32的底面对称设有沿塑料骨架32圆周均布的六个限位卡齿321和六个限位卡槽322,限位卡齿321对应减震橡胶结构4的限位部分,从而有效保证限位作用,且能承受较大极限载荷;限位卡槽322对应减震橡胶结构4的缓冲减振部分,利用塑料骨架32的六个限位卡齿321和六个限位卡槽322的楔形结构,当减震橡胶结构4承受载荷时,对减震橡胶结构4形成包笼挤压,从而使减震橡胶结构4承受挤压应力,提高减震橡胶结构4的疲劳寿命。

围绕金属骨架31的外圆周,均布若干个花瓣结构312,花瓣结构312的数量等于限位卡槽322的数量,花瓣结构312上设有用于将塑料骨架32和金属骨架31固定的注塑通孔313。

金属骨架31采用常规的板材冲压成型,生产过程简单,材料和制造成本较低。塑料骨架32,利用注塑成型工艺可以生产复杂结构的特点,制造成本较低。在塑料骨架32注射成型过程中塑料流经注塑通孔313,从而使金属骨架31和塑料骨架32形成一体,成为内骨架3,且结构牢固可靠,且重量较常规金属的内骨架3低。此设计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为了保证金属骨架31和塑料骨架32之间的连接强度,花瓣结构312与限位卡槽322的位置一一对应。

为了保证该上座架与汽车底盘的安装精度,安装通孔311的外圆周设有第一定位结构315。塑料骨架32的内圆周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325。

请参阅图6,外套2的底面、外套的外圆周面2均在安装腔内与壳体本体13贴合,外套2的顶面与壳体封盖14的底面贴合。外套2的内圆周与减震橡胶结构4的内圆周贴合,使减震橡胶结构4能更好地承受载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中减震橡胶结构4疲劳寿命有效提高,同时成本较传统用于汽车底盘的上座架降低。能很好地满足客户车辆舒适性要求和疲劳寿命要求,以及成本要求,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