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锁机构及儿童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067发布日期:2020-10-09 18:2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锁机构及儿童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锁机构及儿童用品。



背景技术:

儿童用品如儿童推车为方便携带及存放,一般都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在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需要通过锁定机构将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的位置锁定,以使得儿童推车处于稳定地展开状态。而儿童推车折叠时,需要通过解锁机构将锁定机构解锁。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均具有多种结构形式,部分解锁机构不便于操作,从而不方便儿童推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解锁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锁机构,用于使锁定机构解锁,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能够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锁定,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与所述第二部件配合或脱开配合,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驱动件和解锁时用于人手操作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锁定件相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锁定件之间能够相对滑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锁定件通过第一轴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轴部分穿设在所述滑槽中并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滑槽滑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锁定件通过第一轴相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通过第二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和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轴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操作件为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件上的拉环或拉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儿童用品,所述儿童用品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解锁机构。

优选地,所述儿童用品为儿童推车,所述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上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所述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推车车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推车车架的左右两侧的侧支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均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和所述解锁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侧的所述侧支架上。

更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操作件均为拉带或拉环,或者左右两侧的所述操作件中,一个所述操作件为拉带,另一个所述操作件为拉环。

更进一步地,至少一侧的所述操作件为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一侧的所述驱动件上,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侧支架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机构结构简单,在使锁定机构解锁时,只要拉动操作件使其带动驱动件相对第一部件转动,即可使锁定件相对第一部件滑动,从而使锁定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配合脱开,锁定机构即解锁,其解锁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附图4为附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附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附图6为附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机构用于驱使锁定机构解锁,锁定机构用于将能够相对运动的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

如图3~图6所示,锁定机构包括能够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部件100上的锁定件301,锁定件301能够与第二部件200配合或脱开配合。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件301与第二部件200相配合,使得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之间不能相对运动;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件301与第二部件200之间的配合脱开,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之间可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件200上设置有与锁定件301相配合的锁槽201,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件301部分插设在锁槽201中,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件301全部从锁槽201中脱出。

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锁定机构从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复位的弹性件30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2采用弹簧,弹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锁定件301和第一部件100上。

如图3~图6所示,解锁机构包括驱动件1和操作件,驱动件1和锁定件301通过第一轴3相转动连接,驱动件1通过第二轴4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部件100上,操作件在解锁时用于人手操作,操作件固定设置在驱动件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轴3和操作件位于第二轴4的同一侧。解锁时,拉动操作件,带动驱动件1绕第二轴4相对第一部件100转动,通过驱动件1和锁定件301之间的连接,使得锁定件301相对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滑动,从而使得锁定件301从锁槽201中脱出,锁定机构即解锁。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和锁定件301之间还能够相对滑动地设置,这样,可避免解锁过程中锁定件301相对第一部件100滑动时,锁定件301与第一部件100和/或锁槽201之间发生卡滞现象。

具体的,驱动件上设置有滑槽11,第一轴3固定设置在锁定件301上并位于滑槽11中,其能够沿滑槽1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轴3在滑槽11中位于滑槽11的一端部,当锁定机构解锁后,第一轴3在滑槽11中滑动到位于滑槽11的另一端部。

当松开操作件时,锁定件301即在弹性件302弹性力的作用下反向滑动复位,从而可带动驱动件1绕第二轴4相对第一部件100反向转动复位,此过程中,第一轴3在滑槽11中反向滑动到又处于滑槽11的端部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操作件可采用拉环21或拉带22,拉环21或拉带22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驱动件1上。

该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可应用于儿童用品如儿童推车上。以儿童推车为例,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推车车架包括分别位于儿童推车左右两侧的侧支架和连接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横支架,每侧的侧支架均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分别设置在每侧的侧支架上,锁定机构用于将每侧的侧支架锁定在展开状态,解锁机构用于使锁定机构解锁,从而使儿童推车折叠。上述的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分别为侧支架中相互转动或滑动连接的两个部件。

该儿童推车中,设置在左右两侧的驱动件1上的操作件可均为拉环21或拉带22,或者一侧的操作件为拉带22,另一侧的操作件为拉环21。

当操作件采用拉带22时,拉带22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位于一侧的侧支架1上的驱动件1上,拉带22的另一端部可自由设置,拉带22的另一端部也可固定设置在推车车架上。当拉带22的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推车车架上时,拉带22的另一端部固定设置在另一侧的侧支架1上,此时拉带22连接在两侧的侧支架1之间,其既可以作为使一侧的锁定机构解锁时的操作件,也可以作为儿童推车的拎带使用,当另一侧的锁定机构也解锁后,实现一拎即折。

当操作件采用拉环21时,拉环21的一端部固定设置在位于一侧的侧支架1上的驱动件1上,拉环2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手持的手持部211。本实施例中,手持部211为设置在拉环21的另一端部的圆环。

当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设置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1上的锁定机构均处于锁定状态,第一轴3在滑槽11中位于滑槽11的下端部,如图1~图4所示。

当儿童推车需要折叠时,可先后拉动左右两侧的操作件,拉动操作件时,带动与操作件连接的驱动件1绕第二轴4相对第一部件100转动,此过程中,驱动件1相对锁定件301同时转动及滑动,使得锁定件301相对第一部件100向远离锁槽201的方向滑动,第一轴3在滑槽11中向上滑动,当驱动件1转动到一定程度后,第一轴3在滑槽11中滑动到位于滑槽11的上端部,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件301完全从锁槽201中脱出,锁定机构即解锁。在两侧的锁定机构均解锁后,该儿童推车便可折叠。当然,儿童推车折叠时,也可通过两只手同时拉动左右两侧的操作件,这样可同时使两侧的锁定机构解锁。该儿童推车最终折叠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