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060发布日期:2020-10-09 18:2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折叠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儿童车。



背景技术:

儿童车是一种常用的儿童代步工具,一种儿童车的结构包括底盘、连接在底盘下方的车轮、与底盘连接的侧框,侧框与底盘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儿童可乘坐或躺卧于底盘上。该结构的儿童车可以拖行,也可以推行。可以的暗度设置把手,也可以将侧框作为拖行或推行时的把手。目前市面上的该类型的儿童车大多不能折叠,个别能够折叠的,也存在折叠后体积大的问题,存放占用空间,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儿童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折叠儿童车包括底盘,底盘包括内侧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折叠儿童车还包括与第一底架的外侧相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框、与第二底架的外侧相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框、与第一底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轮组件、与第二底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轮组件,底盘与第一轮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底盘与第二轮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

折叠儿童车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过渡的过程中,第一底架与第二底架相互转动并靠拢,第一轮组件和第二轮组件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而与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相靠拢,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分别与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靠拢。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还分别与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相连接,折叠儿童车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过渡的过程中,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而与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靠拢。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第一底架相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架、一端与第二底架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一轮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槽,第一滑动架具有与第一螺旋槽相滑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第二底架相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架、一端与第一底架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滑动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轮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槽,第二滑动架具有与第二螺旋槽相滑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

更进一步地,第一轮组件包括枢转连接在第一底架上的第一套管、与第一套管相连接的第一接头、转动连接在第一接头上的第一轮子,第一螺旋槽开设在第一套管上;

第二轮组件包括枢转连接在第二底架上的第二套管、与第二套管相连接的第二接头、转动连接在第二接头上的第二轮子,第二螺旋槽开设在第二套管上。

更进一步地,当折叠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接头和第一轮子位于第一底架的下方,第二接头和第二轮子位于第二底架的下方;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接头和第一轮子收拢于第一底架的里侧,第二接头和第二轮子收拢于第二底架的里侧。

进一步地,第一轮组件与第一底架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轮组件与第二底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与第一轮组件和第二轮组件中轮子的转轴相垂直。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第一滑动架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侧框相转动连接的第一侧连杆;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第二滑动架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侧框相转动连接的第二侧连杆。

更进一步地,当折叠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杆、第一底架、第一滑动架、第二连杆、第二底架、第二滑动架均平行设置;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垂直于第一底架及第一滑动架,且垂直于第二底架及第二滑动架。

更进一步地,第一底架的内侧具有第一转接部,第二底架的内侧具有第二转接部,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均为弓形且为优弧弓,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相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二转接部和第一转接部相转动连接;设一平面垂直于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的转动轴线,第一转接部所在圆、第二转接部所在圆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二者所在圆的圆心处,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在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更进一步地,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中的一者上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另一者中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槽相滑动连接的限位销,当折叠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限位销与限位槽的一端的槽壁相抵。

更进一步地,第一轮组件、第二轮组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各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折叠儿童车的左右两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折叠儿童车,通过其结构设计,在折叠后,两个底架相对折,且两个侧框和底架相互靠拢,同时在连接组件的带动下,车轮翻转而与底盘靠拢,整车扁平,极大地减小了占用空间,存放和携带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儿童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折叠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折叠儿童车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折叠儿童车在附图4和附图5的状态下进一步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1所示的折叠儿童车在套有布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00、第一底架;101、第一转接部;102、限位槽;

200、第二底架;201、第二转接部;202、限位销;

300、第一侧框;

400、第二侧框;

500、第一轮组件;501、第一螺旋槽;510、第一套管;520、第二接头;530、第一轮子;

600、第二轮组件;601、第二螺旋槽;610、第二套管;620、第二接头;630、第二轮子;

700、第一滑动架;701、第一滑套;702、第一驱动件;

800、第二滑动架;801、第二滑套;802、第二驱动件;

910、第一连杆;920、第二连杆;930、第一侧连杆;940、第二侧连杆;

1000、布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下述实施例中的术语“内侧”和“外侧”为一个部件的相对的两侧,其中,朝向拖车的中心的方向为“内”,远离拖车中心的方向为“外”,而“左侧”和“右侧”则为该部件的另外一对相对的两侧,左右两侧之间以及内外两侧之间为该部件的“里侧”。

参考附图1至附图10,其中附图1-9所展示的为车体框架结构,附图10为在车体框架上套设布套使用时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折叠儿童车包括车架和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底盘,底盘包括内侧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所述车架还包括与第一底架100的外侧相转动连接的第一侧框300、与第二底架200的外侧相转动连接的第二侧框400所述轮组件包括与第一底架100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轮组件500、与第二底架200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轮组件600,底盘与第一轮组件500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底盘与第二轮组件600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折叠儿童车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过渡的过程中,第一底架100与第二底架200相互转动并靠拢,第一轮组件500和第二轮组件60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而与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相靠拢,第一侧框300和第二侧框400分别与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靠拢。

具体地,第一轮组件500与第一底架100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轮组件600与第二底架200之间的转动轴线均与第一轮组件500和第二轮组件600中轮子的转轴相垂直。

具体地,第一轮组件500和第二轮组件600各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折叠儿童车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给出了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种优选结构。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第一底架100相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架700、一端与第二底架200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架700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910,第一轮组件500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槽501,第一底架10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直槽(附图中未显示出),第一滑动架700具有与第一螺旋槽501和长直槽相滑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702;第一底架100、第二底架200、第一连杆910以及第一滑动架700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而当第一驱动件702在第一螺旋槽501内滑动时,驱使第一轮组件500向着第一底架100的里侧翻转。同样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与第二底架200相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架800、一端与第一底架100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滑动架800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920,第二轮组件600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槽601,第二底架200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直槽(幅图中未显示出),第二滑动架800具有与第二螺旋槽601和长直槽相滑动连接的第二驱动件802;第一底架100、第二底架200、第二连杆920以及第二滑动架800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而当第二驱动件802在第二螺旋槽601内滑动时,驱使第二轮组件500向着第二底架200的里侧翻转。具体地,第一连杆910和第二连杆920各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折叠儿童车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第一滑动架700设置在第一底架100的里侧,且与第一底架100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滑动架70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滑套701,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套701分别与第一底架100的左右两侧相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架700还具有所述的第一驱动件702,该第一驱动件702为杆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杆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一轮组件500上的第一螺旋槽501相滑动连接。同样地,第二滑动架800设置在第二底架200的里侧,且与第二底架200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滑动架80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二滑套801,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套801分别与第二底架200的左右两侧相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架800还具有所述的第二驱动件802,该第二驱动件802为杆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杆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二轮组件600上的第二螺旋槽601相滑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轮组件500包括枢转连接在第一底架100上的第一套管510、与第一套管510相连接的第一接头520、转动连接在第一接头520上的第一轮子530,第一螺旋槽501开设在第一套管510上第一接头520与第一套管510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相枢转连接使第一轮子530可以万向转动。同样地,第二轮组件600包括枢转连接在第二底架200上的第二套管610、与第二套管610相连接的第二接头620、转动连接在第二接头620上的第二轮子630,第二螺旋槽601开设在第二套管610上,第二接头620与第二套管610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相枢转连接使第二轮子630可以万向转动。当折叠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接头520和第一轮子530位于第一底架100的下方,第二接头620和第二轮子630位于第二底架200的下方;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接头520和第一轮子530收拢于第一底架100的里侧,第二接头620和第二轮子630收拢于第二底架200的里侧。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还分别与第一侧框300和第二侧框400相连接,折叠儿童车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过渡的过程中,第一侧框300和第二侧框40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带动而与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靠拢。具体结构为: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第一滑动架700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侧框300相转动连接的第一侧连杆930,第一侧连杆930、第一滑动架700、第一底架100以及第一侧框300构成曲柄滑块机构;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第二滑动架800相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侧框400相转动连接的第二侧连杆940,第二侧连杆940、第二滑动架800、第二底架200以及第二侧框400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折叠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杆910、第一底架100、第一滑动架700、第二连杆920、第二底架200、第二滑动架800均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上,设该平面为m,从而共同构成一个平整的支撑面,供儿童乘坐;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连杆910和第二连杆920均垂直于第一底架100及第一滑动架700,且垂直于第二底架200及第二滑动架800,从而使整车在折叠后能够呈现扁平的形状。

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底架100的内侧具有第一转接部101,第二底架200的内侧具有第二转接部201,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通过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相转动连接。第一连杆910和第二连杆920分别与第二转接部201和第一转接部101相转动连接。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均为弓形且为优弧弓,设一平面n垂直于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之间的转动轴线,则第一转接部101所在圆、第二转接部201所在圆在平面n上的投影相重合,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二者所在圆的圆心处,上文所述的平面m与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所在圆相切,当折叠儿童推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102位于平面m的下方,从而不影响儿童乘坐。当折叠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第一转接部101和第二转接部201在平面n上的投影相重合,并且第一连杆910和第二连杆920位于弓形的直线边缘处,如附图9所示,使得折叠后的儿童车在扁平的基础上,更加接近规则的形状,外形上更为美观。

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保持在相对打开的位置的限位机构,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限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为:设置在第一转接部101上的弧形的限位槽102、固定设置在第二转接部201上并且与限位槽102相滑动连接的限位销202,折叠儿童车在折叠或打开的过程中,限位销202在限位槽102中滑动,从而不影响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之间的相互转动,当所述折叠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限位销202滑动至限位槽102的一端并且与该端的槽壁相抵,从而使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保持在当前相对位置。

工作原理:

在进行折叠时,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相对转动并靠拢,二者的连接处向上移动,在二者相对转动的带动下,第一底架100、第二底架200、第一连杆910、第一滑动架700所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第一底架100、第二底架200、第二连杆920、第二滑动架800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同时动作,使第一滑动架700和第二滑动架800向内侧移动,第一驱动件702和第二驱动件802分别在第一螺旋槽501和第二螺旋502内滑动,在第一驱动件702和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旋槽501的相互作用下,左右两侧的第一轮组件500同时转动并向着第一底架100的里侧翻转,同样地,在第二驱动件802和左右两侧的第二螺旋槽601的相互作用下,左右两侧的第二轮组件600同时转动并向着第二底架200的里侧翻转,从而实现了第一轮组件500和第二轮组件600的折叠收拢。同时,在第一滑动架700和第二滑动架800的移动带动下,第一侧连杆930、第一滑动架700、第一底架100、第一侧框300所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第二侧连杆940、第二滑动架800、第二底架200、第二侧框400所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同时动作,在第一侧连杆930和第二侧连杆940的带动下,第一侧框300和第二侧框400分别向第一底架100和第二底架200转动靠拢。直至所有部件全部收拢,形成扁平的形状,整车完成折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框300、第二侧框400和底盘上围设有布套1000,从而形成中空的收容空间。当折叠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轮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此时轮组件位于底盘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车架所在的空间之外,且第一轮子530和第二轮子630的转轴沿车架左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轮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此时轮组件位于所述车架所在的空间之内,且所述第一轮子530和第二轮子630的转轴沿车架的前后方向相互平行设置或共线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折叠儿童车,通过其结构设计,在折叠后,两个底架相对折,且两个侧框和底架相互靠拢,同时在连接组件的带动下,车轮翻转而与底盘靠拢,整车扁平,极大地减小了占用空间,存放和携带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