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078发布日期:2020-10-30 21:1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它的一般工作原理为: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接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目前,摩托车后制动器一般安装在平叉上,传统的后制动器与平叉连接方式采用的撑杆式或定位销式,撑杆式易造成制动器颈部断裂,制动螺栓松动等设计和制造缺陷,而且成本较高;定位销式易产生制动异响,产生强烈的共振现在,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采用后制动器直接嵌入平叉主管,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撑杆座、两颗专用台阶螺栓、制动撑杆、螺母两颗以及开口销,垫圈等安装零部件,由于后制动器直接嵌入平叉主管,提高了强度和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叉主管,所述平叉主管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轮轴,后制动器套设在后轮轴右端设于平叉主管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外侧表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限位块,所述平叉主管嵌入所述限位块内,所述平叉主管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器通过固定螺栓与平叉主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中心与后轮轴中心连线与所述平叉主管中心线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平叉主管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上设有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连接所述固定螺栓,所述后轮轴端部穿过另一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平叉主管安装在限位块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降低了后轮系统的采购成本、提高了强度以及整车的舒适性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平叉主管;11-凹槽;2-后轮轴;3-后制动器;4-限位块;5-固定螺栓,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至图2所示的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叉主管1,所述平叉主管1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轮轴2,后制动器3套设在后轮轴2右端设于平叉主管1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3外侧表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限位块4,所述平叉主管1嵌入所述限位块4内,所述平叉主管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器3通过固定螺栓5与平叉主管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中心与后轮轴2中心连线与所述平叉主管1中心线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平叉主管1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定位块6,该定位块6上设有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所述后轮轴2端部穿过另一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平叉主管1安装在限位块4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后制动器3的外侧表面设置了限位块4,将平叉主管1嵌入到两个限位块4之间,严格控制两个限位块4的间距,使限位块4与平叉主管1之间过盈配合,保证安装稳固。

将定位块6装入平叉主管1的凹槽11内,使定位块6上的定位孔分别于固定螺栓5的螺栓孔及后轮轴2端部的螺栓对齐,上紧固定螺栓5,即可完成后制动器的安装。

固定螺栓5中心与后轮轴2中心连线与所述平叉主管1中心线共线,保证定位块6安装时不产生干涉,定位块6的使用,进一步保证了后制动器3安装的稳固性。

限位块4与后制动器3外壳固连,可以在后制动器3生产过程中一体成型制造,也可在后续安装过程中与后制动器3固定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叉主管(1),所述平叉主管(1)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轮轴(2),后制动器(3)套设在后轮轴(2)右端,设于平叉主管(1)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3)外侧表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限位块(4),所述平叉主管(1)嵌入所述限位块(4)内,所述平叉主管(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器(3)通过固定螺栓(5)与平叉主管(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中心与后轮轴(2)中心连线与所述平叉主管(1)中心线共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叉主管(1)外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定位块(6),该定位块(6)上设有两个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所述后轮轴(2)端部穿过另一定位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叉主管(1)安装在限位块(4)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后鼓刹安装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平叉主管,所述平叉主管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轮轴,后制动器套设在后轮轴右端设于平叉主管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器外侧表面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向外凸出的限位块,所述平叉主管嵌入所述限位块内,所述平叉主管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制动器通过固定螺栓与平叉主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中心与后轮轴中心连线与所述平叉主管中心线共线。本实用新型主要降低了后轮系统的采购成本、提高了强度以及整车的舒适性和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刚;陈广新;尹健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