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2245发布日期:2020-06-02 19: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现场中非流水线上的物料的转运,通常需要物料车进行转运;尤其从仓库转运到装配线的过程中,物料转运车的使用更加频繁。

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转运车主要有手动推送、工装车托运、叉车托运或者无线寻轨托运。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转运车的托运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一般情况下均是单个小车托运,且是单工位运送;即使是可以将多个小车装运到不同工位时,但是不同物料小车需要放置到不同工位,当到达某一目的地后,卸载物料小车之后,剩下的物料小车需要从新连接,由于不断调整运输位置,浪费时间,并且物料小车回收时还需要手动连接固定,操作繁琐,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转运车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转装置,包括:车体和连接于所述车体上的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并用于与物料小车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机构的姿态以使所述连接机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

在所述连接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连接机构与物料小车连接,在所述连接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连接机构与物料小车分离。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小车铰接的转动主体以及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施加旋转驱动力至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使所述转动主体相对小车转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主体包括支撑部和卡爪;

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卡爪沿着所述支撑部向所述调节机构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卡爪用于与物料小车卡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抵接部和驱动部;

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侧呈倾斜布置,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抵接部移动,配置成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倾斜面抬升或下降。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倾斜面呈外圆弧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脚踏板和传动轴;

所述脚踏板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脚踏板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二抵接部沿着所述车体的水平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限位板和第一弹性部;

所述第一弹性部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车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具有令所述第二抵接部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弹性趋势。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弹性部;

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车体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具有令所述第一抵接部靠近所述车体的弹性趋势。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撞部;

所述防撞部位于所述车体与物料小车接触的一侧,所述防撞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防撞部均与所述车体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扩展架;

所述车体设置有多个,任意两个所述车体之间通过所述扩展架连接,所述扩展架具有移动轮,所述扩展架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转装置,包括:车体和连接于所述车体上的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连接机构与车体转动连接,并用于与物料小车连接;调节机构与连接机构连接,用于调节连接机构的姿态以使连接机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其中,在连接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下,连接机构与物料小车连接,在连接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下,连接机构与物料小车分离;利用调节机构对连接机构的姿态调节,实现了小车快速回收,装运锁紧、转运至仓库的技术效果,节约了现场物料转运时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转运车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转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转装置的侧视图。

图标:100-车体;200-连接机构;201-转动主体;211-支撑部;221-卡爪;202-第一抵接部;300-调节机构;301-第二抵接部;302-驱动部;312-脚踏板;322-传动轴;332-限位板;342-第一弹性部;400-第二弹性部;500-防撞部;600-扩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转装置,包括:车体100和连接于车体100上的连接机构200和调节机构300;连接机构200与车体100转动连接,并用于与物料小车连接;调节机构300与连接机构200连接,用于调节连接机构200的姿态以使连接机构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在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一状态下,连接机构200与物料小车连接,在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二状态下,连接机构200与物料小车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转装置能够对工业现场的物料小车进行运转操作,其中,车体100具有移动机构,车体100作为运转的主体,将连接机构200连接的物料小车统一运转至不同的工位,而且调节机构300能够调节连接机构200的姿态,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运转情况,调节连接机构200与物料小车的连接或分离。

可选地,车体10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平板车、挂钩车或者支架车,优选地,车体100采用支架车;其中,车体100包括固定支架和移动轮,固定支架与移动轮连接,移动轮能够带动固定支架进行平面移动,固定支架可以作为连接机构200和调节机构300的承载主体,并且连接机构200能够将物料小车固定在固定支架上,从而可以通过移动轮的移动能力带动固定支架以及物料小车进行运转,可选地,移动轮可以采用万向轮或者电机驱动轮,此处将不再赘述。

另外,固定支架可以采用“山”字型结构,其中,调节机构300位于中间支架的位置,并且调节机构300沿着中间支架布置,其中在中间之间的端部可以作为调节机构300的起始端;连接机构200与调节机构300可以在中间支架的位置进行连接,连接机构200沿着固定支架的两侧进行延伸布置,从而能够在固定支架的两侧与物料小车进行固定,使得物料小车固定在“山”字型结构的固定支架的中间槽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机构200与车体100转动连接,因此连接机构200能够相对于车体100进行多姿态的转动,连接机构2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表示的连接机构200的两个状态位置,其中,调节机构300能够调节连接机构200的运动方式,当调节机构300带动连接机构200运动至第一状态时,此时连接机构200能够将车体100旁的物料小车固定连接,当调节机构300带动连接机构200运动至第二状态时,此时连接机构200能够与车体100旁的物料小车分离,此时物料小车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进而将物料小车卸载至目的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转装置,包括:车体100和连接于车体100上的连接机构200和调节机构300;连接机构200与车体100转动连接,并用于与物料小车连接;调节机构300与连接机构200连接,用于调节连接机构200的姿态以使连接机构2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其中,在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一状态下,连接机构200与物料小车连接,在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二状态下,连接机构200与物料小车分离;利用调节机构300对连接机构200的姿态调节,实现了小车快速回收,装运锁紧、转运至仓库的技术效果,节约了现场物料转运时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转运车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00包括与小车铰接的转动主体201以及第一抵接部202,第一抵接部202与调节机构300连接;调节机构300施加旋转驱动力至第一抵接部202,以使转动主体201相对小车转动。

可选地,由于调节机构300能够调节连接机构200进行多姿态位置的调节,为了实现与调节机构300的传动连接,连接机构200通过第一抵接部202与调节机构300进行抵接,同时利用转动主体201与车体100铰接,当调节机构300与第一抵接部202抵接后,此时调节机构300的运动能够同步带动第一抵接部202进行运动,进而能够使得转动主体201相对于车体100进行转动,转动主体201转动的过程便是连接机构200的多姿态的运动方式。

具体地,转动主体201远离与车体100铰接位置的一端与物料小车可拆卸连接,当时转动主体201进行转动时,此时转动主体201与物料小车的连接处会逐渐分离,当转动主体201运动至第二状态时,此时物料小车与转动主体201完全分离,因此物料小车可以卸载在目的地;反之,当此时转动主体201处于第二状态时,利用调节机构300的反方向运动,此时转动主体201会进行反方向转动,此时转动主体201与物料小车会逐渐进行连接,当转动主体201运动至第一状态时,此时物料小车与转动主体201完全固定,进而能够带动物料小车进行转运或回收运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转动主体201包括支撑部211和卡爪221;支撑部211与车体100铰接,卡爪221沿着支撑部211向调节机构300的方向延伸设置,卡爪221用于与物料小车卡接。

可选地,支撑部211与车体100之间可以通过销轴连接,其中车体100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部211可以放置于支撑座上,并且支撑部211和支撑座上设置有通孔,进而能够通过销轴穿过支撑座和支撑部211的通孔转动连接。

其中,卡爪221作为与物料小车的卡接结构,卡爪221与支撑部211固定连接,当支撑部211相对于车体100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卡爪221相对于车体100进行移动,因此当支撑部211相对于车体100向上进行抬起转动时,此时卡爪221与物料小车的连接位置分离,物料小车进行卸载;当支撑部211相对于车体100向下进行下降转动时,此时卡爪221与物料小车的连接位置卡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卡爪221与第一抵接部202位于支撑部211的同一侧,当第一抵接部202随着调节机构300进行运动时,此时卡爪221能够同步随着运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0包括第二抵接部301和驱动部302;第二抵接部301与第一抵接部202抵接,第二抵接部301靠近第一抵接部202的一侧呈倾斜布置,驱动部302与第二抵接部301连接,驱动部302用于带动第二抵接部301移动,配置成第二抵接部301相对于第一抵接部202移动,以使第一抵接部202相对于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抬升或下降。

可选地,驱动部302能够带动第二抵接部301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由于第二抵接部301靠近第一抵接部202的一侧呈倾斜布置,当第二抵接部301进行移动时,此时第一驱动部302会沿着倾斜面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抵接部202带动转动主体201相对于车体100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的最低端与第一抵接部202抵接时,此时转动主体201呈水平布置,进而卡爪221能够完全与物料小车进行卡接,此时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一状态下,当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的最高端与第一抵接部202抵接时,此时转动主体201相对于车体100转动至最大角度,进而卡爪221能够与物料小车完全分析,此时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二状态下。

为了能够保证第一抵接部202移动的连贯性和平缓,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呈外圆弧面;进一步地,利用外圆弧面的倾斜面与第一抵接部202抵接,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使得第一抵接部202处于外圆弧面的最顶端,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卡爪221与物料小车的连接或分离。

优选地,第一抵接部202可以采用弯折结构,其中当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一状态下时,此时第一抵接部202弯折结构的最低端与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的最低端进行抵接,当连接机构200处于第二状态下时,此时第二抵接部301的弯折结构的最低端与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的最高端进行抵接,利用第一抵接部202的弯折结构能够保证第一抵接部202一直处于抵接状态,防止第二抵接部301运动幅度太大,第一抵接部202与第二抵接部301分离,影响使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部302包括脚踏板312和传动轴322;脚踏板312通过传动轴322与第二抵接部301连接,脚踏板312与车体100铰接,脚踏板312用于通过传动轴322带动第二抵接部301沿着车体100的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地,脚踏板312的中间位置与车体100进行铰接,并且在脚踏板312的一端与传动轴322连接,当对脚踏板312的另一端施加作用力时,此时脚踏板312的与传动轴322连接的一端会在水平方向进行向前后向后方向的运动,并且传动轴322远离脚踏板312的一端与第二抵接部301连接,进而能够实现第二抵接部301的水平移动。

为了保证驱动部302往复运动的运动方式,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部302还包括限位板332和第一弹性部342;第一弹性部342套设于传动轴322的外部,限位板332与车体100连接,且第一弹性部342位于限位板332和第二抵接部301之间,第一弹性部342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332和第二抵接部301抵接,第一弹性部342具有令第二抵接部301远离限位板332的弹性趋势。

可选地,第一弹性部342可以采用压缩弹簧,并且限位板332具有令传动轴322贯穿的通孔,限位板332与车体10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铆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等,并且限位板332的位置需要保证与第二抵接部301具有间隔,并且当脚踏板312在没有施加任何作用力时,此时第一弹性部342处于初步压缩状态,进而能够保证第二抵接部301的稳定性,利用第一弹性部342施加的弹性力将第二抵接部301固定在第一抵接部202的弯折结构的内部位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弹性部400;第二弹性部400位于第一抵接部202与车体100之间,且第二弹性部400分别与第一抵接部202和车体100连接,第二弹性部400具有令第一抵接部202靠近车体100的弹性趋势。

可选地,第二弹性部400可以采用压缩弹簧,第二弹性部400作为第一抵接部202的预紧力的作用结构,当第一抵接部202处于水平位置时,此时第二弹性部400处于初步压缩状态,进而能够保证第一抵接部202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弹性部400能够实现连接机构200的自锁性,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本实施例中,当脚对脚踏板312施加作用力时,此时脚踏板312带动传动轴322克服第一弹性部342向远离支撑部211的一侧移动,同步第二抵接部301随之进行移动,利用第二抵接部301的倾斜面推动第一抵接部202克服第二弹性部400,使得支撑部211带动卡爪221实现抬起动作,实现了转动主体201对物料小车的解锁动作;反之,当需要对物料小车进行锁紧时,仅需要松开脚踏板312即可;或者,当需要固定物料小车时,可以直接用力推动物料小车,使得卡爪221克服第一弹性部342和第二弹性部400的预紧力,当物料小车推动到位后,在第二弹性部400以及第一弹性部342的预紧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锁紧。

为了防止物料小车直接与车体100接触时,对车体100的侧壁造成损伤,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撞部500;防撞部500位于车体100与物料小车接触的一侧,防撞部500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撞部500均与车体100连接。

可选地,防撞部500可以采用橡胶块、海绵层或者柔性层;防撞部500与车体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粘接等。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扩展架600;车体100设置有多个,任意两个车体100之间通过扩展架600连接,扩展架600具有移动轮,扩展架600与车体100可拆卸连接。

当运转的物料小车的数量较多时,此时可以对车体100进行扩展连接,利用车体100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车体100呈并列排布,利用在车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点,利用扩展架600与车体100的安装点固定连接,进而能够将多个车体100进行连接;并且扩展架600设置有移动轮,其中移动轮可以采用万向轮,利用移动轮能够实现支撑、移动以及转弯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车体100上均可以安装连接机构200和调节机构300,进而能够同步利用多个车体100对物料小车进行转运;另外,扩展架600可以利用销子或者螺栓与车体100上的连接板进行连接,实现了车体100的扩展级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