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2552发布日期:2020-12-08 15: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三厢/两厢乘用车白车身部件领域,特别涉及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乘用车的翼子板在白车身本体上的紧固点与翼子板前部尖角距离小,但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汽车外观设计重要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前脸及前部大灯的造型设计越来越复杂,前大灯造型由传统的x向平面变成由前部到侧面贯穿到翼子板的y向平面设计,为保证前大灯装配时不与翼子板及其支架干涉,翼子板的前部紧固点、翼子板装配支架一起后移动,造成翼子板前部尖角悬空尺寸加大。如此引发翼子板前端强度下降,噪声和振动无法控制的问题,同时也会使翼子板前部和机罩匹配区域、翼子板前部和前大灯匹配区域间隙和面差不稳定。由于翼子板前部在白车身上的紧固点距离翼子板前部尖角距离大(大于200mm),翼子板单件在翼子板前部尖角区域尺寸无法控制,受造型限制翼子板尖角处属于外观面,无法通过增加加强筋等方式来增加翼子板尖角区域强度,即使通过在焊装车间调整线装调,也无法对翼子板前部尖角区域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汽车外观设计要求需要,翼子板的前部紧固点、翼子板装配支架一起后移动,翼子板的悬空翼尖尺寸设计过长,导致悬空翼尖强度下降,噪声和振动无法控制,以及悬空翼尖和机罩匹配区域、悬空翼尖和前大灯匹配区域间隙和面差不稳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翼子板安装支架,其包括安装结构和加强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连接面板连接,所述连接面板连接翼子板和白车身,所述第二面板自所述第一面板端部向前延伸并弯折贴合于车辆前大灯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支撑板,与翼子板上位于车辆前大灯上方的悬空翼尖形状相适配,并与第一面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外侧面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翼子板的悬空翼尖内侧面上,所述悬空翼尖内侧面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凹槽和粘接胶,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支撑板的外边沿走向内偏移设置,所述粘接胶卡入所述凹槽内将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悬空翼尖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悬空翼尖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胶为结构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胶的直径为所述卡接结构深度的1.5-5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宽度为1-5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铆接孔和至少一个定位孔,通过铆钉穿过对应的铆钉孔内连接第一面板和连接面板,铆钉穿过所述定位孔连接第一面板和悬空翼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两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两个倾斜向外的加强筋板,两个所述加强筋板端部对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车辆前大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车身,包括翼子板和连接于翼子板上的翼子板安装支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白车身。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和车辆,由于通过在翼子板上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的支撑板和翼子板的悬空翼尖之间具有间隙,有效解决翼子板悬空翼尖由于设计需要其尺寸加大引发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同时由于支撑板的设置,对翼子板的悬空翼尖起到固定作用,对翼子板的悬空翼尖和机罩匹配区域的间隙和面差起到有效稳固控制效果;支撑板对翼子板的悬空翼尖起到强度增强效果;解决了翼子板的安装问题的同时,有效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提高了强度,保证了翼子板前部尺寸及总装尺寸精度,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翼子板的悬空翼尖未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的悬空翼尖部分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的悬空翼尖部分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白车身;11、翼子板;110、悬空翼尖;20、翼子板安装支架;211、支撑板;2111、凹槽;2112、粘接胶;221、第一面板;2211、铆接孔;2212、定位孔;222、第二面板;2221、连接孔;223、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等均是相对于车辆的方向而定义的,“内”“外”也是针对车辆本身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翼子板安装支架、白车身及车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汽车外观设计要求需要,翼子板11的前部紧固点、翼子板11装配支架一起后移动,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尺寸设计过长,导致悬空翼尖110强度下降,噪声和振动无法控制,以及悬空翼尖110和机罩匹配区域、悬空翼尖110和前大灯匹配区域间隙和面差不稳定的问题。

请参考图1、3和4,本发明提供翼子板安装支架20,其包括安装结构和加强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所述第一面板221与连接面板连接,所述连接面板连接翼子板11和白车身1,所述第二面板222自所述第一面板221端部向前延伸并弯折贴合于车辆前大灯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支撑板211,与翼子板11上位于车辆前大灯上方的悬空翼尖110形状相适配并与第一面板221连接,所述支撑板211外侧面上设有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板211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内侧面上,所述悬空翼尖110内侧面和所述支撑板211之间具有间隙。

图2为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未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2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翼子板安装支架20,由于通过在翼子板11上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20,所述翼子板安装支架20的支撑板211和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之间具有间隙,既能保证翼子板11前部尖角强度,又不会产生异响,大幅降低翼子板11前部尖角强度不够反复修模翼子板11模具的成本,又保证了翼子板11和前大灯,翼子板11和机罩的间隙面差提升了感知质量;同时由于支撑板211的设置,对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起到固定作用,对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和机罩匹配区域的间隙和面差起到有效稳固控制效果;支撑板211对翼子板11的悬空翼尖110起到强度增强效果;解决了翼子板11的安装问题的同时,有效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提高了强度,保证了翼子板11前部尺寸及总装尺寸精度,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等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板211的形状设为鲨鱼鳍式,避免悬空翼尖110安装翼子板安装支架20后对车辆前大灯的装配空间产生影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接结构、粘接结构和吸附结构,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可实现为所述支撑板211通过粘接胶2112粘接固定于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上,还可实现为通过吸盘吸附于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上等多种变换的实现方式,只要可以实现将所述支撑板211固定连接于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上,并在连接后提供有间隙即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凹槽2111和粘接胶2112,所述凹槽2111设置于支撑面的外侧面上,即与悬空翼尖110内侧面相对的安装面上,所述粘接胶2112卡入所述凹槽2111内将所述支撑板211连接于所述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板211和所述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述凹槽2111可实现为支撑板211外侧面设置的条状凹槽2111或实现为支撑板211的外侧面上设置多个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凹槽2111,或支撑板211的外侧面上开设的多个盲孔等多种变换的实现方式,所述凹槽2111提供为粘接胶2112的提供涂胶位,便于生产涂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11实现为条状凹槽2111,所述条状凹槽2111沿着所述支撑板211的外边沿走向内偏移设置,通过条状凹槽2111内涂满粘接胶2112,对悬空翼尖110的悬空外围形成全方位的减振防护和降噪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11的截面形状设为u型,u型结构中部材料挖空减重,通过粘接胶2112从尖角到后部包裹式将支撑板211贴合固定于悬空翼尖110的内侧面,既能保证悬空翼尖110的强度,又不会由于悬空翼尖110强度过大导致行人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接胶2112为结构胶,结构胶具有强度高,承荷花能力强,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的优点。凹槽2111内涂结构胶使鲨鱼鳍加强面与翼子板11形成连接,结构胶在涂装烘烤硬化后起到支撑翼子板11的作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结构胶的直径为所述凹槽2111深度的1.5-5倍。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11深度2mm,结构胶直径5m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宽度为1-5mm。在一更佳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宽度为1-2mm,为悬空翼尖110提供减振空间的同时,对翼子板11和车身11、前大灯的结构设计空间不产生干涉影响。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11的中部开挖大尺寸减重孔,有利于降低支撑板211的重量,同时起到节约耗材的效果。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设为矩形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第一面板221上设有至少两个铆接孔2211和至少一个定位孔2212,通过铆钉穿过对应的铆钉孔内连接第一面板221和连接面板,铆钉穿过所述定位孔2212连接第一面板221和悬空翼尖11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之间设有两个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两个倾斜向外的加强筋板223,两个所述加强筋板223端部对接,所述加强筋板223为第一面板221和第二面板222提供加强连接作用,所述第二面板222贴合予以车辆的前链部分车身1的内侧面,为支撑板211对悬空翼尖110的强度增强起到结构支撑作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222上设有连接孔2221,所述连接孔2221用于连接车辆前大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车身1,包括翼子板11和连接于翼子板11上的翼子板安装支架20。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白车身1。

本发明的翼子板11支架在翼子板11上的装配方法如下:

1、翼子板安装支架20涂胶

在翼子板安装支架20的支撑面板的凹槽2111内涂满结构胶;

2翼子板安装支架20铆接

将翼子板11装配在铆接夹具上,把涂胶后的翼子板安装支架20装配在铆接夹具上,通过铆枪将翼子板安装支架20铆接在翼子板11的连接面板上;

3、翼子板11装配

将铆接完毕的翼子板11和翼子板安装支架20的总成结构,通过工装在后续装调线装配到白车身1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