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486发布日期:2020-12-08 13:2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



背景技术:

现有社会上使用的坐垫如电瓶车或摩托车坐垫结构多采用透气性较差,如在皮革材料的下层充填海绵等的方式,使得长期乘坐/骑行电瓶车或摩托车使得乘车人员的臀部高温高压,对人体造成损伤。

目前市面上的坐垫如电瓶车坐垫、摩托车坐垫均为皮质或密度较大的布料材质,该种坐垫在夏天太阳下暴晒后发烫,让坐乘人员不得不想办法降温后才能乘坐;以及该种坐垫透气性较差,骑行过程中座位处无法通风透气,甚至会累积汗液,乘车人员久而久之在臀部易滋生细菌,影响臀部以及大腿健康,如长痱子,生痔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现有的摩托车或电瓶车坐垫透气性差,乘车人员在长时间乘车之后,臀部产生汗液易滋生病菌的问题,提供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包括底座和垫体,所述垫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垫体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垫体上侧和下侧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的通孔由上至下呈“s”形,所述通孔的两个弧面均为劣弧面,雨水在进入垫体内的时候,s形通孔能够避免雨水的溅射出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的通孔为蜂窝孔,增加了垫体结构的稳定性,该蜂窝孔与蜜蜂的巢穴类似,垫体上侧的一个开口连接至下侧可具有多个通道,并且垫体的侧面也设置了通孔,使得垫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均连通,垫体为蜂窝状,如同工地上的钢筋骨架结构,提高了垫体的排水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包括结构层和柔软层,所述柔软层设置在所述结构层上侧,柔软层和结构层粘贴固定,结构层和柔软层均由塑料材质制成,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将柔软层上通孔设置的相较结构层大,使得柔软层上的塑料骨架自身整体的弹性增加,使得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柔软层和结构层上的通孔相互连通,提高了垫体的通风透气的功能,结构层的强度较高,弹性较低,为乘客提供稳定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流水槽和排水口,所述流水槽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流水槽与所述通孔连通,进入垫体内的雨水通过流水槽排出,避免雨水堆积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大于所述后段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使得雨水进入垫体的通孔之后,通过流水槽能够流动至前方的排水口排出,避免雨水堆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的材质为塑料,垫体为硬质塑料,使得能够为驾乘人员提供稳定的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与所述底座粘贴固定,增加了垫体与底座连接的紧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垫体上套设有垫套,所述垫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垫体的通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垫套为通风透气防水光面网,所述垫套由pvc制成,当垫套上有雨水的时候,能够快速将雨水抹掉,减少乘车人员准备驾车时需慢慢将雨水弄干的现象,垫套表面光滑避免乘车人员受到垫体上的毛刺影响,影响了乘车体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底座固定在摩托车或电瓶车的车架上,由于垫体上设置了通孔,驾驶员或乘驾人员在乘车时,臀部能够自然透气,并且行驶中的气流能够通过通孔以及乘驾人员的臀部,具有清凉的效果,减少了臀部汗液的产生,能够避免臀部滋生病菌,能够避免长痱子、生痔疮等现象,保证了乘车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投影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体的通孔为蜂窝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向的投影图;

图中标记:1-底座,2-垫体,21-结构层,22-柔软层,3-通孔,4-流水槽,5-排水口,6-前段,7-后段,8-垫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侧视图,并且为了便于理解和观察,将通孔3的结构展示在该侧视图上,一种通风透气的坐垫,包括底座1和垫体2,所述垫体2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上侧,所述垫体2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垫体2上侧和下侧的通孔8,将底座1固定安装在摩托车或电瓶车的车身上之后,乘驾人员坐在垫体2上,通孔3为乘车人员的臀部提供通风口,避免臀部产生汗液,减少病菌的产生,并且下雨天气时,雨水能够进入通孔中,避免垫体2上堆积雨水。

如图3所示,所述垫体2的通孔3由上至下呈“s”形,所述通孔3的两个弧面均为劣弧面,雨水在进入垫体2内的时候,s形通孔3能够避免雨水的溅射出通孔3;当然,垫体2的通孔3除了为“s”形结构之外,所述垫体2的通孔3还可为蜂窝孔,增加了垫体2结构的稳定性,提升了垫体2内部的支撑能力,增加了称重能力;垫体2的通孔3的结构除了上述的两种具体结构之外,还可为竖直孔、斜孔以及多曲面孔等。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垫体2的通孔3为蜂窝孔时,垫体2的整体结构为蜂窝状,将垫体2分为结构层21和柔软层22,所述柔软层22设置在所述结构层21的上侧,柔软层22和结构层21粘贴固定,结构层21和柔软层22均由塑料材质制成,上部的柔软层22随和结构层21的材质一样,但可将柔软层22上的蜂窝孔的尺寸变大,由此增加了柔软层22中的骨架之间的距离,由此增加了柔软层22的弹性,使得柔软层22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流水槽4和排水口5,所述流水槽4与所述排水口5连通,所述流水槽5与所述通孔3连通;所述底座1包括前段6和后段7,所述前段6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α大于所述后段7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β,并且,所述排水口5设置在所述前段6的远离所述后段7的一端,使得雨水通过流水槽4能够流动至前方的排水口5排出,避免雨水堆积,打湿乘驾人员的衣裤。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体2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垫体2与所述底座1粘贴固定,增加了垫体2与底座1连接的紧固性;当然,垫体2与底座1除了粘贴固定之外,还可通过螺栓固定等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垫体2上套设有垫套8,所述垫套8上设置有与所述垫体2的通孔3相匹配的通孔3,所述垫套8为通风透气防水光面网,雨水能够顺利通过垫套8上的通孔3进入垫体2的通孔3中,进而进入底座1的流水槽4和排水口5排出,避免雨水堆积,并且通孔3持续为行驶中的乘驾人员提供自然风,避免乘驾人员臀部堆积汗液,所述垫套8由pvc制成,增加了垫套8的光滑性,避免雨水在垫套8上堆积,在垫体2的外围套设垫套8,主要避免垫体2上的毛刺将乘驾人员刮伤,降低了乘驾人员的乘车体验;如图5所示,为了与垫体2上的蜂窝孔相匹配,还可将垫套8上的通孔设置为蜂窝孔结构。

本申请的具体工作流程:将本申请的底座1固定安装在摩托车或电瓶车的骨架上,骑行摩托车或电瓶车时,由于垫体2上设置有通孔3,使得乘驾人员3的臀部能够通风透气,使得乘车人员达到臀部不易因过热而产生汗液的现象,减少了病菌的产生,避免了乘车人员长痱子、生痔疮的现象,同时由于垫体2上设置了通孔3,使得摩托车或电瓶车室外放置在太阳下的时候,能够减少垫体2表面总体热量,并且行驶过程中垫体2边沿的风流和通孔3中的风流能够快速冷却垫体2,避免乘车人员臀部受热过多的现象,并且雨水天气时,雨水进入通孔3由排水口5排出,避免雨水在垫体2上堆积过多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