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0484发布日期:2020-12-08 13:2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鞍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鞍座在进行鞍梁组件与塑料底板的固定安装时,通常需要在塑料底板上预埋螺母,然后再通过螺丝将两者进行固定,此种生产方式效率较低且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传统的自行车鞍座上也未设置反光膜等器物,因此在夜晚骑行自行车时,后方车辆往往不易发觉前方的自行车,因此对于夜间骑行自行车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包括鞍梁组件、自攻螺丝和塑料底板,所述鞍梁组件包括鞍梁、弹簧和连接过桥,鞍梁、连接过桥和弹簧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塑料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正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孔,所述鞍梁组件的前端插装在插接槽内,所述鞍梁组件的后端通过自攻螺丝与塑料底板相固定,所述插接槽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盖板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安装在塑料底板上,所述卡扣插入插孔中将鞍梁组件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塑料底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发泡坐垫,所述发泡坐垫的后端位置处热压设置有极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极光膜包括背膜层,所述背膜层的上端设置有聚酯热熔胶层,所述聚酯热熔胶层的上端设置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上端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上端设置有玻璃珠层,所述玻璃珠层的上端设置有pet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鞍梁组件通过铆钉固定以及鞍粱组件与塑料底板通过自攻螺丝进行固定省去了预埋螺母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极光膜的设置能够起到反光的作用,能够便于夜间提醒后方车辆,提高了夜间骑自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极光膜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底板;2、鞍梁组件;3、固定盖板;4、自攻螺丝;5、插接槽;6、插孔;7、发泡坐垫;8、卡扣;9、极光膜;10、背膜层;11、聚酯热熔胶层;12、树脂层;13、反射层;14、玻璃珠层;15、pet保护层;16、鞍梁;17、弹簧;18、连接过桥。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包括鞍梁组件2、自攻螺丝4和塑料底板1,所述鞍梁组件2包括鞍梁16、弹簧17和连接过桥18,鞍梁16、连接过桥18和弹簧17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塑料底板1的前端设置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正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孔6,所述鞍梁组件2的前端插装在插接槽5内,所述鞍梁组件2的后端通过自攻螺丝4与塑料底板1相固定,所述插接槽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3,所述固定盖板3上设置有卡扣8,所述固定盖板3通过自攻螺丝4固定安装在塑料底板1上,所述卡扣8插入插孔6中将鞍梁组件2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塑料底板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发泡坐垫7,所述发泡坐垫7的后端位置处热压设置有极光膜9。

如图4所示,所述极光膜9包括背膜层10,所述背膜层10的上端设置有聚酯热熔胶层11,所述聚酯热熔胶层11的上端设置有树脂层12,所述树脂层12的上端设置有反射层13,所述反射层13的上端设置有玻璃珠层14,所述玻璃珠层14的上端设置有pet保护层15。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自攻螺丝4的设置能够便于将鞍梁组件2与塑料底板1进行快速固定安装,省去了预埋螺母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插接槽5的设置能够便于将鞍梁组件2的前端插接在插接槽5内;所述固定盖板3通过卡扣8插装在插孔6中进行初步安装并通过自攻螺丝4进行最终固定,所述固定盖板3的设置能够防止鞍梁组件2的前端因外力因素从插接槽5内弹出;所述极光膜9的设置能够反射光源,从而便于在夜间提醒后方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自攻螺丝进行固定省去了预埋螺母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极光膜的设置能够起到反光的作用,能够便于夜间提醒后方车辆,提高了夜间骑自行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鞍梁组件(2)、自攻螺丝(4)和塑料底板(1),所述鞍梁组件(2)包括鞍梁(16)、弹簧(17)和连接过桥(18),鞍梁(16)、连接过桥(18)和弹簧(17)通过铆钉固定,所述塑料底板(1)的前端设置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正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孔(6),所述鞍梁组件(2)的前端插装在插接槽(5)内,所述鞍梁组件(2)的后端通过自攻螺丝(4)与塑料底板(1)相固定,所述插接槽(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3),所述固定盖板(3)上设置有卡扣(8),所述固定盖板(3)通过自攻螺丝(4)固定安装在塑料底板(1)上,所述卡扣(8)插入插孔(6)中将鞍梁组件(2)的前端进行固定,所述塑料底板(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发泡坐垫(7),所述发泡坐垫(7)的后端位置处热压设置有极光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光膜(9)包括背膜层(10),所述背膜层(10)的上端设置有聚酯热熔胶层(11),所述聚酯热熔胶层(11)的上端设置有树脂层(12),所述树脂层(12)的上端设置有反射层(13),所述反射层(13)的上端设置有玻璃珠层(14),所述玻璃珠层(14)的上端设置有pet保护层(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弹簧结构的极光膜鞍座,包括鞍梁组件、自攻螺丝和塑料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鞍梁组件的前端插装在插接槽内,所述鞍梁组件的后端通过自攻螺丝与塑料底板相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鞍梁组件通过铆钉固定以及鞍粱组件与塑料底板通过自攻螺丝进行固定省去了预埋螺母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极光膜的设置能够起到反光的作用,能够便于夜间提醒后方车辆,提高了夜间骑自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4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