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0891发布日期:2020-12-29 09:3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两轮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两轮摩托车的发动机、油箱与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一辆完整的摩托车,两轮摩托车车架承受了摩托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摩托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其设计要求较高。

现有市场上出现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架,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821685991.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其具体结构包括上部支架和至少两个弧形的下部支架,上部支架的一端具有与下部支架一一对应的连接部,下部支架被配置成一端与上部支架连接且另一端与对应的连接部连接,上部支架连接有可转动的球头,每个下部支架均通过下连接杆与球头连接;该下部支架和对应的连接部通过连接板连接,该连接板上开设有条形孔,该连接板形成后叉。

在上述的结构中,该两轮摩托车车架整体结构较为笨重,生产成本较高;下部支架和连接板连接成一体结构,该连接板形成后叉与下部支架减震效果较差,使用舒适性差,该两轮摩托车车架整体构造连接较为复杂,连接作用力设计不是很合理,车架的整体的机械强度不够,车架容易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车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两根呈竖向设置的中置型材和一根呈竖向倾斜分布的车首管,所述的两根中置型材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边管,该两根上边管分别向上、向前延伸至车首管处并相对交汇与车首管的上端固连,所述的两根中置型材的下端设置有下边管,该两根下边管分别向前、向上延伸至车首管处并相对交汇与车首管的下端固连,所述的两根中置型材上还分别可拆卸固连有向后横向倾斜分布的车身边置型材,两根车身边置型材的尾端可拆卸固连有将两根车身边置型材相连的尾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中置型材之间设置有使两根中置型材间隔相连增加两根中置型材之间机械强度的连接结构。

本摩托车车架通过中置型材、车身边置型材、尾端支架和上边管、下边管有效的结构,机械强度高,整体车架稳定性高,不易形变,该中置型材和车身边置型材可拆卸固连,该车身边置型材和尾端支架可拆卸固连装配方便;在实际制造时,该车身边置型材均采用铝材料制造。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两根中置型材平行间隔对称分布。该两根中置型材相对对称分布,受力均匀,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上纵管和与上纵管平行间隔分布的下纵管,所述的上纵管和下纵管之间固设有竖向型材,该上纵管和竖向型材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下纵管和竖向型材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形成工字连接架,所述的工字连接架位于两根中置型材之间,该工字连接架中的上纵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中置型材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所述的上纵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中置型材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工字连接架中的下纵管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中置型材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下纵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根中置型材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加强两根中置型材之间的机械强度,结构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所述的竖向型材呈条形板状结构,该竖向型材的两长边边缘均具有向同一侧垂直弯曲的翻边,两翻边的中部位置还纵向固连有用于加强两翻边机械强度的连接管柱。该竖向型材的两长边边缘垂直弯曲有翻边主要用于加强竖向型材的机械强度,使工字连接架增加整体的支撑机械强度,使两根中置型材装配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所述的两根中置型材的上端均具有倾斜设置的凹口装配位,所述的凹口装配位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车身边置型材的前端搭接在对应的中置型材的凹口装配位上,该车身边置型材的前端设置有贯穿孔,该贯穿孔、螺栓孔中穿设有连接螺栓使车身边置型材和对应的中置型材可拆卸固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车身边置型材在对应的中置型材上装配结构稳定,不易位移,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所述的尾端支架呈三角形结构,该尾端支架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具有条形翻转弯沿,所述的两根车身边置型材的尾端均具有条形装配位,所述的尾端支架的条形翻转弯沿装配于对应的车身边置型材的条形装配位中并通过固定螺栓固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尾端支架和对应的车身边置型材上连接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中,其中一根的上边管和其中一根的下边管上、下间隔相对,该其中一根的上边管向车首管的相对弯折段和其中一根的下边管向车首管的相对弯折段之间固设有三角加强件一,该另一根的上边管和另一根的下边管上、下间隔相对,该另一根的上边管向车首管的相对弯折段和另一根的下边管向车首管的相对弯折段之间固设有三角加强件二。在实际制造时,该三角加强件一和其中一根的上边管、其中一根的下边管、车首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三角加强件二和另一根的上边管、另一根的下边管、车首管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车架的优点为:车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承受摩托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摩托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车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置型材;2、车首管;3、上边管;4、下边管;5、车身边置型材;6、尾端支架;7、上纵管;8、下纵管;9、竖向型材;10、翻边;11、连接管柱;12、凹口装配位;13、条形翻转弯沿;14、三角加强件一;15、三角加强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摩托车车架主要由两根呈竖向设置的中置型材1和一根呈竖向倾斜分布的车首管2组成,在实际制造时,该两根中置型材1平行间隔对称分布;两根中置型材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上边管3,该两根上边管3分别向上、向前延伸至车首管2处并相对交汇与车首管2的上端固连,两根中置型材1的下端设置有下边管4,该两根下边管4分别向前、向上延伸至车首管2处并相对交汇与车首管2的下端固连,两根中置型材1上还分别可拆卸固连有向后横向倾斜分布的车身边置型材5,两根车身边置型材5的尾端可拆卸固连有将两根车身边置型材5相连的尾端支架6。

在实际制造时,该两根中置型材1之间设置有使两根中置型材1间隔相连增加两根中置型材1之间机械强度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上纵管7和与上纵管7平行间隔分布的下纵管8组成,上纵管7和下纵管8之间固设有竖向型材9,该上纵管7和竖向型材9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下纵管8和竖向型材9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形成工字连接架,工字连接架位于两根中置型材1之间,该工字连接架中的上纵管7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中置型材1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上纵管7的另一端与另一根中置型材1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工字连接架中的下纵管8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中置型材1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该下纵管8的另一端与另一根中置型材1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连;具体的讲:该竖向型材9呈条形板状结构,该竖向型材9的两长边边缘均具有向同一侧垂直弯曲的翻边10,两翻边10的中部位置还纵向固连有用于加强两翻边10机械强度的连接管柱11。

在实际制造时,该中置型材1和车身边置型材5的具体可拆卸连接结构为:两根中置型材1的上端均具有倾斜设置的凹口装配位12,凹口装配位12上设置有螺栓孔,车身边置型材5的前端搭接在对应的中置型材1的凹口装配位12上,该车身边置型材5的前端设置有贯穿孔,该贯穿孔、螺栓孔中穿设有连接螺栓使车身边置型材5和对应的中置型材1可拆卸固连。

在实际制造时,该车身边置型材5和尾端支架6的具体可拆卸连接结构为:该尾端支架6呈三角形结构,该尾端支架6的两个边角处分别具有条形翻转弯沿13,两根车身边置型材5的尾端均具有条形装配位,尾端支架6的条形翻转弯沿13装配于对应的车身边置型材5的条形装配位中并通过固定螺栓固连。

在实际制造时,该其中一根的上边管3和其中一根的下边管4上、下间隔相对,该其中一根的上边管3向车首管2的相对弯折段和其中一根的下边管4向车首管2的相对弯折段之间固设有三角加强件一14,该另一根的上边管3和另一根的下边管4上、下间隔相对,该另一根的上边管3向车首管2的相对弯折段和另一根的下边管4向车首管2的相对弯折段之间固设有三角加强件二1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中置型材1;车首管2;上边管3;下边管4;车身边置型材5;尾端支架6;上纵管7;下纵管8;竖向型材9;翻边10;连接管柱11;凹口装配位12;条形翻转弯沿13;三角加强件一14;三角加强件二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