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系统、工程车辆以及悬置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5966发布日期:2023-12-02 11:4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悬置系统、工程车辆以及悬置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置系统、工程车辆以及悬置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驾驶室悬置系统包含减震结构,抗侧倾结构,限位结构及其他连接构件。驾驶室悬置系统主要作用:支撑作用,承受驾驶室总成及乘员的重量,避免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并引导相对于底盘的垂向运动,同时保障与车架的稳固连接;隔振作用,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以衰减路面不平及加速、制动时经悬置、车架传来的振动与冲击,避免低频大晃动并具备良好的振动舒适性。

2、发明人发现,针对道路行驶车辆,如重型卡车,车辆倾斜行驶、转弯行驶、制动、加速以及路面不平时,底盘系统会发生左右倾斜与摇摆、前后点头与窜动,由于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弹性特性,在上述行驶工况时,驾驶室会随着底盘系统发生左右倾斜与摇摆、前后点头与窜动,甚至会放大这种运动现象,严重影响驾驶室的振动舒适性,同时存在行驶安全风险。

3、发明人发现,针对非道路行驶车辆,如非公路自卸车,车辆在矿区行驶,矿区道路路况崎岖不平,工作环境复杂,由于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弹性特性,相较于道路行驶车辆,驾驶室随着底盘系统左右倾斜摇摆、前后点头窜动现象非常明显,驾乘人员的振动舒适性差,同时引起驾驶室及其附件的断裂、开裂等振动疲劳故障。

4、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道路行驶车辆、非道路行驶车辆均存在上述的问题,目前业内亟需一种性能更优的悬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悬置系统、工程车辆以及悬置系统控制方法,用以主动调整驾驶室的倾斜姿态,提高悬置系统的性能。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包括:

3、第一横梁;

4、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间隔布置;

5、第一支架,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

6、第二支架,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

7、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8、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

9、第三连杆;

10、第一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以及

11、第二油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13、第三油缸,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15、第一蓄能组件,包括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蓄能组件还包括:

17、第一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蓄能器和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之间;以及

18、第二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蓄能器和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20、第二蓄能组件,包括第三蓄能器和第四蓄能器;所述第三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四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蓄能组件还包括:

22、第三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蓄能器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之间;以及

23、第四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蓄能器和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之间。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25、第三蓄能组件,包括第五蓄能器和第六蓄能器;所述第五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三油缸的无杆腔,所述第六蓄能器连接于所述第三油缸的有杆腔。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蓄能组件还包括:

27、第五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五蓄能器和所述第三油缸的无杆腔之间;以及

28、第六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六蓄能器和所述第三油缸的有杆腔之间。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30、油泵;

31、第一换向阀,布置于所述油泵、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之间;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阀位,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阀位,所述第一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以及

32、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的阀位。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34、第二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布置于所述油泵、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之间;当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阀位,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当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阀位,所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36、第三换向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换向阀布置于所述油泵、所述第三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三油缸的无杆腔之间;当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阀位,所述第三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出油;当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二阀位,所述第三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出油。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38、第一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以及

39、第二空气弹簧,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梁包括:

41、第一梁,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可转动连接;

42、第二梁,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以及

43、安装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梁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油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还包括:

45、磁流变减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

4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包括:

47、驾驶室;以及

48、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悬置系统,所述悬置系统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和/或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系统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横梁平行于所述驾驶室的长度方向。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置系统安装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且所述第一横梁平行于所述驾驶室的宽度方向。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还包括:

52、倾斜角度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驾驶室,以检测所述驾驶室的倾斜角度。

53、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悬置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4、根据驾驶室的倾斜角度,控制悬置系统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伸缩,以使得驾驶室的姿态为设定姿态。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驾驶室的倾斜角度大于设定值时,调节驾驶室的姿态:设定值为底盘倾斜角度的1/2,或者设定值为5°。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驾驶室的摇摆状态,调节悬置系统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刚度和/或阻尼。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置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驾驶室的垂向振动状态,调节悬置系统的第三油缸的刚度和/或阻尼。

58、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悬置系统,采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油缸、第二油缸构成瓦特连杆机构,一方面可以利用瓦特连杆机构的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内部的油液压力可调,以及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可独立伸缩的特点,实现第一横梁的倾角调节。在使用时,悬置系统安装于驾驶室,第一横梁的倾角会改变驾驶室的倾斜角度,以实现对驾驶室姿态的调节;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刚度会影响驾驶室的稳定性,通过改变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的油压,实现了对驾驶室稳定性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