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

文档序号:30598528发布日期:2022-07-01 21:1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程式赛车车身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


背景技术:

2.方程式赛车,原意是惯例,常规;准则,方案。赛车必须依照国际汽车联合会制定颁发的车辆技术规则规定的程式制造,包括车体结构、长度和宽度、最低重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汽缸数量、油箱容量、电子设备、轮胎的距离和大小等。
3.但是现有的方程式赛车车身架风翼设计靠前使得压力中心点向车身前端移动,风翼的迎风面较小,不容易在风翼表面产生流体分割使得下压力减弱,降低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并且现有的方程式赛车车身架没有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挡风玻璃也没有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计,驾驶的舒适度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方程式赛车车身架风翼设计靠前使得压力中心点向车身前端移动,风翼的迎风面较小,不容易在风翼表面产生流体分割使得下压力减弱,降低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并且现有的方程式赛车车身架没有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挡风玻璃也没有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计,驾驶的舒适度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实际的使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包括车身和风翼,所述车身的一侧均安装有风翼;
7.所述风翼均以车身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
8.优选的,所述风翼均连接于车身侧部后端,所述风翼的一侧均设置有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均为方形设置。
9.优选的,所述车身的上端前侧连接有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的前端弧度角为45
°
设置,所述挡风玻璃的侧面均为斜向15
°
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车身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架安装区域,所述车身架安装区域连接有车身架,所述车身架的底部焊接有底盘。
11.优选的,所述底盘的侧部后端均安装有后轮组,所述底盘的侧部前端均安装有前轮组,且后轮组与前轮组的内径均相同。
12.优选的,所述车身架的上端后侧连接有靠背板,所述靠背板与车身架为垂直设置,所述车身架的上端前侧连接有挡风架,所述挡风架与挡风玻璃弧度契合,所述挡风架与靠背板的中端设置有车架h点,所述挡风架与底盘的中部设置有脚部放置区域。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
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风翼,该车身架的风翼靠近车身侧部后端,使得压力中心点设置于车身重心后侧,且该风翼的迎风面为方形设置,将风翼迎角调大通过流体分割产生尽可能多的下压力,提高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并且该装置车架h点与脚部放置区域均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挡风玻璃前端弧度角为45
°
设置,侧面均为斜向15
°
设置,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计,提高驾驶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4.1、通过设置风翼,该车身架的风翼靠近车身侧部后端,压力中心点落在重心的后方越远的地方,车子就越稳定,也就越能够做到更加方便地保持原有方向,并且该风翼的迎风面为方形设置,对风翼来说,假定空气流速过快,或者是风翼的迎角过大,在风翼的表面就容易产生流体分割,将风翼迎角调大通过流体分割产生尽可能多的下压力,提高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5.2、通过设置车架h点与脚部放置区域,车架h点是人体躯干与大腿的铰接点,也就是胯点,车身造型设计的内部布置应当优先考虑以人为本,既要保证乘员的乘坐安全性也要考虑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该车身架车架h点与脚部放置区域均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挡风玻璃前端弧度角为45
°
设置,侧面均为斜向15
°
设置,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计,提高驾驶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身架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风玻璃和风翼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挡风玻璃;2、风翼;3、车身;4、底盘;5、后轮组;6、前轮组;7、车身架;8、靠背板;9、车架h点;10、脚部放置区域;11、挡风架;12、车身架安装区域;13、迎风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便于组装的车用车身架,包括车身3和风翼2,车身3的一侧均安装有风翼2,风翼2均以车身3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风翼2均连接于车身3侧部后端,该车身架7的风翼2靠近车身3侧部后端,压力中心点落在重心的后方越远的地方,车子就越稳定,也就越能够做到更加方便地保持原有方向,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3.具体的,请参照图3,风翼2均连接于车身3侧部后端,风翼2的一侧均设置有迎风面13,迎风面13均为方形设置,对风翼2来说,假定空气流速过快,或者是风翼2的迎角过大,在风翼2的表面就容易产生流体分割,将风翼2迎角调大通过流体分割产生尽可能多的下压力,提高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4.具体的,请参照图3,车身3的上端前侧连接有挡风玻璃1,挡风玻璃1的前端弧度角为45
°
设置,挡风玻璃1的侧面均为斜向15
°
设置,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
计,提高驾驶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5.具体的,请参照图1,车身3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架安装区域12,车身架安装区域12连接有车身架7,车身架7的底部焊接有底盘4,提高车身架7连接的牢固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6.具体的,请参照图1,底盘4的侧部后端均安装有后轮组5,底盘4的侧部前端均安装有前轮组6,保持后轮组5与前轮组6的联动效果,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7.具体的,请参照图2,车身架7的上端后侧连接有靠背板8,用于驾驶员背部支撑,车身架7的上端前侧连接有挡风架11,挡风架11与挡风玻璃1弧度契合,挡风架11与靠背板8的中端设置有车架h点9,挡风架11与底盘4的中部设置有脚部放置区域10,该车身架7的车架h点9与脚部放置区域10均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提高驾驶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8.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风翼2,该车身架7的风翼2靠近车身3侧部后端,压力中心点落在重心的后方越远的地方,车子就越稳定,也就越能够做到更加方便地保持原有方向,并且该风翼2的迎风面13为方形设置,对风翼2来说,假定空气流速过快,或者是风翼2的迎角过大,在风翼2的表面就容易产生流体分割,将风翼2迎角调大通过流体分割产生尽可能多的下压力,提高赛车的抓地力和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通过设置车架h点9与脚部放置区域10,车架h点9是人体躯干与大腿的铰接点,也就是胯点,车身3造型设计的内部布置应当优先考虑以人为本,既要保证乘员的乘坐安全性也要考虑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该车身架7的车架h点9与脚部放置区域10均根据50百分位人体尺寸的统计数据进行设计,挡风玻璃1前端弧度角为45
°
设置,侧面均为斜向15
°
设置,根据人体眼椭圆可视范围进行相应的设计,提高驾驶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