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及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6569发布日期:2024-02-07 13:1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及卡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装置的卡车。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卡车车身安装系统是由驾驶室前悬置系统、后悬置系统及翻转系统组成。其中,驾驶室悬置主要作用为支承和承受驾驶室及乘员的质量,保证驾驶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运动范围,此外还需保证驾驶室与车架连接。翻转系统的主要功能为通过举升的方式将驾驶室翻起,方便发动机维修和保养。

2、现有技术中,各个系统独立,即驾驶室通过悬置及减振器负责驾驶室的固定及减振作用,通过举升油缸的收缩来进行驾驶室的翻转。后悬置通过液压锁与驾驶室连接,当需要翻转时,液压锁打开,举升油缸开始深长,将驾驶室后部举起,驾驶室前端围绕轴进行旋转。结构复杂且工作过程繁琐,降低卡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通过集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减振和举升两个功能,简化结构和工作过程,提升卡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装置的卡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包括举升减振装置、安装于所述举升减振装置上端的上安装支座和安装于所述举升减振装置下端的下安装支座,所述上安装支座连接驾驶室后端,所述下安装支座连接车架,所述举升减振装置中部设置有向两侧径向延伸的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所述下安装支座支撑并铰接所述上升支撑杆和所述下降支撑杆,所述上升支撑杆和所述下降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所述上升油道和所述下降油道连通供油系统和所述举升减振装置内部,用于向所述举升减振装置输入液压油以控制所述举升减振装置轴向伸缩。

3、优选地,所述举升减振装置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活塞杆和活塞,所述工作缸筒安装于所述储油缸筒内筒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储油间隙,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伸入所述工作缸筒内,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工作缸筒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流通阀和伸张阀,所述工作缸筒底端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工作缸筒无杆腔和所述储油间隙的压缩阀和补偿阀。

4、优选地,所述流通阀、所述伸张阀、所述压缩阀和所述补偿阀具体为单向节流阀,所述流通阀允许液压油由无杆腔流向有杆腔,所述伸张阀允许液压油由有杆腔流向无杆腔,所述压缩阀允许液压油由无杆腔流向所述储油间隙,所述补偿阀允许液压油由所述储油间隙流向无杆腔。

5、优选地,所述伸张阀弹性件的刚度及预紧力大于所述压缩阀弹性件的刚度及预紧力。

6、优选地,所述工作缸筒内设置有轴向压缩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工作缸筒底端之间。

7、优选地,所述工作缸筒顶端安装有油封,所述储油缸筒顶端安装有防尘罩。

8、优选地,所述上升支撑杆穿过所述储油缸筒侧壁,所述上升油道内端连通所述储油间隙,所述下降支撑杆穿过所述储油缸筒侧壁和所述缸筒侧壁,所述下降油道内端连通所述工作缸筒有杆腔。

9、优选地,所述上安装支座包括顶板和两个夹板,所述活塞杆顶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驾驶室。

10、优选地,所述下安装支座包括底板和套筒,所述储油缸筒的下端伸入所述套筒,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所述套筒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槽,所述上升支撑杆和所述下降支撑杆分别嵌入两个所述支撑槽内。

11、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包括车架和驾驶室,所述车架和所述驾驶室之间安装有并列的两个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所述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

12、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包括举升减振装置、安装于举升减振装置上端的上安装支座和安装于举升减振装置下端的下安装支座,上安装支座连接驾驶室后端,下安装支座连接车架,举升减振装置中部设置有向两侧径向延伸的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下安装支座支撑并铰接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连通供油系统和举升减振装置内部,用于向举升减振装置输入液压油以控制举升减振装置轴向伸缩。

13、工作过程中,驾驶室会上下浮动,进而举升减振装置小距离的压缩或拉伸,通过举升减振装置内部的液压油流动实现对驾驶室的减振功能,还可通过油道将外部的液压油输入举升减振装置,举升减振装置大距离的压缩或拉伸,实现驾驶室的翻转动作。举升减振装置通过液压油的流动实现减振功能或翻转动作,通过集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减振和举升两个功能,简化结构和工作过程,提升卡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的卡车,由于上述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卡车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技术特征:

1.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减振装置(1)、安装于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上端的上安装支座(2)和安装于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下端的下安装支座(3),所述上安装支座(2)连接驾驶室(4)后端,所述下安装支座(3)连接车架(5),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中部设置有向两侧径向延伸的上升支撑杆(15)和下降支撑杆(16),所述下安装支座(3)支撑并铰接所述上升支撑杆(15)和所述下降支撑杆(16),所述上升支撑杆(15)和所述下降支撑杆(16)内分别设置有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所述上升油道和所述下降油道连通供油系统和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内部,用于向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输入液压油以控制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轴向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减振装置(1)包括储油缸筒(11)、工作缸筒(12)、活塞杆(13)和活塞(14),所述工作缸筒(12)安装于所述储油缸筒(11)内筒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储油间隙,所述活塞杆(13)的下端连接所述活塞(14),所述活塞(14)伸入所述工作缸筒(12)内,所述活塞(14)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工作缸筒(12)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流通阀(17)和伸张阀(18),所述工作缸筒(12)底端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工作缸筒(12)无杆腔和所述储油间隙的压缩阀(19)和补偿阀(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阀(17)、所述伸张阀(18)、所述压缩阀(19)和所述补偿阀(110)具体为单向节流阀,所述流通阀(17)允许液压油由无杆腔流向有杆腔,所述伸张阀(18)允许液压油由有杆腔流向无杆腔,所述压缩阀(19)允许液压油由无杆腔流向所述储油间隙,所述补偿阀(110)允许液压油由所述储油间隙流向无杆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张阀(18)弹性件的刚度及预紧力大于所述压缩阀(19)弹性件的刚度及预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筒(12)内设置有轴向压缩的弹簧(111),所述弹簧(111)位于所述活塞(14)和所述工作缸筒(12)底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筒(12)顶端安装有油封(112),所述储油缸筒(11)顶端安装有防尘罩(1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支撑杆(15)穿过所述储油缸筒(11)侧壁,所述上升油道内端连通所述储油间隙,所述下降支撑杆(16)穿过所述储油缸筒(11)侧壁和所述缸筒侧壁,所述下降油道内端连通所述工作缸筒(12)有杆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支座(2)包括顶板(21)和两个夹板(22),所述活塞杆(13)顶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两个所述夹板(22)之间并通过转轴铰接,所述顶板(21)固定连接所述驾驶室(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支座(3)包括底板(31)和套筒(32),所述储油缸筒(11)的下端伸入所述套筒(32),所述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车架(5),所述套筒(32)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撑槽(33),所述上升支撑杆(15)和所述下降支撑杆(16)分别嵌入两个所述支撑槽(33)内。

10.一种卡车,包括车架(5)和驾驶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5)和所述驾驶室(4)之间安装有并列的两个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所述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包括举升减振装置、上安装支座和下安装支座,上安装支座连接驾驶室后端,下安装支座连接车架,举升减振装置中部设置有向两侧径向延伸的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下安装支座支撑并铰接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上升支撑杆和下降支撑杆内分别设置有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上升油道和下降油道连通供油系统和举升减振装置内部,用于向举升减振装置输入液压油以控制举升减振装置轴向伸缩。通过液压油的流动实现减振功能或翻转动作,通过集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减振和举升两个功能,简化结构和工作过程,提升卡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卡车驾驶室举升减振悬置一体化装置的卡车。

技术研发人员:籍胜华,王丽鹏,张帅,刘梦杰,陈大双,夏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