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4306发布日期:2023-12-06 20:4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影响汽车能耗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汽车重量、行车路况、轮胎阻力等等,为了提升车辆驾驶的客户体验,汽车行业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行驶中的空气阻力是影响汽车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汽车车速达到60km/h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约占整车行驶阻力的一半,虽然大部分汽车底部装有平整的底护板,减小了风阻,但流经车轮底部和车轮轮腔的气流紊乱,对行驶中遇到的风阻不利,因此车轮轮腔的气流调整已成为当前整车风阻优化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下护板,其可以优化车轮轮腔处的气流,降低整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本申请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本申请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身下护板,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护板本体和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凸出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底面,所述导流件对应于所述汽车的车轮设置且位于所述车轮的前方,所述导流件背离所述车轮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车轮的方向倾斜。

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面包括相互连接的弧面段和斜面段,所述弧面段的一端与所述下护板本体连接,所述弧面段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面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下护板本体与所述导流件一体注塑成型。

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件对应于设置于所述汽车前轮的前方,和/或所述导流件对应于设置于所述汽车后轮的前方。

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件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轮的宽度。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该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包括门槛梁、侧围外板和电池包,所述侧围外板固定在所述门槛梁的外侧,所述电池包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底盘上,车身下护板还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车身下护板,所述下护板本体固定在所述侧围外板和所述电池包上,所述下护板本体遮盖所述侧围外板外侧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电池包底面的至少一部分。

8、进一步地,所述下护板本体通过第一安装件固定在所述侧围外板上,所述下护板本体通过第二安装件固定在所述电池包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均为卡扣。

10、进一步地,所述门槛梁上开设有避让所述卡扣的避让孔。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该车身下护板用于安装在车辆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气流会沿着车身下护板的底面向车轮的方向流动,当遇到导流板之后,气流会被导流板所阻挡,不会直接吹向导流板后方的车轮,这一部分气流也不会进入到车轮上方的车轮腔体中,从而可以降低气流对于车轮的冲击,并且可以降低车轮腔体中的气流紊乱程度,从而起到优化整车风阻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导流件背离所述车轮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车轮的方向倾斜,其中在车辆行使过程中,导流面即为迎风面,导流面的倾斜方向为由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从而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冲击在导流件上的气流可以平缓的向地面的方向导流,可以有效降低气流与导流件冲击所产生的风阻。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包括车身下护板、门槛梁(300)、侧围外板(400)和电池包(500),所述侧围外板(400)固定在所述门槛梁(300)的外侧,所述电池包(500)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下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护板本体(110)和导流件(120),所述导流件(120)凸出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10)的底面,所述导流件(120)对应于汽车的车轮(200)设置且位于所述车轮(200)的前方,所述导流件(120)背离所述车轮(200)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121),所述导流面(121)沿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车轮(200)的方向倾斜;所述下护板本体(110)固定在所述侧围外板(400)和所述电池包(500)上,所述下护板本体(110)遮盖所述侧围外板(400)外侧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电池包(500)底面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121)包括相互连接的弧面段(1211)和斜面段(1212),所述弧面段(1211)的一端与所述下护板本体(110)连接,所述弧面段(1211)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斜面段(12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10)与所述导流件(120)一体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车轮(200)包括前轮(210)和后轮(220),所述导流件(120)对应设置于所述前轮(210)的前方,和/或所述导流件(120)对应设置于所述后轮(220)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2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轮(20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10)通过第一安装件(600)固定在所述侧围外板(400)上,所述下护板本体(110)通过第二安装件(700)固定在所述电池包(5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60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700)均为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300)上开设有避让所述卡扣的避让孔。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下护板安装结构及车辆。车身下护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护板本体和导流件,导流件凸出于下护板本体的底面,导流件对应于汽车的车轮设置且位于车轮的前方,导流件背离车轮的一侧形成有导流面,导流面沿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逐渐向靠近车轮的方向倾斜。气流会被导流板所阻挡,从而可以降低气流对于车轮的冲击,并且可以降低车轮腔体中的气流紊乱程度,从而起到优化整车风阻的作用;另一方面,导流面的倾斜方向为由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从而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冲击在导流件上的气流可以平缓的向地面的方向导流,可以有效降低气流与导流件冲击所产生的风阻。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瑞,陈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