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7510发布日期:2023-10-02 06:5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


背景技术:

1、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和产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已有质的飞跃,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增。随着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发展,玻璃钢制品在车体内装产品所占比例也稳步上升,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上,包括车辆侧墙、窗口、门立柱、中顶板、侧顶板、座椅、卫生间、司机室内装、驾驶台内装、车头罩等等,占据车辆零部件的相当一部分比重。

2、玻璃钢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把产品放入固化间进行一定温度、时间的固化,在产品稳定产出下,每批次固化的产品数量多少决定了生产效率的高低,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固化间空间的利用率来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模具运输环节,传统的模具运输工装类似于平板手推车,如专利cn213413911u所公开的一种模具运输装置,只能单层运输模具去固化间进行固化,因而只能利用固化间底层的空间,固化间的高层空间则白白浪费掉,造成了一部分能源损失,不利于实现节能降耗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包括主框架、脚轮、支撑座以及支撑杆,所述脚轮设置在主框架的底部边角处,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与脚轮相邻的位置,且所述支撑座垂直于主框架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撑杆分别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与支撑座连接。

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支撑座的其中一侧壁设有缺口部,所述支撑杆可沿插槽或缺口部与支撑座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两侧壁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壁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块。

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壁上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下方还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壁前端设有与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通过定位销与第二定位槽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上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三定位槽。

6、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的侧边设有多个吊耳。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该可堆叠模具运输车通过支撑座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多层运输车的堆叠,使原本结构单一的模具运输工装变得立体化,提升固化间的纵向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玻璃钢产品固化效率,并节约能源。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脚轮、支撑座以及支撑杆,所述脚轮设置在主框架的底部边角处,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与脚轮相邻的位置,且所述支撑座垂直于主框架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撑杆分别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与支撑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支撑座的其中一侧壁设有缺口部,所述支撑杆可沿插槽或缺口部与支撑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两侧壁上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壁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壁上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下方还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壁前端设有与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通过定位销与第二定位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上与第一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三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侧边设有多个吊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堆叠模具运输车,包括主框架、脚轮、支撑座以及支撑杆,所述脚轮设置在主框架的底部边角处,所述支撑座设置在与脚轮相邻的位置,且所述支撑座垂直于主框架所在的平面,所述支撑杆分别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与支撑座连接。该可堆叠模具运输车通过支撑座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多层运输车的堆叠,使原本结构单一的模具运输工装变得立体化,提升固化间的纵向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玻璃钢产品固化效率,并节约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姜康,霍庆威,赵忠伟,姜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