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悬挂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8390发布日期:2024-03-28 18:5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前悬挂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前悬挂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摩托车的前悬挂是将颠簸和急刹时前轮的上下振动传递到减震器,减震器中的弹簧产生伸长或压缩并与阻尼器共同作用,即保证了前轮的有效贴地和整车的车高,又减小了振动,给人体带来舒适的骑行感受。

2、目前的前叉式前悬挂通常包括前叉组件、上摆臂、下摆臂以及减震器,其中前轮设置于前叉组件的底部,上摆臂、下摆臂设置于前叉组件与车架之间,减震器设置于下摆臂与车架之间,以此实现车辆在颠簸或急刹车时的抓地和减震效果。

3、然而,上述前悬挂的各部件直接安装于车架上,对于车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安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悬挂及车辆,其能够将前悬挂的各部件集成于其集成安装座上,降低车架与前悬挂之间的安装难度,以及车架的加工精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悬挂,包括集成安装座、上摆臂、下摆臂、转向臂、前减震器以及前叉组件;沿第一方向,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上摆臂的第一端、所述下摆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上摆臂的第二端、所述下摆臂的第二端通过球绞结构连接至所述前叉组件上;所述转向臂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成安装座上,且所述转向臂用于与车把连接;所述转向臂与所述前叉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杆;所述前减震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前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集成安装座连接,所述前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摆臂连接。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所述集成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集成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转向臂转动连接。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安装座朝向所述前减震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前减震器的一端铰接至所述安装耳上。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所述集成安装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摆臂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安装孔,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下摆臂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且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上方。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且相对第二方向、第三方向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呈三角形;所述上摆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一端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总成上,且所述第一转轴总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所述球绞结构与所述前叉组件连接;所述下摆臂包括第三支臂和第四支臂,所述第三支臂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臂的第一端分别安装于第二转轴总成上,且所述第二转轴总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支臂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支臂的第二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所述球绞结构与所述前叉组件连接。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前叉管;两个所述前叉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联接板和第二联接板,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联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联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联接板设置有第一球头座,所述上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球头座连接的第一球头,所述第一球头座与所述第一球头形成所述球绞结构;所述第二联接板设置有第二球头座,所述下摆臂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球头座连接的第二球头,所述第二球头座与所述第二球头形成所述球绞结构。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接板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内设置有与所述转向杆连接的第一转向球杆;所述转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球座、第二转向球座,所述第一转向球座与所述第一转向球杆连接;所述转向臂设置有第二转向球杆,所述第二转向球杆与所述第二转向球座连接。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接板与所述转向臂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向杆;两个所述转向杆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转向杆沿第二方向倾斜延伸。

1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前轮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前悬挂;所述前悬挂包括集成安装座及与其联动的前叉组件,所述前悬挂通过所述集成安装座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前轮安装于所述前叉组件的底部。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把;所述前悬挂还包括转向臂,所述车把与所述转向臂连接,并带动所述转向臂旋转。

1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挂及车辆,具有以下优点: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挂及车辆,其中前悬挂包括集成安装座、上摆臂、下摆臂、转向臂、前减震器及前叉组件;其中上摆臂、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集成安装座、前叉组件转动连接;减震器连接于下摆臂与集成安装座之间。如此设置,车辆在颠簸和急刹时前轮的上下振动传递到减震器,以实现减震效果。

15、进一步地,转向臂设置于集成安装座的顶部,转向臂与车把连接,且转向臂与前叉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杆,即转动车把,可将转向力通过转向杆传递至前叉组件。

16、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挂,其上摆臂、下摆臂、前减震器及转向臂可直接安装于集成安装座上,转向杆及前叉组件可间接安装于集成安装座上,可将前悬挂可集成于集成安装座上。

17、与相关技术中上述前悬挂的各部件直接安装于车架上,对于车架精度要求较高,且安装难度大的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前悬挂的各部件集成安装于集成安装座,并进一步通过集成安装座安装于车架上,可降低车架的加工精度,以及降低车架与前悬挂之间的安装难度,提升安装效率。

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挂及车辆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悬挂,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安装座、上摆臂、下摆臂、转向臂、前减震器以及前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集成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座朝向所述前减震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前减震器的一端铰接至所述安装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集成安装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沿第二方向平行设置,且相对第二方向、第三方向所在的平面的投影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前叉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板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内设置有与所述转向杆连接的第一转向球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板与所述转向臂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向杆;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及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悬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悬挂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旨在解决上述前悬挂的各部件直接安装于车架上,对于车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安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该前悬挂包括集成安装座、上摆臂、下摆臂、转向臂、前减震器以及前叉组件;沿第一方向,上摆臂和下摆臂相对且间隔布置,上摆臂、下摆臂的第一端与集成安装座转动连接;上摆臂、下摆臂的第二端通过球绞结构连接至前叉组件上;转向臂转动连接于集成安装座上,转向臂与前叉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杆;前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集成安装座、下摆臂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前悬挂及车辆,其能够将前悬挂的各部件集成于集成安装座上,降低车架与前悬挂之间的安装难度,以及车架的加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沛岩,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