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861阅读:1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自行车行车安全及美化环境、活跃城乡人民生活的一种自行车专用尾灯,其主要特征是以分立的无线电元件为基础,由振动开关(ZK)、耦和电路(R1、C1、R2)、光照检测电路(R3、D)、脉冲放大和延时电路(BG1、C2、R4)、振荡和发光电路(R5、R6、C3、BG2、BG3、LED)以及电源E组成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的全自动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密封在特制的自行车尾灯罩盒中,且具有防水抗振、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以及省电等特点。该装置的另一特点是无论在发光或非发光状态其回光片的回光度均符合国标。
目前关于自行车尾灯的电子线路设计方案很多,从电子线路上来看,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具有闪烁功能的集成块或自行车尾灯专用集成电路制作的发光尾灯,另一类是由无线电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发光尾灯。前者优点是工作稳定、电气性能好,但该类电路静态电流较大,实际使用时不经济、且制作成本高、元器件来源狭窄,不适于工业生产,后者优点是制作成本相应较低,元器件来源广泛,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不精简,使工业化生产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由最新设计的灵敏度高,电路精简、成本低、抗干扰的振动开关ZK、光敏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LED及少数无线电分立元件组成的能解决上述自行车尾灯现存问题的全自动发光装置。该装置能精确判别和执行黄昏后行车自动发光,白天行、停车或晚间停车后自动锁闭发光电路的指令。并且有使用元件少、耗电省(静态时用电近似于电池自然放电)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见附图
,附图是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电路原理图;自行车在昏暗或夜间条件下行驶时,由振动开关ZK在电阻R1两端产生的脉冲电压经电容器C1、R3耦和到脉冲放大晶体管BG1,使其导通,延时电容器C2被充电,当C2两端电压大于晶体管BG2的导通电压时,由BG2、BG3、R5、R6、C3和LED组成的振荡电路开始工作,此时LED发光。当自行车处于静止状态时,振动开关ZK不动作,无脉冲输出,延时电容C2两端电压通过R4、R5和BG2发射结逐渐放电,当C2两端电压小于BG2的导通电压时,BG2、BG3截止,振荡电路无电流通过,此时LED不发光。当白天或光照度足够大时,光电接收管D导通,振动开关ZK的脉冲电压被光敏二极管D短路,使脉冲放大晶体管BG1不导通,从而完成了自行车尾灯在白天骑行或静止和夜间静态时不发光,而在夜间或昏暗条件下骑行时发光的全自动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附图即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电路图中的以下措施实现的振动开关ZK的一端与耦和电容器C1的一端、C1的充放电电阻R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延时电容器C2的正极、放电电阻R4的一端、振荡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以及电源E的正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C1的充放电电阻R2的一端、光敏二极管D的负极、脉冲放大晶体管BG1的发射极e、振荡管BG3的发射极e以及电源E的负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二极管D的限流电阻R3的一端和C1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敏管D的正极和BG1的基极b相连;BG1的集电极C与C2的负极、R1的另一端和充放电电阻R5的一端相接;R5的另一端与充放电电阻R6的一端以及BG2的基极b相连;BG2的集电极C与BG3的基极b相接;BG3的集电极c与振荡电容器C3的负极和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相连;电容C3的正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接,由此构成了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的电子线路。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其特征在于以分立的无线电元件为基础,由振动开关(ZK)、耦和电路(R1、C1、R2)、光照检测电路(R5、D)、脉冲放大和延时电路(BG1、C2、R4)、振荡和发光电路(R5、R6、C3、BG2、BG3、LED)以及电源E组成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的全自动发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其特征在于振动开关ZK,其一端与耦和电容器C1的一端,C1的充放电电阻R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延时容器C2的正极、放电电阻R4的一端、振荡三极管BG2的发射极e、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以及电源E的正极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C1的充放电电阻R2的一端、光敏二极管D的负极、脉冲放大管BG1的发射极e、振荡管BG3的发射极e以及电源E的负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光敏二极管D的限流电阻器R3的一端和C1的另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光敏二极管D的正极和BG1的基极b相连;BG1的集电极C与C2的负极、R4的另一端和充放电电阻R5的一端相连;R5的另一端与充放电电阻R6的一端和BG2的基极b相连;BG2的集电极C与BG3的基极b相连;BG3的集电极C与振荡电容器C3的负极和发光管LED的负极相连;电容C3的正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接,由此构成了自行车电子发光尾灯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涉及自行车行车安全及美化环境、活跃人民生活的一种自行车专用尾灯,其特征在于以分立的无线电元件为基础,由振动开关、耦合电路、光照检测电路、脉冲放大、延时、振荡和发光电路以及直流电源组成自行车全自动发光装置,它能精确判别和执行黄昏后行车时自动发光,白天行、停或晚间停车自行锁闭发光电路的指令,使其达到了全自动发光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J6/00GK2114611SQ9122648
公开日1992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2日
发明者王济南, 寿红艳, 王锦化, 陈凤喜 申请人:王济南, 寿红艳, 王锦化, 陈凤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