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370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陆地用自行车,组合在一起为四轮,分离开各成两轮自行车。
自行车是我们中国人个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两轮运行后轮驱动,应用一组链轮传动。目前的变速自行车也是链条传动。两轮自行车使用比较方便,但是由于两轮在一条线上运行,因而需骑车人靠身体平衡,所以不是每人一上车就能骑行,要有一个训练和熟习的过程。骑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再一种是人力三轮车,短途的载物,比较方便,因也是后轮驱动,转向不灵活。两轮与三轮的运行传动都是链轮,骑行脚踏做圆周运动,人容易疲劳。人座在车座上,上身前倾,两脚用力,很不舒服。
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先是减轻骑行人双脚踏动脚踏做圆周运动驱动链传动带来的疲劳,其次是使骑车人感到舒适,自如,安全。
本构思是通过下面的结构来完成的。
首先是安全,将两辆双轮自行车用连接杆组合起来,每辆自行车前轮驱动,后轮转向,在前后轮之间设置一带靠背的舒适的沙发椅,固接在一弓形的车架上,其传动用齿轮啮合机构,直线驱动脚踏,后轮上安装可调位置的转向车把。弓形车架前端用螺栓紧固着安装传动齿轮机构的左右支杆,后端固接套在后叉的车架后管上,在弓形车架的最低点由螺栓固定着带靠背的沙发椅。齿轮啮合机构传动是比较新颖的,它由左右两各相同的部份组成。中间由一中间锥齿轮勾通。在一板状的支杆上,由轴承支承着齿轮,支杆的一端固接在前轮轴上,另一端固接在弓形车架上。主动大齿轮与脚踏固接,与装在前轮轴自行车飞轮上的齿轮(飞轮齿轮)啮合,同时又与另一轴的园柱齿轮啮合,其同轴的锥齿轮与固定在前轮上方车架连接结上的中间锥齿轮啮合。两侧脚踏的安装方向互成90度。当脚踏前推时,大主动齿轮转过一个角度,脚踏实际上是以大齿轮园心为定点划过一个大的园弧,由于弧曲率半径比较大,可以看成近似直线。由于主动齿轮与飞轮齿轮直径相差较大,主动齿轮仅能转过一角度,飞轮齿轮已经做到了圆周运动。另一边的齿轮根据结构布置所有齿轮都同这边的相对应的齿轮运动方向相反。脚踏向后运动(此时前轮轴的飞轮齿轮可以倒转)这样两边往复踏动,前轮驱动着全身向前运动。
可调位置的转向车把,是在车的后轮的后叉的根部套管中固定有左右连接杆,在两连接杆上各套一个可绕连接杆转的车把换位件,换位件立管与车把之间装有轴承,车把可围绕换位件立管旋转。在左右连接杆的伸出端顶设有定位肖,换位件端顶与定位肖的相应位置开定位槽,定位肖在换位件和后叉套管之间并穿在连接杆上的压缩弹簧的压力下,卡在定位槽中,达到车把定位,换位时,由换位件挤压弹簧,定位槽与定位肖脱开,换位件即可在连接杆上转动一角度,至一槽处卡死,车把就换过一个位置。可换过八个位置。
组合式的四轮自行车的连接杆为两支一端为内螺纹一端为带螺栓孔的法兰盘的杆,中间联接一支两端都为带螺栓孔的法兰盘的杆组成,两端的内螺纹分别联接在双轮自行车的前轮轴,弓形车架最底位置固定坐椅和弓形车架上部固定靠背处的螺栓的外螺纹上。
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传动结构B-B剖视图;图5、车把位置调节结构示意图;图6、组合四轮自行车的连接杆。
图面说明1、左脚踏,2、平叉,3、前轮,4、飞轮齿轮,5、左支杆,7、齿轮罩,8、左驱动齿轮,10、左锥齿轮,11、左传动齿轮,12、前轮挡泥板,13、中间锥齿轮,14、连接结,15、车架,16、座垫,17、右闸把,18、车铃,19、车把,20、靠背,21、头靠,22、车架后管,23、塑料反射片,24、后闸,25、后轮挡泥板,26、后叉,27、后轮,28、后轴,29、车支腿,30、前闸,31前轴,32、右脚踏,33、后视镜,34、右车把,35、压缩弹簧,36、左连接杆,37、定位销钉,38、车把换位件,39、车把换位件,40、右连接杆,41、右飞轮齿轮,42、右驱动齿轮,43、换位件立管,44、右支杆,46、右传动齿轮,47、右锥齿轮,48、连接杆,49、连接杆,50、连接杆,51、人字杆,52、连接杆,53、人字杆,54、中间杆,55、螺栓,56、杆座,57、调整垫片。
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由两辆结构相同的两轮卧式自行车经连接杆(48)、(49)、(50)、(52)和人字杆(51)、(53)连接固定在一起构成。连接杆是由三个件组成的,两支一端带内螺纹一端是带螺栓孔的法兰盘,一支是两端都是带螺栓孔的法兰盘。两端都用螺纹联接在外螺纹的轴上,再将三件用螺栓联接在一起。整体采用低重心卧式,两前轮(3)驱动,两后轮(27)转向,有两个各自独立又完全相同的驱动传动系统,驱动采用齿轮啮合机构。在前轮轴(31)上两端各装一个飞轮齿轮(4)(41),就是现有技术的飞轮,将外面的链轮换成齿轮。前进时与前轮同步,后转时可以齿轮空转。支杆(5)(44)一端装在前轮轴(31)上,一端联在弓形车架(15)的连接结(14)上,也同时起了前叉的作用,传动齿轮都装在支杆上,用轴承支持,并且左右相同。驱动齿轮(8)(42)与各自的脚踏(1)(32)刚性连接。只是脚踏的位置互成90度。驱动齿轮(8)(42)与飞轮齿轮(4)(41)啮合,因两齿轮直径相差很大,驱动齿轮转一角度就能使被动齿轮做圆周运动。两驱动齿轮同时又各与传动齿轮(11)(46)啮合,锥齿轮(10)(47)与固定在连接结(14)上的中间锥齿轮(13)啮合。中间锥齿轮只有一个。这样左右两侧齿轮作用相同运动方向相反。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行车前轮连续运转。左右支杆(5)(44)平叉(2),前轴(31)后轮轴(28),后叉(26),弓形车架(15)车架后管(22)组成自行车的车架。在弓形车架(15)上用螺栓固定着由座垫(16)、靠背(20)、头靠(21)组成的沙发坐椅。在车架上象现有的自行车一样,相应位置上有前后轮挡泥板(12)(25),前后车闸(30)(24),车铃(18),车支腿(29),后视镜(33),塑料反射片(23)。弓形车架(15)后部焊接在车架后管(22)上,后叉(26)象现有技术的前叉一样用沙子套装在车架后管(22)内,后叉(26)在车架后管(22)内可任意转动。车把(19)(34)就装在后叉(26)连接杆上的换位件(38)(39)上,车把上装前后轮的车闸的闸把(17),在后叉(26)的横管内固定着左右连接杆(36)(40),其上穿着压缩弹簧(35),并在横管与车把换位件(38)(39)之间,在弹簧的作用下,换位件有一向外弹的趋势。连接杆(36)(40)最外端装一定位销钉(37),卡在车把换位件(38)(39)在连接杆(36)(40)的套管端部的销槽中,使换位件位置得以确定。向内推动车把换位件(38)(39)压挤压缩弹簧(35),定位销钉(37)脱开销槽,车把换位件(38)(39)就可改变方向。使定位销钉(37)改变所在销槽,车把位置就变换。换位件(38)(39)立管与车把(19)立管间装有轴承,车把(19)可围绕换位件(38)(39)立管旋转。
至此本实用新型实施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由前后轮,前后轮之间有车架相连,车架上带有车座的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驱动用齿轮啮合机构,直线驱动脚踏,后轮安装可调位置的转向车把,弓形车架前端通过用螺栓紧固安装传动齿轮机构的左右支杆与前轮轴联接,后端固接在套在后轮后叉上的车架后管上,在弓形车架的最低点由螺栓固定着带靠背的沙发椅,由两辆这样的自行车用连接杆组合在一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齿轮啮合机构,在板状支杆上,由轴承支承,主动大齿轮与脚踏固接,其一与装在前轮轴的自行车飞轮上的园柱齿轮啮合,同时与另一轴的园柱齿轮啮合,其同轴锥齿轮与固定在前轮上方车架连接结上的中间锥齿轮啮合,前轮两侧的齿轮,支杆,形状,数量完全相同,由中间锥齿轮联系在一起,两脚踏的安装方向互成90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可调位置的转向车把,在车的后叉的叉的根部套管中固定左右连接杆,两连接杆上各套一个可绕连接杆转的车把换位件,换位件立管与车把立管之间装有轴承,车把可围绕换位件立管旋转,在左右连接杆伸出端顶设有定位销,换位件端部与定位销的联接的相应位置开定位槽,定位肖在换位件和后叉套管挤紧并穿在连接杆上的压缩弹簧的压力下,卡在定位槽中。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四轮卧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组合式的连接杆为两支一端为内螺纹,一端为带螺栓孔的法兰盘的杆,中间联接一支两端都为带螺栓孔的法兰盘的杆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陆地用自行车,由两辆双轮自行车用连接杆组合起来,每辆自行车前轮由齿轮啮合机构驱动,后轮装有可调位置的转向车把,两轮之间的弓形车架,前端用螺栓联接在齿轮传动机构的左右支架上,后端固接在后叉的车架后管上。在弓形车架的最低点由螺栓固定着带靠背的沙发椅。达到骑行舒适、安全、省力。
文档编号B62K13/06GK2160605SQ93230498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9日
发明者张长弓 申请人:张长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