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前叉叉脚内调控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50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前叉叉脚内调控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前叉叉脚的避震结构。
目前,自行车的前叉叉脚内也设有避震结构,但因用钢材制成的螺旋弹簧日积月累将产生疲乏现象,造成空隙磨擦有噪音;有的甚至因组装时造成的误差而无法适时予以调控,影响避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适时调整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避震弹簧弹力的调控避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原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避震结构是在下叉脚内设有固定螺塞、轴承垫、上叉脚、轴衬、油封、C型扣、防尘套、缓衡弹簧、缓衡环垫、固定螺杆、引向杆、弹性体、定位保护套及螺旋弹簧。为了能适时进行调整,避免以上不足,本结构在引向杆上方设一定位保护套;固定螺柱螺固于引向杆顶端处,且为大小不等二轴径;移位螺套螺合于固定螺套的内螺纹孔上;固定螺套的内螺孔螺接移位螺套,其外螺纹螺固于上叉脚上端内螺孔内;旋转钮套设固定螺柱小径端的一沉头螺丝螺固。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通过固定螺套螺固上叉脚上端内螺孔,再由旋转钮转动时经由移动螺套上、下移动于固定螺套的内螺孔以推抵定位保护套而紧迫螺旋弹簧;固定螺柱上六角孔位以六角扳手扳动,调控移位螺套上、下移动,供以轻便调控避震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是在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设制可适时调控的避震结构,通过引向杆(18)穿设定螺旋弹簧(13)、定位保护套(151、152、153、154、155)及弹性体(80、81、82、83)组成的原避震系统的结构,将一定位保护套(15),套设于引向杆(18)上方,一端抵靠住螺旋弹簧(13),另一端恰顶住固定螺栓(16),其内圈面供容设移位螺套(14),以承受往下推抵螺旋弹簧(13),来调整螺旋弹簧力;将固定螺柱(16)螺固于引向杆(18)顶端,其形状呈大小不等二轴径(161、162),较大径处(161)设有两平面供套设移位螺套(14),小径处(162)顶端设六角孔,并在径向面设有螺孔以螺固旋转钮(10),套设于小径处(162);
移位螺套(14),其轴面具有螺纹,以螺合固定螺套(12)的内螺纹孔(121),其内靠上端处设一与固定螺柱大径端面相同的具有二平面的圆孔(141),以套设于固定螺柱(16)上大径处(161),底端推抵住定位保护套(15);固定螺套(12),是具有内螺孔(121)及外螺纹的轴套,顶端设一阶级槽(122)以嵌设一油封(11),其中内螺孔(121)可螺接移位螺套(14),而外螺纹将固定螺套(12)螺固于上叉脚(17)上端内螺孔(171);旋转钮(10),为顶端中心具一孔位(101)的圆盖,并在盖缘设一字状突块(102)利于手扳动,旋转钮(10)侧面设孔位(103),便于将旋转钮(10)套设于固定螺柱(16)小径端(162),用一沉头螺丝(9)螺固,也可用六角扳手经旋转钮(10)顶端的孔位插入固定螺柱(16)顶端六角孔以六角扳手调控移位螺套(14);沉头螺丝(9),穿过旋转钮(10)侧面孔位(103),将旋转钮(10)固定螺柱(16)上小径处(161)。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前叉叉脚内调控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原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引向杆上方设一定位保护套,并将有大小不等二轴径的螺柱螺固于外向杆顶端处;移位螺套螺合于固定螺套的内螺纹孔上,固定螺套的内螺纹孔接移位螺套,其外螺纹螺固于上叉脚上端内螺孔内;一旋转钮套设固定螺柱小径端以一沉头螺丝螺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前叉叉脚的避震结构,是在原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依次将定位保护套、固定螺柱、移位螺套、固定螺套、旋转钮固定在引向杆上,克服了摩擦噪音及组装误差影响的避震效果。可方便地通过扳手适时调整自行车前叉的叉脚内避震弹簧弹力。具有结构简单,方便适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B62K25/08GK2192543SQ9421583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日
发明者张武松 申请人:张武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