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弹性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60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弹性鞍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弹性鞍管之结构设计。
传统的自行车鞍管为瓶颈式空心园管。毫无弹性,


图1。而按装在鞍管上的自行车鞍座。有的虽有压缩式立簧,图2。但有效圈数少,仅为3.5~4.5圈,弹性差,骑行时间一长,或道路坎坷不平时,胯下就很不好受。有的按装在鞍管上的自行车鞍座,还没有弹簧,图3。缺乏弹性,就更是苦不堪言。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改良瓶颈式的刚性空心园管鞍管为弹性鞍管,提供一种弹性极好,骑行舒适,过坎坷如履平地的理想鞍管,以介除广大骑车人的胯下之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参见图4,用制有键槽的心轴2,滑套3组成能上下滑动的滑动副。管体1与滑套3用销钉7铆固。将滑键8用销钉铆固于滑套3及管体1上,使心轴2与滑套3上下滑动时定向,将顶杆4插入心轴2中心孔内,旋上可调并帽5,将吊簧6冲铆固定于管体1上。这样,当心轴2向下颠动时,压顶杆4通过可调并帽5顶动吊簧6向下起缓冲作用,当下冲力与吊簧6的拉力平衡后,吊簧即拉动顶杆向上回升复原,完成一个具有弹性缓冲的颠动工作循环,周而复始。顶杆4顶端的可调并帽5,可根据骑车人的体重调节吊簧拉力,使之达到相应的理想弹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显见的将自行车骑行时因颠簸而产生的对鞍座的冲击转化为弹性缓冲,使自行车骑行舒适,介除骑车人的胯下之苦;另部件中除吊簧外,其他由钢管、园钢截切而成,加工少,利于批量生产,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弹性元件用吊簧(即拉簧)而不用一般习用的压簧,如同样自由长度情况下,拉簧有效圈数比压簧多得多,弹性也比压簧好得多,不是压簧所能相比拟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传统的自行车鞍管图2为有立簧鞍座在鞍管上的按装图3为无立簧鞍座在鞍管上的按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自行车用鞍管。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弹性鞍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及由有键槽的心轴2与滑套3组成的滑动副,传递运动的顶杆4及可调并帽5,吊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鞍管,其特征在于有销钉固定的滑键8。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弹性鞍管,主要包括管体,可上下滑动有键槽的心轴,铆有滑键的滑套,传递颠动的顶杆,可调节弹性的并帽及吊簧。能将自行车骑行颠动对鞍座的冲击转化成弹性缓冲,履坎坷如平地,骑行舒适,解除骑车人的胯下之苦。部件除吊簧外,大部为钢管、圆钢截切而成,加工少,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B62J1/00GK2217549SQ95243579
公开日1996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4日
发明者俞智才 申请人:俞智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