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55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摩托车车梯(或称主支架)防盗锁具。
目前,各种摩托车的防盗锁具大多是外加的,并且是裸露在外的,很容易被破坏,防盗性能不尽完善。为此人们又研制了其它防盗锁具,如中国专利CN92102477.0号、CN86202679.U号公开的二轮摩托车主支架的锁定装置和摩托车防盗锁。前者是主支架通过贯穿于发动机罩前方突出部分的轴,使之能够自由地起伏,在突出部分的后方设有锁定部分,在主支架的轴支承部位下面还设有主支架直立时能够插入弹子锁的锁栓插孔,主支架一旦立起,锁栓就可插入到插孔中而锁定;后者是主支架支立摩托车时,支架前的锁自动锁住支架,任何方法也不能在支架支立时把摩托推走,由钢丝连接的两个活动销,受弹簧力的作用,锁舌上有一个缺口槽,锁舌插入锁口上的铁孔,锁口被锁住,锁心转动时,收起锁舌,一个活动销插入缺口槽,止住锁舌,安装在直立支架上的锁口即可自由退出。上述两项专利均以主支架被锁定来限制摩托车的行动,而且也都是在主支架的外部另加锁定装置,其锁具仍然是外露的,也是存在容易被破坏,防盗性较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利用现有的摩托车车梯(主支架)本身设计成独立的锁具,而不用外加零部件或机构,并且隐蔽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将车梯设计为上锁头和下锁体两部分并通过套管将二者连成一体,即套管装入上锁头和下锁体相应的孔内并通过顶丝安装,使下锁体和上锁头可相对转动并在扭簧的作用下支起下锁体。
所说的上锁头为倒凹字形,其上部前端设有通过吊丝、卡簧连接的吊板,其内垂直部分(倒凹字形内部的垂直部分)的上部制有两侧对称的锁孔,下锁体上部为凸字形而下部为支脚,其由通过螺钉安装的锁芯及与其连接的偏心轴和起落轴、起落轴上的起落板及其上两侧对称设置的并通过销钉铰接的拔杆、两拔杆上对称设置的可插入上锁头的锁孔内的锁舌及两锁舌间的弹簧、盖板以及支脚上设置的拔钮组成,该锁具上部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上锁头的吊板与车体底部平叉的支撑杆的焊接和通过螺栓、螺母在车体底部平叉的圆孔处的连接来固连。
所说的下锁体的拔杆为L形并插入锁舌的孔内,拔杆沿销钉的转动将同时带动两锁舌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而实现锁合和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当支脚需要扬起时,通过专用钥匙使锁芯作定向旋转180°(顺时针旋转),带动偏心轴也同方向旋转180°,这样起落轴和起落板上移,并推动拔杆,使其沿销钉(此作为轴)转动并带动两锁舌水平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孔(如图6所示),这时抽出钥匙使偏心轴停留在原来位置,上锁头和下锁体脱离,使下锁体及其支脚在扭簧的作用下即可顺利扬起,摩托车可以行走。当摩托车停放时,可拔动拔钮使下锁体及其支脚落下,支起摩托车车体后部,这时如要锁车,可把专用钥匙插入锁芯,使锁芯回转(逆时针转动)180°,在弹簧的作用下把锁舌推进锁孔内,从而使下锁体及其支脚与上锁头锁定(如图5所示,其中


图1、2也为锁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在现有的摩托车车梯(或称主支架)上直接设计锁具,而不外加零部件和机构,特别是下锁体整个安装设计在车梯的内部并用盖板全部封蔽,使外部看不见,摸不着,隐蔽性极好,安全可靠性高,同时取消了外部的吊簧,改用了隐蔽的扭簧,外形美观,同时该锁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头及套管、扭簧、顶丝的安装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头与下锁体的锁合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锁头与下锁体的开启状态图。
图中1上锁头、2下锁体、3吊板、4吊丝、5卡簧、6顶丝、7扭簧、8套管、9拔钮、10盖板、11螺钉、12锁舌、13拔杆、14弹簧、15销钉、16起落板、17起落轴、18螺母、19偏心轴、20调节螺丝、21橡胶挡块、22螺钉、23锁芯、24支撑杆、25车体平叉、26螺母、27螺栓、28孔(车体平叉孔)、29支脚、30锁孔。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
图1-6所示。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将车梯设计为上锁头1和下锁体2两部分并通过套管将二者连成一体,即套管8装入上锁头1和下锁体2相应的孔内并通过顶丝6安装,使下锁体2和上锁头1可相对转动并在扭簧7的作用下支起下锁体2。
所说的上锁头1为倒凹字形,其上部前端设有通过吊丝4、卡簧5连接的吊板3,其内垂直部分(倒凹字形内部的垂直部分)的上部制有两侧对称的锁孔30,下锁体2上部为凸字形而下部为支脚29,其由通过螺钉22安装的锁芯23及与其连接的偏心轴19和起落轴17、起落轴17上的起落板16及其上两侧对称设置的并通过销钉15铰接的拔杆13、两拔杆13上对称设置的可插入上锁头1的锁孔30内的锁舌12及两锁舌12间的弹簧14、盖板10以及支脚29上设置的拔钮9组成,该锁具上部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上锁头1的吊板3与车体底部平叉的支撑杆24的焊接和通过螺栓27、螺母26在车体底部平叉的圆孔28处的连接来固连。
所说的下锁体2的拔杆13为L形并插入锁舌12的孔内,拔杆13沿销钉15的转动将同时带动两锁舌12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而实现锁合和开启。
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将车梯设计为上锁头和下锁体两部分并通过套管将二者连接成一体,即套管装入上锁头和下锁体相应的孔内并通过顶丝安装,使下锁体和上锁头可相对转动并在扭簧的作用下支起下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锁头为倒凹字形,其上部前端设有通过吊丝、卡簧连接的吊板,其内垂直部分的上部制有两侧对称的锁孔,下锁体上部为凸字形而下部为支架,其由通过螺钉安装的锁芯及与其连接的偏心轴和起落轴、起落轴上的起落板及其上两侧对称设置的并通过销钉铰接的拔杆,两拔杆上对称设置的可插入上锁头的锁孔内的锁舌及两锁舌间的连接弹簧、盖板以及支脚上设置的拔钮组成,该锁具上部的前、后端分别通过上锁头的吊板与车体底部平叉的支撑杆间的焊接和通过螺栓、螺母在车体底部平叉的圆孔处的连接来固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锁体的拔杆为L形并插入锁舌的孔内,拔杆的上下移动同时带动两锁舌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而实现锁合和开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摩托车车梯防盗锁具,其主要特征是在现有的摩托车车梯上直接设置锁具,而不外加零部件和机构,特别是将该锁具整个安装在车梯内封闭起来,上锁头为倒凹字形,下锁体上部为凸字形而下部为支脚,该锁具的前、后分别通过焊接和螺栓、螺母来固连且外表面不露任何零部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隐蔽不外露,安全可靠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H5/00GK2290525SQ9720525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9日
发明者杨绍立 申请人:杨绍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