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542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人力三轮车,尤其涉及到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
现行三轮车款式很多,概括为①车轮布局为前三点式,占绝大多数。即前面一个车轮,后面两个车轮,骑乘者均以立姿骑行,车重心高,侧倾覆可能性大,安全系数低;且前轮所占空间无法利用。或以坐姿骑乘,链轮及曲柄与前转向轮固定联接,蹬踏运动与转向运动发生运动干涉,不利骑行或转向。②后三点式,骑乘者姿态仍为立姿,居后,前为货箱,两前轮与前轴为一整体,转向时前轴及前轮于水平面转(摆)动,此时轴距、轮距均发生较大变化,易侧倾覆。现行人力三轮车它们的共同点均为人货混载,非专门的代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行人力三轮车的上述缺点,拟为社会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省力、灵活的专为代步设计的实用的人力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力代步车主要包括两个转向前轮、一个驱动后轮、承载式车身、坐椅、链轮及曲柄、飞轮、链条、转向机构、倒车机构、制动再生机构、多功能驻车机构(起动助动、紧急制动、防侧倾覆)、抽屉式货箱、手动雨刷、灯光等附属安全设施。其特点是前桥两端各安装一可导向的车轮,后桥中部安装有与后桥固联的车轮,飞轮固联于后桥,倒车机构、制动再生机构安装于后桥。链轮及曲柄安装于前后桥之间,通过链条与安装于后桥的飞轮、倒车机构连接。坐椅置于链轮与后桥之间。转向机构置于前轮及前轮之间的车身上。多功能驻车机构安装于坐椅与后桥之间。手动雨刷置于车把(方向盘)。链轮之前、两前轮之间所包围的空间为货箱。
此车由于①取坐姿骑行,车座降低,重心降低,安全系数提高,骑行舒适。②前桥安装有两导向轮,使转向惯性力得以平衡,定速时倾覆可能性降低;链轮与转向轮及转向机构无运动干涉;空间利用率提高;前置货箱使前后轴载荷分配更合理,控制了重心变化范围。③承载式车身,使被动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风阻降低。④倒车机构使车辆运动更灵活,骑行更舒适。⑤制动再生机构使起动、爬坡更省力。⑥驻车机构具有驻车、起动助力、紧急制动、防侧倾覆功能,更安全、省力。⑦转向机构灵活、直接。⑧手动雨刷使雨雪天行车更安全。⑨与现行自行车、三轮车零件通用,成本低廉。基于以上原因,此车为代步兼载货的理想的交通工具。


图1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右视图;图2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主视图;图3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转向机构俯视和侧视图;图5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多功能驻车机构行车和驻车状态的侧视图;图6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的手动雨刷俯视图;图7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倒车机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制动再生机构运动状态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车包括有前轮1、后轮2、车身3、前桥4、后桥5、链轮及曲柄6、飞轮7、链条8、转向机构9、倒车机构10、制动再生机构11、多功能驻车机构12、抽屉式货箱13、手动雨刷14、坐椅15、叉架16、阳蓬17,其特点是后桥5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身3后端,后桥5上固联有后轮2、飞轮7、倒车机构10、制动再生机构11。链轮及曲柄6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轮1与后轮2之间,链轮及曲柄6通过链条8与安装在后桥5上的飞轮7,倒车机构10相连接,两个可转向的前轮1分别对称的安装于后轮2与链轮及曲柄6所构成的中轴线的两侧的前桥4的两端(如图三),转向机构安装于前轮1的叉架16与前桥4上,坐椅15置于链轮及曲柄6与后轮2之间。转向机构9的转向梯形横杆18通过转向节19与安装于叉架16上的转向节臂20可转动地联接,转向横拉杆21一端与安装于叉架16上的转向纵臂22可转动地联接,另一端与方向把(盘)23轴24一端固联的转向臂25可转动的联接。叉架16之立管26穿过前桥4两端与车身固联的立管套27可自由转动,给予立管套27与车身3的不同安装角,从而拉制前轮1的后倾角、侧倾角和前轮1之前束。方向把(盘)23轮24穿过与车身3固联的轴套28而实现转动。多功能驻车机构12(图5)通过轴46可转动地安装于坐椅15与后轮2之间的车身上,通过操纵杆29实现其功能。手动雨刷14(图6)通过拉绳30由安装于方向把(盘)上操纵杆31实现动作。抽屉式货箱13可沿与车纵轴线平行的轨道作车纵轴线方向上的前后移动从而改变其容积。倒车机构10(
图1、图7)的操纵杆32通过拉绳(杆)33控制离合器轮34沿后桥上的健36与倒车齿轮35离合。离合器轮34与后桥上的键36啮合面与后桥5一起转动。倒车齿轮36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桥上。作链条8导向与张紧用的中间齿轮37通过齿轮轴固联在车身3上。图7中a、b分别为前行和倒车时离合器轮34的位置状态。图8为制动再生机构示意图。a、b、c分别为制动再生机构在行车、制动蓄能、助力释能时的状态。留有制动销45的制动轮38在操纵机构作用下,可在与车身3固联的有键槽的轴套39上作轴向运动。卷簧40一端固联在留有键槽的卷簧芯41上,另一端固联在簧壳42内壁,卷簧芯41可随后桥5转动,也可作轴向运动。簧壳一端轴心留有键槽,与制动轮相向的另一端留有啮合孔44。制动时,制动轮38轴向运动与簧壳42啮合,簧壳42被固定,簧芯与后桥键槽啮合而一起转动,卷簧被不断卷紧,形成制动力矩,卷簧蓄能。助力释能时,簧芯41与簧壳42一同沿后桥5向制动轮38一端移动,簧壳42与后桥上的释能键43啮合,簧芯内壁键槽脱离后桥而与轴套39上的键槽啮合,簧芯被固定,卷簧能量通过簧壳传至后桥,形成助力力矩,沿前进方向驱动后桥5。
该代步车的前后轮等径,可酌情安装变速装置。除车身及部份零件外,均为与现行自行车、三轮车通用零件。
权利要求1.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包括有前轮(1),后轮(2),车身(3),链轮及曲柄(6),飞轮(7),链条(8),转向机构(9),其特征在于在前桥(4)两端各安装一可导向的车轮(1),后桥(5)中部安装有与后桥固联的车轮(2)和飞轮(7),倒车机构(10)和制动再生机构(11)安装于后桥(5),链轮及曲柄(6)安装于前后(4)、(5)之间,通过链条(8)与安装于后桥(5)上的飞轮(7)和倒车机构(10)加接,坐椅(15)位于链轮(6)与后桥(5)之间,转向机构(9)位于两前轮(1)之间的车身上,多功能驻车机构(12)安装于坐椅(15)与后桥(5)之间,货箱(13)位于链轮(6)之前的两前轮(1)之间所包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转向机构(9)安装于前轮(1)的叉架(16)与前桥(4)上,其转向梯形横杆(18)通过转向节(19)与安装于叉架(16)上的转向节臂(20)可转动地联接,转向横拉杆(21)一端与安装于叉架于叉架(16)上的转向纵臂(22)可转动地联接,另一端与方向把(盘)(23)的轴(24)一端固联的转向臂(25)可转动的联接,叉架(16)之立管(26)穿过前桥(4)两端与车身(3)固联的主管套(27)可自由转动,方向把(盘)(23)的轴(24)穿过与车身(3)固联的轴套(28)而实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在于其多功能驻车机构(12)通过轴(46)可转动地安装于坐椅(15)与后轮(2)之间的车身上,通过操纵杆(29)实现驻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倒车机构(10)的操纵杆(32)通过拉绳(杆)(33)控制离合器轮(34)沿后桥上的键(36)与倒车齿轮(35)离合,离合器轮(34)与后桥上的键(36)啮合面与后桥(5)一起转动,倒车齿轮(35)可转动地安装在后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制动再生机构的制动销(45)的制动轮(38)在操纵机构作用下,可在与车身(3)固联的有键槽的轴套(39)上作轴向运动,其卷簧(40)一端固联在留有键槽的卷簧芯(41)上,另一端固联在簧壳(42)内壁,卷簧芯(41)可随后桥(5)转动,也可作轴向运动,簧壳一端轴心留有键槽,与制动轮相向的另一端留有啮合孔(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手动雨刷(14)通过拉绳(30)与安装于方向把(盘)上的操纵杆(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后桥(5)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身(3)后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为一种坐姿骑行的人力三轮车。其前桥两端各安装一可导向的车轮,后桥中部安装有与之固联的后轮,链轮安装于前后桥之间,通过链条与安装于后桥的飞轮、倒车机构连接,制动再生机构安装于后桥,坐椅置于链轮与后桥之间,多功能驻车机构安装于坐椅与后桥之间,该车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具有风阻小,转向灵活,防侧倾覆,起动助力、紧急制动等功能,是一种适于老弱病残者和妇女、儿童的理想的载货与代步工具。
文档编号B62K5/06GK2343059SQ9724966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毅强 申请人:王毅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