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13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档(换向)装置,尤其是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正三轮摩托车没有换向装置,摩托车在进出车库、让道或调头时,人必须下车推车才能完成,因而使用极不方便。为了克服倒车不便这一缺点,现在已有摩托车的倒档装置问世,如中国专利9324354.6公开的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车机构》,这项专利虽然能实现摩托车的倒车,但它结构复杂,传动件多,体积大,噪声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正三轮摩托车倒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包括凸轮拉销、凸轮、凸轮套、右端盖、主动链轮、主动锥齿轮、过桥齿轮、从动锥齿轮、左端盖、从动链轮、空心主轴,其特征在于左端盖为内花键端盖;在从动锥齿轮上套装有花键套,该花键套与左端盖实现离合啮合;在空心主轴内装有拉杆,拉杆一头经拉销与从动锥齿轮连接,另一头经拉销与凸轮连接,在拉杆尾端装有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紧凑,体积小,噪声小,操作灵巧,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
图1中左端盖10的右视图;图3是
图1中花键套13的左视图;图4是
图1中从动锥齿轮9的结构图。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复位弹簧1、拉销2、凸轮3、凸轮套4、右端盖5、主动链轮6、主动锥齿轮7、过桥齿轮8、从动锥齿轮9、左端盖10、从动链轮11、拉销12、花键套13、空心主轴14、罩壳15、拉杆16、轴承、平键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左端盖10为内花键端盖;在从动锥齿轮9上套装有花键套13,该花键套13与左端盖10实现离合啮合;在空心主轴14内装有拉杆16,拉杆16一头经拉销12与从动锥齿轮9连接,另一头经拉销2与凸轮3连接,在拉杆16尾端装有复位弹簧1。

图1和图4可看出在从动锥齿轮9上开有键槽17,从动链轮11经平键与从动锥齿轮9连接,平键落入从动锥齿轮9的键槽17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工作的需反转时,搬动凸轮拉销2,凸轮3及拉杆16向右移动,压迫复位弹簧1;拉杆16带动从动锥齿轮9向右移动,套装在从动锥齿轮9上的花键套13也向右移动,此时花键套13脱离与左端盖10的啮合,当主动链轮6正转时,主动锥齿轮7正转,带动过桥齿轮8转动,过桥齿轮8带动从动锥齿轮9反向转动,从动锥齿轮9带动从动链轮11同向转动,从而实现反转。当需正转时,手松开凸轮拉销2,凸轮3及拉杆16在复位弹簧1作用下向左移动,拉杆16带动从动齿轮9向左移动,且带动花键套13左移,此时,从动锥齿轮9脱离与过桥齿轮8的啮合,花键套13脱离与左端盖10的啮合,当主动链轮6正转时,右端盖5正转,带动右端盖5及罩壳15正转,罩壳15带动左端盖10正转,左端盖10带动花键套13转动花键套13带动从动锥齿轮9正转,从动锥齿轮9带动从动链轮11正转,从而完成正转。
权利要求1.一种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包括凸轮拉销(2)、凸轮(3)、凸轮套(4)、右端盖(5)、主动链轮(6)、主动锥齿轮(7)、过桥齿轮(8)、从动锥齿轮(9)、左端盖(10)、从动链轮(11)、空心主轴(14),其特征在于左端盖(10)为内花键端盖;在从动锥齿轮(9)上套装有花键套(13),该花键套(13)与左端盖(9)实现离合啮合;在空心主轴(14)内装有拉杆(16),拉杆(16)一头经拉销(12)与从动锥齿轮(9)连接,另一头经拉销(2)与凸轮(3)连接,在拉杆(16)尾端装有复位弹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动锥齿轮(9)上开有键槽(17),从动链轮(11)经平键与从动锥齿轮(9)连接,平键落入从动锥齿轮(9)的键槽(17)内。
专利摘要一种正三轮摩托车换向装置,其特征是:左端盖10为内花键端盖;在从动锥齿轮9上套装有花键套13,该花键套13与左端盖10实现离合啮合;在空心主轴14内装有拉杆16,拉杆16一头经拉销12与从动锥齿轮9连接,另一头经拉销2与凸轮3连接,在拉杆16尾端装有复位弹簧1。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噪声小,操作灵巧,成本低。
文档编号B62M11/00GK2389836SQ992320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和贵 申请人:李和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