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骑型车辆的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5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且前管12的前方,配置前罩21。在前罩21的两侧部后缘部,连接左右一对的前侧罩22。
[0067]前罩21在俯视图中形成向着车辆前方成为头细的流线形状。在前罩21的上部,设有挡风板21A。挡风板21A在侧视图中从前方向着后方朝后上方立起,由挡风板21A使得来自前方的行驶风朝后上方流动。前罩21 —体地具有前灯及左右信号装置。
[0068]左右一对前侧罩22各自的左右的后部间的空间,其上部侧由朝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内罩23覆盖,其下部侧由中央罩24覆盖。内罩23的后壁部沿转向轴9朝上下方向延伸,该后壁部的下端位于支柱13A的下端的后方。另一方面,中央罩24与内罩23的上述后壁部的下端连接,朝后方延伸,中央罩24的后端到达座席16的前端下方。
[0069]在中央罩24和前侧罩22的后方,设有平滑地与上述中央罩24的后部以及前侧罩22的后部连接、朝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体罩29。左右一对的后侧体罩29分别配置在座席16下方,沿车辆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从中央罩24的后部以及前侧罩22的后部直到后轮5的上方。
[0070]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下部,配置从车宽度方向中央左右离开配置的左右的踏脚板20。踏脚板20设为在车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用于使得乘员将脚载置于其上面。在踏脚板20的车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一体地设有向着上方立起、跨越前侧罩22的后部及后侧体罩29的前部平滑地连接的左右一对的下侧体罩部25。下侧体罩部25沿车辆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从主框架13直到主座席17的下方。
[0071]另一方面,在踏脚板20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一体地设有随着向下方向着车宽度方向中央延伸的下罩部26。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踏脚板20,分别将与其不是一体的下侧体罩部25及下罩部26组装成一体,但是,全部部件成形为一体等也没有关系。
[0072]在中央罩24的上方,在操纵把手10和座席16之间,形成乘员为了乘车使脚通过的跨骑空间19。驾驶者(乘员)使脚通过跨骑空间19,落座在座席16 (主座席17),通过将脚载置于设在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央下部的左右的踏脚板20,能乘车在摩托车I。
[0073]气囊装置30设在跨骑空间19。气囊装置30由内罩23覆盖。气囊装置30配置为作为其构成部件的保持体(retainer)31沿着内罩23的后壁部,朝后上方倾斜。由此,即使设有气囊装置30,也能宽广地确保跨骑空间19,因此,能维持乘员的乘降性。
[0074]在图1中,符号Lc是沿保持体31的倾斜的中心线。所谓沿保持体31的倾斜的中心线是指通过保持体31的中心、且与前管12平行的直线。
[0075]下面,有时将“沿保持体31的倾斜的中心线Lc”简称为“中心线Lc”。
[0076]图2是在摩托车I中气囊40膨胀展开状态的左侧面图。
[0077]气囊装置30包括保持体31,以折叠在保持体31内的状态收纳的气囊40,以及供给使气囊40从保持体31展开膨胀的气体的充气装置(inflator)32。气囊40的收纳状态为卷状、波纹状等,可以考虑气囊40的展开方向、展开速度等的参数合适地设定。
[0078]在摩托车1,设有检测冲击的加速度传感器(图示省略)。加速度传感器与控制部(图示省略)电连接,控制部与充气装置32电连接。若发生碰撞,则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加速度数据向控制部发送,控制部根据冲击加速度数据,瞬时判断气囊40的动作/非动作。当判断为动作场合,向充气装置32发送点火电流,使得充气装置32动作,使得气囊40内产生气体,使得气囊40膨胀展开。
[0079]例如,设想乘员乘车的摩托车I在其前进方向侧与碰撞对象(图11所示的汽车100)碰撞场合,乘员欲向着车辆前方移动。该场合,因与汽车100的碰撞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得知,通过保持体31的内部的充气装置32,向气囊40内送入气体。由此,从保持体31气囊40膨胀展开。气囊40在乘员前方朝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具有所设定的厚度,进行展开,保护乘员。
[0080]保持体31收纳在内罩23,朝后上方倾斜。保持体31的下端配置在座席16的下端的上方。由此,能宽广地确保跨骑空间19,因此,提高乘员的乘降性。
[0081]图3是在摩托车I中搭载气囊装置30部分的左侧面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从沿中心线Lc的方向看到的图)。图5是图4的B-B截面图。在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示内罩23。又,在图3?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示气囊40。
[0082]如图3?图5所示,在主框架13上部的靠近前管12的部分,设有支柱13A。支柱13A向着车辆后方逐渐变细,突出到车辆后方。
[0083]充气装置32为盘形状。如图4所示,充气装置32在保持体31的底部中央仅仅配置一个。充气装置32从沿中心线Lc的方向看,在气囊40没有收纳在保持体31的状态下,其上部(气体供给部)露出到保持体31的内部。
[0084]图6是将收纳气囊40的保持体31与充气装置32—起表示的立体图。图7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85]如图6和图7所示,保持体31包括本体部34,盖部35,以及收纳部36。
[0086]本体部34在其上端部具有开口 34a。本体部34为收纳气囊40 (参照图2)的箱状部件。
[0087]盖部35设在本体部34的上端部。盖部35构成为受到气囊40的膨胀展开时的反力打开。
[0088]收纳部36设在本体部34的底部。在收纳部36收纳充气装置32。
[0089]收纳在收纳部36的充气装置3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二个或二个以上。但是,从气囊装置30的小型化及轻量化角度考虑,优选在收纳部36仅仅收纳一个充气装置32。
[0090]图8是气囊40膨胀展开状态的乘员侧的正面图。图9是图8的D-D截面图。图10是气囊40膨胀展开状态的侧面图。
[0091]如图8?图10所示,气囊40包括头部相对部41,颈部42,以及抵接部45。
[0092]气囊40构成为颈部42在车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左右宽度,同时,从颈部42的上部向着头部相对部41的下部,在车宽度方向具有逐渐变大的左右宽度,且抵接部45从其下部向着上部,在车宽度方向具有逐渐变小的左右宽度(参照图8?图9)。又,气囊40构成为在膨胀展开时,从颈部42向着头部相对部41,在前后方向具有逐渐变大的前后厚度,同时,在头部相对部41,在前后方向具有最大前后厚度(最大厚度Tmax),且抵接部45从其下部向着上部,在前后方向具有逐渐变小的前后厚度(参照图10)。
[0093]在气囊40的下端部形成开口 40h。气囊40的开口 40h安装在充气装置32(参照图4)的气体供给部。若由充气装置32向气囊40内送入气体,则气囊40膨胀展开,在气囊40内部形成气室44。
[0094]头部相对部41位于气囊40的上下方向中央上部。头部相对部41是在气囊40膨胀展开时与乘员头部相对的部分。气囊40的车宽度方向的左右宽度在头部相对部41成为最大宽度Wmax (参照图8)。
[0095]在气囊40膨胀展开时,气囊40的乘员侧的正面部40fl和乘员侧相反侧的背面部40f2之间的前后厚度,在头部相对部41成为最大厚度Tmax (参照图10)。在头部相对部41中,在气囊40的内部,形成在车宽度方向具有最大宽度、且在前后方向具有最大厚度的气室 44B。
[0096]颈部42位于气囊40的下部。颈部42是当气囊40膨胀展开时从车辆朝上方立起、从下方支持头部相对部41的部分。
[0097]在气囊40中,在从颈部42到头部相对部41之间,形成使得气囊40的乘员侧的正面部40fl和乘员侧相反侧的背面部40f2互相结合的、左右一对的第一节流部43。由于该第一节流部43,从颈部42到头部相对部41,在气囊40的内部,当气囊40膨胀展开时,在车宽度方向排列形成三个朝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气室44A。
[0098]左右一对的第一节流部43随着从颈部42向头部相对部41,互相离开。具体地说,构成为左右一对的第一节流部43的互相离开间隔随着从颈部42向头部相对部41逐渐变大。
[0099]第一节流部43例如通过使得气囊40的乘员侧的正面部40fl和乘员侧相反侧的背面部40f2互相抵接缝合形成。第一节流部43通过在内侧环状部分43a和外侧环状部分43b双重缝合(参照图8),在充分维持气密性的状态下,分成三个气室44A。
[0100]形成在气囊40的第一节流部43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二个,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第一节流部43的数量可以根据气室44A的数量等、气囊40的要求规格进行设定。
[0101]抵接部45位于气囊40的上部。抵接部45是当气囊40膨胀展开时与碰撞对象(例如,图11所示汽车100的车内车顶等的框架101)抵接的部分。在抵接部45,形成气囊40膨胀展开时从上缘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二节流部46。由此,在抵接部45中,在气囊40内部,当气囊40膨胀展开时,在车宽度方向排列形成三个气室44C。
[0102]左右一对的第二节流部46从抵接部45的下部到上部,互相离开间隔为一定。
[0103]第二节流部46例如通过使得气囊40的乘员侧的正面部40fl和乘员侧相反侧的背面部40f2互相抵接缝合形成。第二节流部46通过在内侧环状部分46a和外侧环状部分46b双重缝合(参照图8),在充分维持气密性的状态下,分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