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6732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婴儿车车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快速收合的婴儿车车架。
【背景技术】
[0002]婴儿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婴儿车的车架一般会设计成可收合的形态,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可以打开以便供婴儿乘坐,而在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
[0003]为了实现婴儿车车架的收合,在婴儿车车架上会设置多个枢转连接机构,不仅增加了婴儿车车架的复杂性,且在收合婴儿车车架时需分别操作多个枢转连接机构才能将其收合至较小体积,造成收合操作不够简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收合、收合后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婴儿车车架,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收合且收合后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婴儿车车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两侧支架及连接所述侧支架的至少一连接杆,所述侧支架包括一前脚、一车手、一上后脚、一座管、一下后脚以及一支撑管,所述前脚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相枢接,所述车手的下端与所述上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座管的前端与所述前脚相枢接,所述座管与所述上后脚相枢接,所述上后脚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座管的后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相枢接,所述前脚与所述车手之间设有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锁定机构释锁时,带动所述前脚、车手、上后脚、座管、下后脚以及支撑管连动以收合所述婴儿车车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婴儿车车架,其前脚、座管、车手及上后脚构成一四连杆结构,座管、上后脚、下后脚及支撑管互相枢接形成另一四连杆结构,座管及上后脚同时用于组成两所述四连杆结构,因此通过座管及上后脚可实现两所述四连杆结构之间的连动,即藉由两所述四连杆结构可带动整个婴儿车车架于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快速收合,且收合后的婴儿车车架具有更小的体积。另外,车架锁定机构可对展开后的婴儿车车架进行锁定,使婴儿车车架更加稳定、牢固。
[0008]具体地,所述车架锁定机构释锁时,所述车手相对所述前脚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与所述前脚相靠拢,所述前脚及所述上后脚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与所述座管互相靠拢,所述上后脚带动所述下后脚移动以使所述下后脚与所述座管相互靠拢,所述下后脚带动所述支撑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座管及所述下后脚相互靠拢,从而收合所述婴儿车车架。
[0009]具体地,所述上车脚通过设于其上的一连接片与所述座管相枢接。
[0010]较佳地,所述支撑管包括其上端枢接于所述座管后端的一第一支撑管及其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后脚的一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上端呈滑动地连接。
[0011]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管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外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滑动。
[0012]较佳地,所述支撑管还包括一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所述避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上端。
[0013]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呈U形的一扶手,所述扶手的两末端分别连接至两所述侧支架的上后脚的上端。
[0014]具体地,所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一座位板,所述座位板设于两所述侧支架的座管之间。
[0015]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呈倒U形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的两末端分别枢接至两所述侧支架的座管上。
[0016]具体地,所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与所述前脚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前轮安装部,所述前轮安装部的下端设有一前轮组件。
[0017]具体地,所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后脚下端的一后轮组件。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进行收合时的第一收合过程图。
[0021]图4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进行收合时的第二收合过程图。
[0022]图5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收合后的状态图。
[0023]图6是本发明婴儿车车架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2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1,如图1?5所示,包括两侧支架100及连接侧支架100的至少一连接杆,侧支架100包括一前脚10、一车手80、一上后脚40、一座管20、一下后脚50以及一支撑管60,前脚10的上端与车手80枢接于第一枢转点M1,车手80的下端与上后脚40的上端枢接于第二枢转点M2,座管20的前端与前脚10枢接第三枢转点M3,上后脚40相交地配置于车手80和座管20之间,座管20与上后脚40枢接于第四枢转点M4,其中第一枢转点Ml、第二枢转点M2、第三枢转点M3及第四枢转点M4连接形成一四连杆结构BI,上后脚40的下端与下后脚50的上端枢接于第五枢转点M5,支撑管60的上端与座管20的后端枢接于第六枢转点M6,支撑管60的下端与下后脚50枢接于第七枢转点M7,第四枢转点M4、第五枢转点M5、第六枢转点M6及第七枢转点M7连接形成另一四连杆结构B2,藉由两四连杆结构B1、B2可收合或展开婴儿车车架I。其中,上后脚40上设有一连接片30,连接片30的一端与上后脚40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且与座管20枢接于第四枢转点M4,即上后脚40通过一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片30与座管20相枢接。可理解地,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片30可省略,此时上后脚40直接与座管20相枢接。
[0026]本发明的婴儿车车架I中,座管20及上后脚40同时用于组成两四连杆结构B1、B2,因此通过座管20及上后脚40可实现两四连杆结构B1、B2之间的连动,即藉由两四连杆结构B1、B2可带动整个婴儿车车架I于展开状态与收合状态之间转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快速收合,且收合后的婴儿车车架I具有更小的体积。
[0027]继续参考图1?5,连接左右两侧支架100的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74及第三连接杆76,第一连接杆72连接两前脚10的下端,第二连接杆74连接两座管20的后端,第三连接杆76连接两下后脚50的下端。较佳地,第一连接杆72与两前脚10 —体成型为一 U形管,第二连接杆74也可与两座管20 —体成型为一 U形管。当然,本发明连接两侧支架100的连接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去掉第一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74及第三连接杆76其中一者或两者,或者改变连接杆的连接位置都是可行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连接左右两侧支架100的还有呈U形的一扶手90,扶手90的两末端分别枢接至两侧支架100的上后脚40的上端,较佳地,车手80的下端、上后脚40的上端及扶手90的末端同轴枢转。
[0028]继续参考图1,车手80的上端通过第四连接杆78相连接,较佳地,两车手80与第四连接杆78 一体成型呈一倒U形。具体地,在车手80与前脚10的枢接处设有车架锁定机构(图未示),该车架锁定机构可为卡榫(插销)、卡钩等与凹槽、凸块等相配合的机构,且分别设置于车手及前脚上,用于将车手80与前脚10锁定,从而固定四连杆结构BI,四连杆结构BI固定时,上后脚40与座管20保持相对稳定不转动,进而四连杆结构B2也处于锁定状态,使婴儿车车架I固定于展开状态。车手或前脚上还设有车架释锁机构(图未示),并且通过钢线或其他驱动方式驱动车架锁定机构释锁,从而收合该婴儿车车架I。由于车架锁定机构及车架释锁机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先前技术的基础上很容易将其应用至本发明,在此不再详述。
[0029]如图1所示,婴儿车车架I还包括一座位板22,座位板22设于两侧支架100的座管20之间,用于供婴幼儿乘坐。在座位板22的前端还连有一挡板24,挡板24与座位板22之间的倾斜角度可自由调整,用于供乘坐于座位板22上的婴幼儿放置腿,较佳地,挡板24与座位板22为枢转连接,因此可根据需要调节挡板24与座位板22之间的倾斜角度。另外,婴儿车车架I还包括呈倒U形的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