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车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36732阅读:来源:国知局
靠管26,背靠管26的两末端分别枢接至两侧支架100的座管20上,用以对乘坐于座位板22上的婴幼儿的背部进行支撑。具体地,背靠管26与座管20间设有背靠锁定机构(图未示),用以将背靠管26锁定至座管20上而对婴幼儿的背部进行支撑,在背靠管26或座管20上还设有背靠释锁机构(图未示),用于驱动背靠锁定机构释锁,从而调整背靠管26的倾斜角度使其位于最佳使用位置。由于背靠锁定机构及背靠释锁机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先前技术的基础上很容易将其应用至本发明,在此不再详述。当然,背靠管26也可与座管20固定连接,或者其他连接背靠管26与座管20的方式也适用于本发明。
[0030]继续参考图1,前脚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前轮安装部12,较佳地,前轮安装部12与前脚10 —体成型,前轮安装部12的下端设有一前轮组件122。另外,下后脚50的下端设有一后轮组件52,两侧的后轮组件52通过一转轴522相连接。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后轮组件52可直接枢接于下后脚50的末端,而省略连接两侧后轮组件52之间的转轴522 ;或者,转轴522可设置于第三连接杆76内,此时,第三连接杆76可设置为一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形成一容置腔(图未示),转轴522容置于第三连接杆76的容置腔内。
[0031]图1?2展示了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婴儿车车架I,此时车架锁定机构将车手80与前脚10锁定,且车手80与前脚10的第一枢转点Ml、车手80与上后脚40的第二枢转点M2均在前脚10的延长线上,第一枢转点Ml较第二枢转点M2位于车手80较上方的位置。若需要收合婴儿车车架I时,操作车架释锁机构,释锁车手80与前脚10之间的锁定状态,使车手80与前脚10可相互转动,因而带动上后脚40与座管20的转动,即四连杆结构BI释锁,同时连动四连杆结构B2,从而收合婴儿车车架I。具体地,图3?5展示了婴儿车车架I进行收合时的过程图及收合后的状态图,如图所示,车手80相对前脚10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Al转动以与前脚10相靠拢,此时车手80与上后脚40枢接的第二枢转点M2偏离前脚10的延长线。而前脚10及上后脚40亦同时枢转靠拢,且上后脚40的转动带动四连杆结构B2,此时上后脚40沿如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A2转动。上后脚40的下端收合时带动下后脚50移动,从而使下后脚50与座管20相互靠拢。同时,下后脚50的移动带动支撑管60绕第六枢转点M6做如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A2转动,同时靠拢于座管20及下后脚50,从而缩小婴儿车车架I的体积,便于收藏及运输。收合后的婴儿车车架I如图5所示。因此,藉由两四连杆结构B1、B2,婴儿车车架I可如上所述进行收合。在熟知上述收合原理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将收合后的婴儿车车架I进行展开,在此不再详述。
[0032]下面将介绍支撑管60的另一实施例,可应用至上述实施例中,也可应用至本领域其他类型的婴儿车车架上,如不可折叠的婴儿车车架。具体地,如图1?6所述,支撑管60包括其上端枢接于座管20后端的一第一支撑管62及其下端枢接于下后脚50的一第二支撑管64,第一支撑管62的下端与第二支撑管64的上端呈滑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二支撑管64套设于第一支撑管62外且可相对第一支撑管62滑动,当然,将第二支撑管64与第一支撑管62的位置置换同样可实现,在第一支撑管62与第二支撑管64之间设有一避震弹簧66,避震弹簧66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支撑管62的下端,避震弹簧6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支撑管64的上端。
[0033]如图1?2所示,当婴儿车车架I处于展开状态时,由于前脚10及车手80被车架锁定机构锁定而不能转动,所以四连杆机构BI处于稳定状态,上后脚40及座管20也不可转动,继而四连杆机构B2也处于稳定状态。然而,当支撑管60的第一支撑管62与第二支撑管64滑动连接时,下后脚50则可绕上后脚40的下端转动。因此,当地面凹凸不平,后轮组件52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时,第一支撑管62与第二支撑管64会发生相对滑动,使设于其间的避震弹簧66拉伸或压缩,吸收掉部分冲量和能量,从而达到避震效果,增加了婴儿车车架I的舒适性。可理解的,该支撑管60作为避震构件还可使用不同的机构来完成,如将避震弹簧66的位置改为设置于第一支撑管62与第二支撑管64之间,即避震弹簧66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顶第一支撑管62的下端及第二支撑管64的下端,甚至该避震构件还可使用气压缓冲件,由于缓冲构件可使用为公众所知的现有技术,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先前技术的基础上很容易将其应用至本发明,在此不再详述。
[003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支架及连接所述侧支架的至少一连接杆,所述侧支架包括一前脚、一车手、一上后脚、一座管、一下后脚以及一支撑管,所述前脚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相枢接,所述车手的下端与所述上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座管的前端与所述前脚相枢接,所述座管与所述上后脚相枢接,所述上后脚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座管的后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相枢接,所述前脚与所述车手之间设有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锁定机构释锁时,带动所述前脚、车手、上后脚、座管、下后脚以及支撑管连动以收合所述婴儿车车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锁定机构释锁时,所述车手相对所述前脚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与所述前脚相靠拢,所述前脚及所述上后脚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与所述座管互相靠拢,所述上后脚带动所述下后脚移动以使所述下后脚与所述座管相互靠拢,所述下后脚带动所述支撑管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支撑管与所述座管及所述下后脚相互靠拢,从而收合所述婴儿车车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脚通过设于其上的一连接片与所述座管相枢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其上端枢接于所述座管后端的一第一支撑管及其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后脚的一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上端呈滑动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外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管滑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还包括一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下端,所述避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U形的一扶手,所述扶手的两末端分别连接至两所述侧支架的上后脚的上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座位板,所述座位板设于两所述侧支架的座管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倒U形的靠背管,所述靠背管的两末端分别枢接至两所述侧支架的座管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前脚的下端固定连接的前轮安装部,所述前轮安装部的下端设有一前轮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下后脚下端的一后轮组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两侧支架及连接所述侧支架的至少一连接杆,所述侧支架包括一前脚、一车手、一上后脚、一座管、一下后脚以及一支撑管,所述前脚的上端与所述车手相枢接,所述车手的下端与所述上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座管的前端与所述前脚相枢接,所述座管与所述上后脚相枢接,所述上后脚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的上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座管的后端相枢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下后脚相枢接,所述前脚与所述车手之间设有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锁定机构释锁时,带动所述前脚、车手、上后脚、座管、下后脚以及支撑管连动以收合所述婴儿车车架。
【IPC分类】B62B7-08
【公开号】CN104859700
【申请号】CN201410062243
【发明人】李建群
【申请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4日
【公告号】DE202015100653U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