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车和起重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86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而不是按照比例绘制。为清楚起见,一些尺寸特别地在不同程度上被夸大。在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尽可能地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被指示。
[0022]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起重构件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起重构件I包括相对坚固的基底部2,该基底部2具有在覆盖部3中的两个开放空间,两个测压单元10、20作为力传感器被设置在该两个开放空间中。在近端的外端处,起重构件包括设置在竖直部4上的一组紧固钩5,起重构件可随着紧固钩5被附接至升降车的起重装置(比如,被附接至叉式卡车的起重板)。在基底部2的远端的外端上的测压单元10随着近端的外端被耦接至基底部,并支撑在该基底部上,同时测压单元10的远端的外端从基底部伸出,并被耦接至分离主体30。如图4A-4C中详细示出的,分离主体30包括以一组凹部的形式的变形区。该分离主体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若干紧固螺栓)和通过另外的主体40被固定至壳体部。
[0023]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起重构件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该起重构件具有被布置的壳体部50。金属的壳体部50完全覆盖基底部2和被提供在基底部2之中的力传感器10、20,并因而保护相对敏感的力传感器。壳体部50在起重侧上具有一个平整的、平坦的表面,以使升降的货物可被接收在该平面上。壳体部50从基底部2向远端延伸,并且形成起重构件的尖端。壳体部50包括在该尖端处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往回延伸至基底部2的在该起重构件的下侧上的外端,该基底部2的外端在对面覆盖该起重侧。因此,壳体部50形成所谓的鞋体(shoe body),该鞋体被布置为围绕基底部2。
[0024]另外的主体40在起重侧上被附接至壳体部50的下侧。该另外的主体是基本块状的或梁状的金属体,该金属体通过焊接被连接到壳体部。为此,还可以使用另一种类型的附接(例如,使用螺纹连接)。另外的主体40被提供为具有使用螺纹孔形式的固定装置,用于通过互补的固定装置(比如,螺栓)连接到分离主体30。分离主体30以此通过另外的主体40被附接至壳体部50。虽然在替换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分离主体也可以被直接附接至壳体,在中间的另外的主体提供一种合适并简单的连接方法,其中壳体部其自身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0025]在使用起重构件起重货物时,由货物的重量所产生的力会引起起重构件的弯曲,尤其在靠近起重构件的远端处。因为力传感器10、20被安装在壳体部50和基底部2之间,这导致已知的起重构件处于力的作用和力传感器的变形,使被提供在力传感器中的传感装置的精确度降低。然而,具有变形区的分离主体30的提供防止了此种情形的产生,因为测压单元的具有传感器装置的部分几乎仅仅在垂直方向上受力。
[0026]如图3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起重构件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测压单元(在此情况下是一对测压单元10)被耦接至具有变形区的主体部30。测压单元10被彼此互相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在起重构件的宽度方向、轴向方向的横向上校正可能存在的力矩。起重构件的测重结果因此基本上在所有情况下都特别精确,并且,所测量的货物的正确放置对于测量的最终精确度不再那么关键。
[0027]图4A、图4B和图4C详细地示出了具有变形区的分离主体30,该分离主体30特别适用于具有力传感器的起重构件,用于实现精确的测量结果。分离主体30包括使用一组沟槽31、32的形式的变形区,该沟槽平行但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该沟槽使位于变形区的远端处的主体的部分34能够相对于位于在变形区的近端处的主体的部分35在轴向方向上位移。该沟槽在主体的轴向方向上延伸超过中心线,从而在主体的近端部35和远端部34之间的桥接部形成部34、35之间仅有的垂直连接。为了减轻远端部34上除了完全垂直的负载之外的负载,变形区将从安静状态变形为变形状态,并且吸收该非完全垂直的力。远端部34将在具有沟槽31的一侧相对于近端部35偏离,并在具有沟槽32的一侧相对于远端部34被压缩。由于沟槽31、32在主体30中在宽度方向、起重构件的轴向方向的横向上延伸,分离主体30在宽度方向上相对刚性。主体30因此完全能够经受被意外地施加在起重构件上的横向力,比如当起重构件撞击障碍物时。由于沟槽存在,分离主体无论如何能够并且被设置成在轴向方向上变形,从而防止了可能的张力和剪切力在测压单元中的出现。分离主体由金属(例如,钢)制成,并且因而是耐磨的。尽管通常巨大的力与货物的升降相关联(例如,在叉式卡车或托盘卡车的情况下),起重构件因此可以以可靠的方式长时间被使用,来执行货物的精确重量测量。
[0028]虽然本发明已参考仅仅几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但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相反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存在有许多其他的变化和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起重设备的升降车,包括至少一个起重构件,所述起重构件被提供为具有用于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所述起重构件的起重装置,其中所述起重构件包括所述壳体部,所述壳体部覆盖在基底部之上且具有用于在其上接收货物的表面,以及其中所述壳体部通过电子力传感器从压力点处支撑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力传感器能够并且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壳体部的垂直负载,和生成作为所述力传感器的测量值的电子信号,并且为此,所述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或应变敏感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重构件的在所述垂直负载的横向指向的轴向方向上,机械变形区被提供在所述传感器装置和所述压力点之间,所述机械变形区能够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被施加在所述变形区之上的力效应的影响下,以至少基本完全弹性的方式,从安静状态变形为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变形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构件包括在所述传感器装置的远端处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位于在所述壳体部和所述基底部之间,并且被功能性地耦接至所述传感器装置和所述壳体部,并且所述主体部包括所述变形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作为变形区的弱化部,所述弱化部在至少基本整个宽度之上,并且允许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弱化部远端的被耦接至所述壳体部的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位于所述弱化部的近端的被耦接至所述传感器装置的部分至少局部位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部包括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中,在所述垂直负载的高度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朝向所述壳体部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部包括另外的凹部,所述另外的凹部与所述的凹部相邻,所述另外的凹部在所述主体部中与所述凹部处于相反方向,所述另外的凹部在高度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朝向所述基底部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另外的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轴向上延伸越过中心线。7.如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位于所述变形区远端处的部分使用固定装置被固定至所述壳体部。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应变计,所述应变计被提供在所述力传感器中,并且确定所述力传感器中的机械变形。9.如-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是分离主体的一部分,所述分离主体被耦接至所述力传感器。10.如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所述的升降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弱化部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力传感器成为整体。11.在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所述的升降车中所被应用的一种起重构件,尤其是起重叉或起重齿。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起重设备的升降车,包括至少一个起重构件(1),该构件(1)具有用于在高度方向上调整该构件的起重装置(1),起重构件(1)包括壳体部(50),壳体部(50)覆盖在基底部(2)之上,并且具有可以在其上接收货物的表面。壳体部(50)通过电子力传感器(10)从压力点处支撑在基底部(2)上。力传感器(10)能够并且被配置为确定壳体部(50)上的垂直负载,和生成作为该力传感器的测量值的电子信号,并且为此目的,该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装置和/或应变敏感传感器装置。在该起重构件(1)的垂直负载的横向指向的轴向上,机械变形区(31,32,33)被提供在传感器装置和压力点之间,该变形区能够并且被配置为在轴向方向上被施加在该变形区之上的力效应的影响下,以至少基本完全弹性的方式从安静状态变形为在轴向方向上变形的状态。
【IPC分类】B62B3/06, B66F17/00
【公开号】CN105163997
【申请号】CN201480019225
【发明人】亨利·皮特·马里亚·凡·舍梅伦
【申请人】阿瓦斯欧洲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6日
【公告号】EP2953836A1, WO2014123416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