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407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应用于搬运货物的台车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增加搬货量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0002]一般不论是家用或工厂在搬运小型货物均会应用台车或称手推车来搬运货物,以达省力效果。但一般已知台车大都仅具有固定尺寸的承载面,而对于较大尺寸的货物则无法进行搬运,以形成使用上的困扰。
[0003]因此,市面上也出现有可调整承载面尺寸大小的台车,而这类的台车仅仅能以架管作伸缩,而若是要在台车的架管上装设板片,则会因为两片板片无法呈相叠而伸展缩合,因此,台车的承载面的板片大都做成折叠式,以加长承载面长度,达到加强承载面的效果,但此种折叠式加强承载面的台车在使用时,容易因重心不稳,产生推动费力及推动不平稳的问题,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有鉴于前述常用台车于实际使用上,仍有承载货物不平稳及使用不便的缺点存在,因而改良已知台车的结构。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台车,其不仅能方便调整承载面的长度,更能提供平稳的承载货品的效果及推动时能更省力、更加平顺效果,而具有方便使用及使用效果佳。
[0006]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台车,包括:一第一板片,该第一板片具有一第一承载面;
[0008]一第一架管,该第一架管于该第一承载面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横杆,且于该第一板片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主框架,两第一主框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设于该第一横杆,两第一主框架的一面分别固设于该第一板片的第一承载面,两第一主框架分别朝相异方向设有一剖沟,且两剖沟分别平行于该第一主框架的长轴方向设置;
[0009]—第二板片,该第二板片框设于该第一板片的外周,且该第二板片于该第一板片的该第一承载面上形成有一第二承载面;
[0010]一第二架管,该第二架管于该第二承载面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横杆,该第一横杆与该第二横杆相互平行且分别设于该台车的不同端,且该第二架管分别设有两第二主框架,两第二主框架的一端固设于该第二横杆,两第二主框架分别枢穿于两第一主框架,两第二主框架分别对应两第一主框架的该剖沟位置分别设有一翼片,每个翼片分别穿出于该剖沟,每个翼片与该第二板片固定;
[0011 ] 一车轮组,这些车轮至少分设于该第一架管与该第二架管下方。
[0012]进一步的,
[0013]所述第一板片于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一第一侧板,且所述两第一主框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片的该第一侧板固定。
[0014]所述第二承载面于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一第二侧板,所述每个翼片与该第二侧板固定,且分别于相对的每个第二侧板与每个翼片间设有一补强片。
[0015]所述第一架管设有两第一副框架,且两第一副框架分别位于相邻平行两个第一主框架之间,两第一副框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杆,且两第一副框架的一面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板片的第一承载面,而所述第二架管对应设有两第二副框架,两第二副框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横杆,且两第二副框架分别枢穿于两第一副框架。
[0016]所述车轮组设有六个,且包含四个第一车轮及两个第二车轮,各第一车轮分别枢设于所述第一横杆及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位置,各第二车轮分别枢设于所述第一架管中段两侧位置。
[0017]所述车轮组的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均分别位于相对的所述第一主框架与第一副框架之间,且各第二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架管异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
[0018]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或第二横杆其中的一个位置设置把手。
[0019]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的相对面分别凸设有复数第一凸肋,所述第一主框架与第二主框架间设有复数第二凸肋,而所述第一副框架与第二副框架间设有复数第三凸肋。
[0020]所述两第二主框架顶部与两第一主框架间分别设有复数滚动件,且所述两第二副框架顶部与两第一副框架间也分别设有复数滚动件。
[0021]所述车轮组的两个第二车轮高度略高于两端的第一车轮。
[002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3]本发明的台车,不仅能方便调整承载面的长度,且能平稳的承载货品,推动时省力、平顺,使用方便,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5]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底部的立体图。
[0026]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30]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31]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发明的台车,其包含一第一板片10、一第一架管20、一第二板片30、一第二架管40、一车轮组50及至少一把手60。
[0033]第一板片10具有一第一承载面11,且第一板片10于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一第一侧板12。
[0034]第一架管20于第一承载面1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横杆21,且于第一板片1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主框架22,且相邻平行于两第一主框架22间分别具有一第一副框架23,两第一主框架22及两第一副框架23的一端分别垂直固设于第一横杆21,且两第一主框架22及两第一副框架23的一面分别固设于第一板片10的第一承载面11,两第一主框架2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板片10的第一侧板12固定,两第一主框架22分别朝相异方向设有一剖沟24,且两剖沟24分别平行于第一主框架22的长轴方向设置。
[0035]第二板片30框设于第一板片10的外周,且第二板片30于第一板片10的第一承载面11上形成有一第二承载面31,第二承载面31于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一第二侧板32。
[0036]第二架管40于第二承载面31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横杆41,第一横杆21与第二横杆41相互平行且分别设于台车的不同端,且第二架管40分别设有两第二主框架42及两第二副框架43,两第二主框架42及两第二副框架43的一端固设于第二横杆41,两第二主框架42分别枢穿于两第一主框架22,两第二副框架43分别枢穿于两第一副框架23,两第二主框架42分别对应两第一主框架22的剖沟24位置分别设有一翼片44,每个翼片44以分别穿出于剖沟24,且每个翼片44与第二板片30的第二侧板32固定,且分别于相对的每个第二侧板32与每个翼片44间设有一补强片45。
[0037]车轮组50设有六个,且四个为第一车轮51,分别枢设于第一横杆21及第二横杆41的两端位置,以及两个为第二车轮52,分别枢设于第一架管20中段两侧位置,且这些第一车轮51及第二车轮52均分别位于相对的第一主框架22与第一副框架23之间,且第二车轮52设置在第一架管20异于第一横杆21的一端,其中,如图6所示,设有六个车轮为较佳实施方式,但不限于该实施例的车轮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