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互动运动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7735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定义为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一端。所述转动结构2还包括第一压块2c与第二压块2d。所述第一压块2c与所述第二压块2d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I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lb。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块2c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a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压块2c卡接。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设在第二压块2d与所述第二安装板Ib之间并同时与所述第二压块2c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板Ib可转动地配合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2a—端设置为方形,另一端设置圆形,相应地,第一凹槽la3的截面为方形、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这样在将转动杆2a安装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时,方形与方形配合,圆形与圆形配合,即可保证所述转动杆2a与第二凹槽之间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2a与所述第一凹槽la3之间固定配合(不可以相对转动)。
[003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一卡接部2al。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压块2c设有第二卡接部2cl。所述第一压块2c的第二卡接部2cl与所述转动杆2a的第--^接部2al卡接。当将所述第一压块2c通过一固定件2e (比如螺丝)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Ia时,所述第一压块2c的第二卡接部2cl与所述转动杆2a第一端上的所述第一卡接部2al相卡接,从而将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la3内,使得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与第一凹槽Ia3之间固定配合,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具体地,第二卡接部2cl为开设在第一压块2c朝向安装板Ia上的方形凹槽,第--^接部2cl为开设在所述转动杆2a的第一端的圆周面上的方形面,即转动杆2a的第一端上形成方形块,在转动杆2a的第一端上的方形块位于第一压块2c上的方形凹槽内后,通过方形槽与方形块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得转动杆2a的第一端与第一压块2c之间卡接。
[0038]请参阅图7以及图8,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限位部2a2。所述第二压块2d设有第二限位部2al。该第二限位部2al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a2配合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杆2a的转动角度。
[0039]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a2为一圆弧开槽。所述第二限位部2dl为一限位块,并且所述第二限位部2dl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板Ib的底面的方向上的尺寸H小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a2的深度L。藉由所述第一限位部2a2与第二限位部2dl的配合,可限制第一安装板Ia和第二安装板Ib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板Ia和第二安装板Ib之间的最大转动角度的意义在于:使所述第一安装板Ia与第二安装板Ib的相互转动角度在一预定范围内,以利于使用者可安全驾驶该人机互动运动车。可以理解,也可将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设为固定的,而将第一端设为可转动。
[004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杆2a可以与第一凹槽la3与第二凹槽均转动配合。相应地,所述转动结构2还包括两个第二压块2d,转动杆2a两端的结构均采用转动杆2a的第二端结构,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4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在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还设有套筒2b。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套筒2b并与所述第二压块2c相配合而与所述第二安装板Ib可转动地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套筒2b绕所述转动杆2a的轴线转动。该套筒2b的设置目的是减小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的接触面积,以方便所述转动杆2a的第二端的转动,同时避免磨损转动杆2a以达有效保护所述转动杆2a。
[0042]请参阅图6,所述套筒2b套设于所述转动杆2a靠近第二端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杆2a可分为至少两段,该两段之间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套筒2b的第一端抵靠该台阶结构,套筒2b的第二端由于第一限位部2a2、第二限位部2dl的存在从而使套筒2b不往左右移动。
[004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2a的两端可以与所述第一凹槽la3以及所述第二凹槽均转动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转动杆2a的两端可以与所述第一凹槽la3以及所述第二凹槽转动配合时,所述转动结构2还包括两个第二压块2c。两个所述第二压块2d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Ia与所述第二安装板lb。所述转动杆2a的一端设在第二压块2d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a之间并同时与它们可转动地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杆2a的另一端设在第二压块2d与所述第二安装板Ib之间并同时与它们可转动地配合连接。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转动杆2a的两端结构相同并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动杆2a的第二端结构相同。更进一步地,转动杆2a的两端均可以设置套筒2b。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2a的一端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la,另一端设在第二压块2d与所述第二安装板Ib之间并同时与它们可转动地配合连接。
[0044]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顶面Ial可均设有多个第二加强筋la4。所述第二加强筋la4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材料相同,即所述第二加强筋la4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a可为一体成型工艺而得到。所述第一安装板Ia以及第二安装板Ib的材料可为铁、铝、铜、合金等含金属的材料,以保证所述第一安装板la、第二安装板Ib起到力学总承重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Ia以及第二安装板Ib可作为所述人机互动运动车10的骨架,而可直接承载使用者的重量。所述第二加强筋la4可为凸起的条状结构,也可为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其可起到力学性能加强的作用即可。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整体形状不限,可根据具体需要设定,可为矩形、类鱼形等。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厚度不限,可根据具体需要以及所采用的材料的力学强度而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整体形状为类鱼形,“鱼身”部分可成脚踏区域,“鱼尾”部分可用于安装其他元件。
[0045]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顶盖4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第二顶盖(图未标)和第一顶盖4a。所述第一顶盖4a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上方。即所述第一顶盖4a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顶面lal。所述第二顶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Ib的顶面。所述第二顶盖与第一顶盖4a的结构相同。现以第一顶盖4a来做说明。
[0046]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顶盖4a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底面la2的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凹陷部4al。所述凹陷部4al内设有踏板4a2以及覆于所述踏板4a2上的脚垫4a3。所述脚垫4a3上设有多个增加摩擦的摩擦条(图未标)。
[0047]该顶盖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需要设计。由于该顶盖并非总承重结构,因而在安装板不变的情形下,可根据喜好而更换不同的风格、形状的顶盖,以满足不同年龄、个性的使用者的需求。
[004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盖和第一顶盖4a均连有一弧形凸罩。以第一顶盖4a为例,所述第一顶盖4a连有弧形凸罩4a4。该弧形凸罩4a4的第一端卡于所述凹陷部4al,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第一车轮3a的上方且覆盖第一车轮3a的一部分。所述弧形凸罩4a4的第一端的轮廓与所述凹陷部4al的轮廓相匹配,以保证二者可相互配合卡接。
[0049]进一步,所述第二顶盖和第一顶盖4a相互靠近的位置各设有一个提示板4a5。上述提示板4a5与平衡控制系统连接,其中一个为显示电源容量的提示板,另一个为显示是否工作的提示板,每个提示板4a5均具有一个透明外罩。
[0050]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顶盖4a的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底面la2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4a6和多个固定柱4a7。所述第一加强筋4a6的整体分布可为矩形的格子或者蜂窝状格子。所述第一加强筋4a6为由所述第一安装板Ia的表面向外凸起的板状物或柱状物。所述第一加强筋4a6的材料不限,可为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a相同的材料,也可为不同的材料。所述第一加强筋4a6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所述第一顶盖4a的力学强度。所述第二顶盖的靠近安装板的表面也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固定柱,在此不赘述。当使用者位于所述顶盖上时,由于顶盖(即第二顶盖以及第一顶盖4a)设有加强筋,因而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更能有力支撑使用者的重量。相对于通过增加顶盖的厚度实现较好的力学强度的方案而言,该设有加强筋的顶盖不仅力学强度好,而且整体重量较轻,有利于减轻人机互动运动车10的整体负载。
[0051]所述顶盖与底盖的材料可为塑料,在减轻整个车体重量的同时,也方便对车体的外观进行喷涂着色等工艺,并起到防污、防水的作用。所述底盖包括成对称布置且可相互转动的第二底盖(图未标)和第一底盖5a。所述第二底盖与第一底盖5a的结构相同。
[005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