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0199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婴儿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对于家有小孩的父母而言,在携带小孩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用婴儿车来代替手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另外,婴儿车还具有乘坐舒适、安全的优点,使得婴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众所周知,很多婴儿车的前扶手都是可以拆卸的。当将小孩放入或抱离婴儿车时,可将前扶手拆离于婴儿车,以方便小孩进入或离开婴儿车;当小孩乘坐于婴儿车时,可将前扶手安装于婴儿车上,以保护婴儿车上所乘坐的小孩。但是,现有的婴儿车上供前扶手安装的结构往往都是凸出来。如此,在前扶手拆离前扶手后,小孩很容易撞到前述的凸出结构,导致容易碰伤或刮伤小孩,导致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用户使用的安全要求。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婴儿车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在拆离前扶手后能够避免婴儿车上供前扶手安装的部位撞伤或刮伤小孩。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包括:
[0007]—架体;
[0008]至少一个侧扶手,所述侧扶手设于所述架体的侧部,所述侧扶手具有一第一基础侧面,所述第一基础侧面开设有一呈内凹结构的第一插接部;
[0009]一前扶手,所述前扶手沿左右方向布置,且所述前扶手的端部形成有一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可脱离的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部。
[0010]较佳地,所述侧扶手具有一上端及一下端,所述第一基础侧面位于所述上端与所述下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基础侧面沿所述侧扶手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1]较佳地,所述前扶手的端部具有一第二基础侧面,所述第二基础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插接部凸伸形成所述第二插接部;当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时,所述第二基础侧面与所述第一基础侧面齐平。
[0012]较佳地,所述架体设有一座管,所述座管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侧扶手的下端设于所述座管的前端。
[0013]较佳地,所述侧扶手的上端呈向后弯曲的悬空设置。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为插接通槽,所述插接通槽的开口处凸伸有一阻挡凸部,以使所述插接通槽的内部宽度大于所述插接通槽之开口的宽度。
[0015]较佳地,所述第二插接部为形成于所述前扶手端部的插接凸部,所述插接凸部具有一插接凸条及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插接凸条与所述前扶手的端部之间,所述插接凸条插置于所述插接通槽,所述连接臂插置于所述插接通槽的开口,且所述阻挡凸部沿垂直所述插接凸条的方向阻挡于所述插接凸条。
[0016]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快拆操作件,所述前扶手的端部开设有一安装凹槽,所述快拆操作件枢接于所述安装凹槽内,且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快拆操作件的一端朝侧扶手凸伸有一卡合凸块,所述侧扶手开设有一卡合凹槽,所述卡合凸块贯穿所述通孔以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
[0017]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前扶手与所述快拆操作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恒驱使所述快拆操作件朝带动所述卡合凸块卡合于所述卡合凹槽的方向枢转。
[0018]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顶篷架,所述顶篷架可脱离的连接于所述侧扶手的上端。
[0019]较佳地,所述顶篷架设有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一连接端,所述侧扶手的上端开设有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端呈可脱离的插置于所述连接凹槽。
[0020]较佳地,所述连接端的侧壁形成有一卡合件,所述连接凹槽的侧壁开设有一锁合孔,所述卡合件呈可脱离的卡合于所述锁合孔。
[0021]较佳地,所述锁合孔沿垂直所述连接端插置于所述连接凹槽的方向布置,所述卡合件包含一弹性臂及一由所述弹性臂朝所述锁合孔凸伸的卡合凸部,所述弹性臂恒驱使所述卡合凸部卡合于所述锁合孔。
[0022]较佳地,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座板、一小腿靠及一定位操作件,所述座板设于所述座管,所述小腿靠枢接于所述座板的前端,所述定位操作件活动设于所述小腿靠及所述座板中的一者,所述小腿靠及所述座板中的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所述小腿靠的枢转方向分布,所述定位操作件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所述定位部。
[0023]较佳地,所述定位操作件沿垂直所述小腿靠之枢转中心线的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小腿靠,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座板;所述婴儿车还包括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定位操作件与所述小腿靠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恒驱使所述定位操作件朝靠近所述座板的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操作件靠近所述座板的一端形成有一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定位部相互卡合配合;所述定位操作件远离所述座板的一端形成一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向下弯曲且显露于所述小腿靠的外部。
[0024]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所述侧扶手的第一基础侧面开设有呈内凹结构的第一插接部,所述前扶手的端部形成有一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可脱离的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由于第一插接部呈内凹结构,将前扶手拆离后,侧扶手无凸出的结构。如此,侧扶手的侧面平整,不会碰伤或刮伤小孩,以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小孩在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乘坐、进入或离开更为安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使用的安全要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拆除后支撑脚后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26]图2为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拆除后支撑脚后的主视图。
[0028]图4为图1拆除顶篷架后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0]图6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1]图7为图3中沿A-A线的部视图。
[0032]图8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图。
[00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顶篷架拆离于侧扶手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顶篷架安装于侧扶手的全剖视图。
[0035]图11为图10中E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小腿靠拆离于座板的分解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小腿靠安装于座板的全剖视图。
[0038]图14为图13中F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0]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100包括一架体10、两个侧扶手30及一前扶手40。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0呈可展收的设置,架体10包括相互枢接的前支撑脚12及后支撑脚(图中未示)。架体1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架体10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座管20a,且座管20a沿前后方向布置,具体地,座管20a设于前支撑脚12与后支撑脚两者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扶手30分别位于架体10的左右两侧,且由于两个侧扶手30在本实施例中是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称侧扶手30来统一说明左右两个侧扶手30。详细而言,侧扶手30具有一上端36及一下端37,侧扶手30的下端37固定设于同侧的座管20a的前端,侧扶手30的上端36呈向后弯曲的悬空设置,使得侧扶手30的造型独特,且更为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100还包括一座板20b,座板20b设于两座管20a,且座板20b位于两座管20a之间,则座板20b与两侧的侧扶手30共同形成一供小孩乘坐的承载空间11。
[0041]具体地,侧扶手30具有一第一基础侧面35,第一基础侧面35开设有一呈内凹结构的第一插接部(图中未标注)。本实施例是以第一基础侧面35为侧扶手30面向承载空间11的侧面为例,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础侧面35也可以是侧扶手30远离承载空间11的侧面。此外,第一基础侧面35位于上端36与下端37之间,且第一基础侧面35沿侧扶手30的长度方向延伸。前扶手40沿左右方向布置,且前扶手40的端部形成有一第二插接部(图中未标注),第二插接部可脱离的插接于第一插接部,即可实现前扶手40可拆卸的安装于左右两侧的侧扶手30之间。由于第一插接部呈内凹结构,将前扶手40拆离侧扶手30后,侧扶手30无凸出的结构。如此,侧扶手30的侧面平整,不会碰伤或刮伤小孩,使得小孩在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100的乘坐、进入或离开更为安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使用的安全要求。更具体地,如下:
[0042]请参阅图4至图6,前扶手40的端部具有一第二基础侧面45,第二基础侧面45朝向第一插接部凸伸形成第二插接部;当第二插接部插接于第一插接部时,第二基础侧面45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