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咯鞍座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527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柔性件、底座及座弓,所述面料将所述柔性件包裹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弓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所述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底座的前部为座鼻,所述座鼻位于所述凸台的前方,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要高于所述座鼻的上表面。
[0012]所述凸台和所述座鼻一体成型。
[0013]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弧。
[0014]所述柔性件和所述底座上设有透气孔。
[0015]所述凸台上设有定位凹槽,安装时,所述柔性件的一部分陷入所述定位凹槽。
[0016]所述面料为皮革,或者为塑性材料,或者为布料。
[0017]所述柔性件为硅胶,或者为气垫,或者为泡沫棉,所述泡沫棉为聚氨酯或聚氯乙稀。
[0018]在所述柔性件上沿着行驶方向设有通风槽。
[0019]所述底座的下方还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柔性件、底座及座弓,所述面料将所述柔性件包裹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弓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所述底座的后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底座的前部为座鼻,所述座鼻位于所述凸台的前方,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要高于所述座鼻的上表面,所以,在骑行的时候,所述座鼻位于两腿之间,能起到很好的衔接和导向作用,同时由于所述凸台的存在,使得骑行者的耻骨联合处始终与所述座鼻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能有效避免骑行者的臀部软组织受强力压迫以及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0024]图4是传统鞍座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5是无臂鞍座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1、柔性件2、底座3及座弓4,所述面料I将所述柔性件2包裹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座弓4设置在所述底座3下方,所述底座3的后部设置有凸台31,所述底座3的前部为座鼻32,所述座鼻32位于所述凸台31的前方,所述凸台31的上表面要高于所述座鼻32的上表面。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31和所述座鼻32 —体成型。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3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弧33,所述凹弧33不仅起到加强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坐骨支的定位,同时此处的泡沫棉也增加了厚度,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2和所述底座3上设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呈长条形,便于臀部的通风散热。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31上设有定位凹槽5,安装时,所述柔性件2的一部分陷入所述定位凹槽5。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料I为皮革。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2为泡沫棉。
[003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柔性件2上沿着行驶方向设有通风槽7。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的下方还设置有前端盖8和后端盖9,
[0036]如图4至6所示,图4是传统鞍座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无臂鞍座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人体生理结构设计而成的,所述座鼻32位于骑行者的两腿之间,在骑行的过程中遇到颠簸时,所述座鼻32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使臀部能准确复位到鞍座上。所述座鼻32不是承受重力的部分,理应不会出现强力压迫人体的阴部组织,即使人体躯干前倾并与底面平行,鞍座的所述座鼻32与人体耻骨联合处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压迫或冲击到阴部软组织。所述凸台31是承受人体重力的部分,人体骨盆的两侧坐骨支座落于此,在骑行运动中,只要所述凸台31与坐骨支的着力点宽度不会影响股骨关节运动为准,即使人体躯干前倾到与地面平行,坐骨支也能感觉到着力点的存在。所以底座3的设计能使阴部软组织部分位于低处的所述座鼻32的上方,并与所述座鼻32的上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人体的耻骨联合处不会于所述底座3的硬部发生触碰,骑行者的阴部组织只能感受到泡沫棉的微小张力,不会感觉到挤压。
[0037]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行车鞍座的技术领域。
[0038]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防咯鞍座,包括面料(I)、柔性件(2)、底座(3)及座弓(4),所述面料(I)将所述柔性件(2 )包裹在所述底座(3 )上,所述座弓(4 )设置在所述底座(3 )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后部设置有凸台(31),所述底座(3)的前部为座鼻(32),所述座鼻(32)位于所述凸台(31)的前方,所述凸台(31)的上表面要高于所述座鼻(32)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和所述座鼻(32) 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凹弧(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2)和所述底座(3)上设有透气孔(6)。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上设有定位凹槽(5 ),安装时,所述柔性件(2 )的一部分陷入所述定位凹槽(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I)为皮革,或者为塑性材料,或者为布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2)为硅胶,或者为气垫,或者为泡沫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棉为聚氨酯或聚氯乙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件(2)上沿着行驶方向设有通风槽(7)。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咯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下方还设置有前端盖(8)和后端盖(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防咯鞍座,旨在提供一种有效避免骑行者的臀部软组织受强力压迫以及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自行车防咯鞍座。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1)、柔性件(2)、底座(3)及座弓(4),所述面料(1)将所述柔性件(2)包裹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座弓(4)设置在所述底座(3)下方,所述底座(3)的后部设置有凸台(31),所述底座(3)的前部为座鼻(32),所述座鼻(32)位于所述凸台(31)的前方,所述凸台(31)的上表面要高于所述座鼻(32)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行车鞍座的技术领域。
【IPC分类】B62J1/00, B62J1/18
【公开号】CN204821812
【申请号】CN201520382753
【发明人】郝凤刚
【申请人】郝凤刚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