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带有轮子的手推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4488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4]图17为显示图16中的相似折叠位置,其中后轮已经朝着收纳位置开始旋转的图15的侧视外型图。
[0035]图18为装置的全部轮子处于共平面位置的图15所示的带有轮子的载具装置处在完全折叠位置的侧视图。
[0036]图19为以完全的操作位置显示的图15的带有轮子的载具装置的俯视平面图。
[0037]图20为以朝着收纳位置的折叠过程的起始位置显示的图15的带有轮子的载具装置的俯视平面图,其显示后轮及前轮的过渡位置。
[0038]图21为显示装置的轮子与支架部分平行的共平面图的处于完全收纳位置的图15的载具装置的侧视图。
[0039]图22为显示折叠支架部分的图15的载具装置的仰视平面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00:载具装置手推车
[0042]101:其它简化载具装置手推车
[0043]1:前支架
[0044]2:前轮
[0045]3:后支架
[0046]4:后轮
[0047]5:前支架货物承座
[0048]6:上支架的下层
[0049]7:上支架的上层
[0050]7a:上支架连接关节[0051 ] 7b:上支架调整机构
[0052]7c:上支架货物承座
[0053]11:前支架臂
[0054]I Ia:前轮变量臂
[0055]12:前支架安装座
[0056]31:后支架安装臂
[0057]32:后支架安装座
[0058]32-A:转动部件
[0059]51:可移动前轮臂
[0060]51a:前轮固定座
[0061]52:前轮安装座
[0062]53:前轮臂固定机构
[0063]54:可手动操作闭锁
[0064]55:闭锁回弹承座
[0065]56:前轮安装座固定机构
[0066]311:后支架轮座
[0067]321:转动部件导沟
[0068]331:转动部件连接装置
[0069]332:后支架滑件
[0070]333:可移动后轮连接装置
[0071]334:安装后轮轴装置
[0072]335:旋转轮轴
[0073]338:固定构件
[0074]339:转动部件固定构件
[0075]340:后支架转动手指抓持部分
[0076]341:可移动停车制动器
[0077]342:上支架至前支架连接装置
[0078]343A:前支架至后支架连接装置A
[0079]343B:前支架至后支架连接装置B
[0080]511:前轮臂公母导件[0081 ]521:前轮座形导沟
[0082]521a:前轮座形导引闩沟
[0083]521b:前轮安装座的可移动轮臂接收器
[0084]522:前支架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85]图1以完全操作位置显示优选的带有轮子的载具装置手推车100。在此优选实施方式中,具有一个前轮及两个后轮。可以理解的是在后轮架上可使用不同数目的轮子或于前轮架上可包含双重轮构造。此载具包含至少一个前轮2附接至其前轮支架I,其前轮沿着可缩回及可伸长的可移动前轮臂51安装,如后文所解释的。此带有轮子的载具包含后轮支架3,其以后支架安装座32可移动地固定于前支架安装座12(更清楚地显示在图11)。如其它附图中所阐明的,后轮支架3可移动地安装于前支架安装座12的底部且该后轮支架包含转动部件32-A(完整细节请参见图10及图11),使后轮支架3及后轮4为了收纳目的转动90度,且此转动动作同时也将每个后轮4折叠成小型化的构造,其中后轮及后轮支架3被收纳成与其它前支架组件平行且每个旋转轮轴335也为与前轮支架平行的构造。在操作位置中,载具装置全部的轮子及其旋转轴与前支架I垂直。此装置包含含有把手的上支架7(上支架7末端部分的任何适合部位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握把部分)且可包含两个分离层6及7,及可操作关节7a,其通过任何适合的如7b所示的闭锁构造固定或松开。可包含任何适合的货物承座作为上支架的一部分,于此如7c所示,其可包含挠性带捆扎系统,不过仍可采用任何的固定机构。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上支架通过上支架的下层6的一部分与后轮支架3的一部分的重力连接而维持在直立位置,因为优选的上支架位置为自装置的中心点向外倾斜,且于上支架的下层上可包含任何合适形状,以保持上支架的下层的最低部分与后轮支架3的一部分间的接触。沿着前轮支架可包含任何其它适合的货物承座,例如,如5所示。此可采取任何合适的突出物的形式或可包含弹性构造以协助承载货物、行李或任何其它支撑货物的附件或甚至可拦住小孩或婴儿的插入至装置的收纳部分的婴儿手推车的一部分。
[0086]图2为完全折叠的带有轮子的货物载具100的俯视平面图,其为上支架部分、层6及层7已经被松开且沿着前轮支架I折平成平行外型,产生小型化的收纳后成品的单一侧视外型(single side elevat1nal prof ile)。如后文其它附图中所更详细示出的,安装在可移动前轮臂51的前轮2已经从其固定位置被松开,沿着固定位置的前支架臂11旋转,最佳为90度,并接着通过一连串导径突起物或导径凹槽(请见图5至图7)的功能,可移动前轮臂51滑进形成作为前轮安装座52的一部分的导沟521,其能使前轮2为了收纳目的而缩回。
[0087]如在别处进一步详细显示的,为了实现图2中所显示的完全收纳位置,完全操作的后轮及后轮支架被优选地以逆时针动作转动90度且此动作同时开始令每个后轮4及后轮支架3从与前主支架垂直的位置转向(不在此图中示出,更清楚地示出在图10),轮子及后支架开始转动以转至(请见图12及图13其示出了转动过渡位置)如图2所示的与前支架平行的位置,其中在装置的完全小型化的位置时,后支架及两后轮与前轮为共平面。
[0088]图3与图1相似,除了前轮2已经透过使用者操作松开闭锁54的功能被从其固定位置松开(请见图5),其允许前轮2优选地90度旋转。一旦使用者将前轮旋转90度,其可缩回并穿过形成为前轮安装座52的一部分的特定形状导沟(shaped guide)521内且进一步沿着优选地为管状的可移动前轮臂51的前轮支架的特定形状部分,接着于上方移动(travelsover)(于固定的前轮臂11的一部分的周围及上方移动)以实现图3所示的完全缩回的收纳位置。其中前轮被松开,并由导槽往下移动至完全收纳位置的详细方法,在稍后讨论的图4至图9中会详细描述。
[0089]在图4中并与图3结合,带有轮子的载具装置100显示了通过使用将松开在上支架的上层7及下层6之间的关节7a,以允许下层6往前轮的方向向下移动的松开闭锁7b松开,且接着以上层7折叠至上支架的折叠位置使其与前轮支架平行收纳并收纳于沿着前轮支架的侧视外型中的上支架的两层,如图4所示。
[0090]图5至图9显示了可移动前轮臂51沿着前轮支架I的安装细节,且通过此前轮2为可伸长及可缩回的方法。首先参考图5,前轮2通过固定座51a的功能被固定在固定的可移动前轮臂51上。前轮2沿着固定的可移动前轮臂51为可伸长及可缩回的,其移动通过形成前轮安装座52的特定形状开口部分的特定形状导件521。前轮安装座52通过至少一个前轮安装座固定机构52a被固定至前支架I的至少一个特定形状部分。前轮安装座52的一部分包含特定形状的凹槽(当然可利用任何适合的公母系统,例如其可为与前轮臂51互动的突出物而非凹槽)。在闭锁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闭锁54通过任何适合的弹性材料所产生的回弹张力机构而移动,其弹性地承载闭锁54,如图5所示,驱使闭锁朝向两个前臂11之间的中心点。闭锁54可手动操作的部分被固定在如55所示的前轮支架的一部分上。固定的可移动前轮臂51的一部分被保持在如图5的53所示的前轮安装座52的合适收纳部分中。当使用者手动地操作闭锁54并通过旋转前轮90度松开了连接至可移动前轮臂51的部分53,沿着可移动前轮臂51的沿着对齐平面的多个前轮臂公母导件511接着被导至允许可移动前轮臂51朝向装置的中心点被缩回的定向。存在有至少两个允许可移动前轮臂51的伸长及缩回的前轮安装座52的特殊形状部分。
[0091]参照图9,前轮臂固定机构53被显示为处于前轮安装座52的收纳部分的中的固定位置。图5也示出了闭锁54及固定机构56以及闭锁54的一部分如何承载前轮臂固定机构53直到闭锁54被缩回,其允许此可移动前轮臂51固定机构53被较佳地旋转90度以为了可移动前轮臂51的缩回做准备,也在图9中示出。可移动前轮臂51在于521a处所示的安装座的特定形状部分内移动。沿着可移动前轮臂51的前轮臂公母导件在图9中被标示为511并且也清楚地示出在图5中。
[0092]—连串的导沟被示出于图6及图7中,其导引可移动前轮臂51的伸长/缩回及旋转。一旦前轮2自其固定位置被松开且旋转90度,为了成功地缩回可移动前轮臂51,此多个前轮臂公母导件511需被导向至与信道521b形成一列,如图7所示。在上述的旋转之后,可移动前轮臂51透过在521a的安装座导沟的特定形状部分被缩回,且多个前轮臂公母导件511承载前轮2于折叠方向,如图4所示。此缩回及伸长方向显示于图7中且防止使用者以除了将其缩回至收纳位置之外的任何方式意外或不适当地转动收纳轮(可以理解的是,此系统可被逆转且可存在沿着移动前轮臂51的凹槽,以及突出物可被形成于导轨或导引通道沟中)。从收纳位置伸长前轮2时,使用者可仅沿着当轮子被缩回时其所在的相同平面移动及伸长前轮及可移动前轮臂51,以回复其至完全操作位置,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