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8675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包含有具有车架(1)的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在车架(1)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并且具有板簧的弹性的弹性钢板(5)、设置在弹性钢板(5)的端面部的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与弹性钢板(5)联接的拐臂(9)、设置为与拐臂(9)联接的车轮(11),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包含有轴管(21)、芯轴(22)和橡胶扭力棒(23)并且芯轴(22)设置在轴管(21)的通腔体中,在轴管(21)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22)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23)并且弹性钢板(5)设置为与芯轴(22)联接,车轮(11)产生的震动冲击力,通过拐臂(9)被弹性钢板(5)吸收,同时弹性钢板(5)把震动冲击力传递到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由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进行吸收,因此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稳定性能和优化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重心。
【专利说明】
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挂车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
二、【背景技术】
[0002]半挂车是主要运输体积大,且不易拆分的大件货物,与单体式汽车相比,半挂车更能够提高公路运输的综合经济效益,运输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因此半挂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备,在现有的半挂车装置中,还都是使用单轴或多轴与车架直接联接,无论半挂车是否处于载重状态,其行驶车轮都要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了牵引车辆的动力,降低了半挂车装置的经济性能,现在还没有一种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
三、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因此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稳定性能和优化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重心。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车架的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在车架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并且具有板簧的弹性的弹性钢板、设置在弹性钢板的端面部的扭力橡胶轴、设置为与弹性钢板联接的拐臂、设置为与拐臂联接的车轮,扭力橡胶轴设置为包含有轴管、芯轴和橡胶扭力棒并且芯轴设置在轴管的通腔体中,在轴管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并且弹性钢板设置为与芯轴联接。
[0005]由于设计了车轮、拐臂、扭力橡胶轴、弹性钢板和半挂车装置本体,当半挂车装置本体在行驶状态时,车轮产生的震动冲击力,通过拐臂被弹性钢板吸收,同时弹性钢板把震动冲击力传递到扭力橡胶轴的芯轴,由扭力橡胶轴的橡胶扭力棒进行吸收,不再使用板簧悬挂装置,因此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稳定性能和优化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重心。
[000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通过摆动运动缩短弹性钢板行程的方式把车轮、拐臂、扭力橡胶轴、弹性钢板和半挂车装置本体相互联接。
[000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移动框架、丝杠和楔形块,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U形螺栓和车轴,
[0008]在车架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设置有弹性钢板并且弹性钢板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车架转动式联接、弹性钢板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扭力橡胶轴的芯轴联接,移动框架设置为【字形的卡扣并且移动框架设置为通过丝杠与车架联接,扭力橡胶轴的轴管设置为与移动框架的卡扣内上侧面接触式联接并且在移动框架的卡扣内下侧面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设置为与弹性钢板接触式联接并且车轴设置在弹性钢板的上端端面,车轴设置为通过U形螺栓与弹性钢板联接并且拐臂设置为与车轴联接,车轮设置为与拐臂联接。
[000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扭力橡胶轴的轴管的通腔体和扭力橡胶轴的芯轴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扭力橡胶轴的橡胶扭力棒设置为圆柱体,扭力橡胶轴的橡胶扭力棒设置在扭力橡胶轴的轴管的角部并且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设置为沿扭力橡胶轴的轴管的周边分布。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摆臂设置为条状体。
[001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性钢板设置为弧形弹性钢板体。
[001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拐臂设置为L字形。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车轴设置为连接键体与弹性钢板联接。
[001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性钢板和移动框架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并且弹性钢板和移动框架设置为沿车架横向中心线分布,车轴和扭力橡胶轴设置为沿车架纵向中心线分布。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支腿和摆臂,在车架的下端端面部的前端设置有扭力橡胶轴并且扭力橡胶轴设置为包含有轴管、芯轴和橡胶扭力棒,芯轴设置在轴管的通腔体中并且在轴管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支腿设置为通过摆臂与扭力橡胶轴的芯轴联接并且扭力橡胶轴的轴管设置为与车架联接。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摆动运动缩短弹性钢板行程的车轮、拐臂、扭力橡胶轴、弹性钢板和半挂车装置本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车架1、扭力橡胶轴2、支腿3、摆臂4、弹性钢板5、U形螺栓6、移动框架7、丝杠8、拐臂9、楔形块10、车轮11和车轴12,
[0021]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前端设置有扭力橡胶轴2并且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包含有轴管21、芯轴22和橡胶扭力棒23,芯轴22设置在轴管21的通腔体中并且在轴管21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22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23,支腿3设置为通过摆臂4与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联接并且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设置为与车架I联接,
[0022]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设置有弹性钢板5并且弹性钢板5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车架I转动式联接、弹性钢板5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联接,移动框架7设置为【字形的卡扣并且移动框架7设置为通过丝杠8与车架I联接,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设置为与移动框架7的卡扣内上侧面接触式联接并且在移动框架7的卡扣内下侧面设置有楔形块10,楔形块10设置为与弹性钢板5接触式联接并且车轴12设置在弹性钢板5的上端端面,车轴12设置为通过U形螺栓6与弹性钢板5联接并且拐臂9设置为与车轴12联接,车轮11设置为与拐臂9联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通腔体和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为圆柱体,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在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角部并且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为沿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周边分布。
[0024]在本实施例中,摆臂4设置为条状体。
[002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钢板5设置为弧形弹性钢板体。
[0026]在本实施例中,拐臂9设置为L字形。
[0027]在本实施例中,车轴12设置为连接键体与弹性钢板5联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钢板5和移动框架7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并且弹性钢板5和移动框架7设置为沿车架I横向中心线分布,车轴12和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沿车架I纵向中心线分布。
[0029]在使用支腿3时,车架I在上升或降低时,车架I产生的晃动力,通过摆臂4和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传递到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进行吸收,不对产生支腿3冲击力,当半挂车处于重载状态时,车轮11产生的震动冲击力,通过拐臂9被弹性钢板5吸收,同时弹性钢板5把震动冲击力传递到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由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进行吸收,当半挂车处于空载状态时,通过丝杠8带动移动框架7沿车架I横向方向进行移动,楔形块10作用在弹性钢板5上,把弹性钢板5进行转动,带动车轮11与地面脱离。
[0030]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31]1、由于设计了车轮11、拐臂9、扭力橡胶轴2、弹性钢板5和半挂车装置本体,当半挂车装置本体在行驶状态时,车轮11产生的震动冲击力,通过拐臂9被弹性钢板5吸收,同时弹性钢板5把震动冲击力传递到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由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进行吸收,不再使用板簧悬挂装置,因此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稳定性能和优化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重心。
[0032]2、由于设计了移动框架7、丝杠8和楔形块10,实现了车轮11的提升,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经济性能。
[0033]3、由于设计了U形螺栓6和车轴12,通过键体提高了连接强度,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承载能力。
[0034]4、由于设计了支腿3和摆臂4,使支腿3与车架I处于柔性联接,提高了支腿3的性會K。
[0035]5、由于设计了扭力橡胶轴2和弹性钢板5,通过弹性钢板5的上下弹性和扭力橡胶轴2的摆动弹性,提高了半挂车装置本体的减震性能。
[0036]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37]还有其它的与通过摆动运动缩短弹性钢板5行程的车轮11、拐臂9、扭力橡胶轴2、弹性钢板5和半挂车装置本体联接的其它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0038]因此在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车架I的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并且具有板簧的弹性的弹性钢板5、设置在弹性钢板5的端面部的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与弹性钢板5联接的拐臂9、设置为与拐臂9联接的车轮U,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包含有轴管21、芯轴22和橡胶扭力棒23并且芯轴22设置在轴管21的通腔体中,在轴管21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22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23并且弹性钢板5设置为与芯轴22联接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车架(I)的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并且具有板簧的弹性的弹性钢板(5)、设置在弹性钢板(5)的端面部的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与弹性钢板(5)联接的拐臂(9)、设置为与拐臂(9)联接的车轮(11),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包含有轴管(21)、芯轴(22)和橡胶扭力棒(23)并且芯轴(22)设置在轴管(21)的通腔体中,在轴管(21)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22)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23)并且弹性钢板(5)设置为与芯轴(22)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移动框架(7)、丝杠(8)和楔形块(10),半挂车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U形螺栓(6)和车轴(12),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后端设置有弹性钢板(5)并且弹性钢板(5)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车架(I)转动式联接、弹性钢板(5)的一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联接,移动框架(7)设置为【字形的卡扣并且移动框架(7)设置为通过丝杠(8)与车架(I)联接,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设置为与移动框架(7)的卡扣内上侧面接触式联接并且在移动框架(7)的卡扣内下侧面设置有楔形块(10),楔形块(10)设置为与弹性钢板(5)接触式联接并且车轴(12)设置在弹性钢板(5)的上端端面,车轴(12)设置为通过U形螺栓(6)与弹性钢板(5)联接并且拐臂(9)设置为与车轴(12)联接,车轮(11)设置为与拐臂(9)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通腔体和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设置为矩形柱状体并且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为圆柱体,扭力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在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角部并且橡胶轴(2)的橡胶扭力棒(23)设置为沿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的周边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弹性钢板(5)设置为弧形弹性钢板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拐臂(9)设置为L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车轴(12)设置为连接键体与弹性钢板(5)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弹性钢板(5)和移动框架(7)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并且弹性钢板(5)和移动框架(7)设置为沿车架(I)横向中心线分布,车轴(12)和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沿车架(I)纵向中心线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支腿(3)和摆臂(4),在车架(I)的下端端面部的前端设置有扭力橡胶轴(2)并且扭力橡胶轴(2)设置为包含有轴管(21)、芯轴(22)和橡胶扭力棒(23),芯轴(22)设置在轴管(21)的通腔体中并且在轴管(21)的通腔体的内壁与芯轴(22)的外侧面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扭力棒(23),支腿(3)设置为通过摆臂(4)与扭力橡胶轴(2)的芯轴(22)联接并且扭力橡胶轴(2)的轴管(21)设置为与车架(I)联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行走系统可调的半挂车装置,其特征是:摆臂(4)设置为条状体。
【文档编号】B60G3/00GK205469347SQ20152114515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发明人】勾长虹, 吉建平, 张中举
【申请人】勾长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