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响应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214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响应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遥控水上救生圈。
背景技术
江海河湖等自然水域形成的天然浴场,是人们旅游、休闲、游泳的好地方。为保证游泳者的安全,各浴场都设立了专门的救护站,配备了专门的救生船(艇)和救生人员。然而这种救护方式存在救护不及时的缺点,因救生船(艇)无法穿越水面的人群及时到达现场,容易贻误救人时机。针对救护船(艇)存在救助不及时的缺点。专利号为ZL9820642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水上遥控救生圈,为水上救生增加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但由于该救生圈是用牵引绳牵于动力装置的后边,存在水中运行阻力大,动作不灵活,穿越水中人群容易缠绕人体,而且这种救生圈功能单一,不适应水上多功能全方位救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快速响应救生圈,它具有结构简单,水上运行速度快,动作敏捷,救生圈浮力大,可确保游泳者人身安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含双体船中的左船体1、右船体2、水翼8、双体船固定拉板9、圈体3、连接支架4、带罩螺旋桨5、直流电机6、遥控接收控制器7、电源10;水翼8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前部,双体船固定拉板9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后部,圈体3由连接支架4固定在平行的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上部,两个带罩螺旋桨5分别设置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两个直流电机6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内,直流电机6的输出轴与带罩螺旋桨5的轴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6的接线端相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7的电源端与电源10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设计结构,让水在船体的中间穿过,可以将船体运动的阻力降低到最小,甚至可以略而不计。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救护站、救生船(艇)和救生员配备的基础上增加的一种“先头部队”,平时这种救生圈分散于浴场内、外,当有险情发生时,救生人员先将一距出事地点最近的救生圈快速遥控至出事地点,先进行紧急救援,争取让遇险人员抓住救生圈,同时开动救生船(艇)赶往出事地点进行二次救援,从而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救援,保证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水上运行速度快,动作灵敏,救生圈浮力大,遥控动作准确,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游泳者人身安全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由双体船中的左船体1、右船体2、水翼8、双体船固定拉板9、圈体3、连接支架4、带罩螺旋桨5、直流电机6、遥控接收控制器7、电源10组成;水翼8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前部,双体船固定拉板9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后部,圈体3由连接支架4固定在平行的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上部,两个带罩螺旋桨5分别设置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两个直流电机6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内,直流电机6的输出轴与带罩螺旋桨5的轴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6的接线端相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电源10的输出端相连接。圈体3是专用救生圈或车内胎。
具体实施方式
二(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圈体3上固定有拉手11。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因为双体船的船身和圈体本身都比较光滑,遇险的人或因呛水、或因腿脚抽筋、或因其它器质上的疾病,神志发懵,不容易一把抓住救生装置,在圈体上固定有拉手就好多了。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不同点在于,拉手11的外表面由荧光橙红色构成。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相同。荧光橙红色的拉手在水面上比较醒目,有利于遇险人员抓到它。
具体实施方式
四(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圈体3上固定有救生物品箱1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增加的救生物品箱可放置诸如药品、食品、饮水、医疗用具等,便于遇险人员及时自救,比如速效救心丸。
权利要求1.快速响应救生圈,它包含双体船中的左船体(1)、右船体(2)、水翼(8)、双体船固定拉板(9)、圈体(3)、连接支架(4)、带罩螺旋桨(5)、直流电机(6)、遥控接收控制器(7)、电源(10);其特征在于水翼(8)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前部,双体船固定拉板(9)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后部,圈体(3)由连接支架(4)固定在平行的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上部,两个带罩螺旋桨(5)分别设置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两个直流电机(6)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内,直流电机(6)的输出轴与带罩螺旋桨(5)的轴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6)的接线端相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电源(10)的输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响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在圈体(3)上固定有拉手(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响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在圈体(3)上固定有救生物品箱(12)。
专利摘要快速响应救生圈,它涉及水上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遥控水上救生圈。本实用新型水翼(8)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前部,双体船固定拉板(9)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之间的后部,圈体(3)由连接支架(4)固定在平行的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上部,两个带罩螺旋桨(5)分别设置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的尾部,两个直流电机(6)分别固定在左船体(1)和右船体(2)内,直流电机(6)的输出轴与带罩螺旋桨(5)的轴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机(6)的接线端相连接,遥控接收控制器的电源端与电源(10)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水上运行速度快,动作灵敏,救生圈浮力大,遥控动作准确,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游泳者人身安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3C9/00GK2665011SQ20032011156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杨方, 刘海成, 房俊龙, 初永良, 杜波, 崔保华 申请人:杨方, 刘海成, 房俊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