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式可调坞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08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轮式可调坞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建造船体分段合拢工装设备,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调节支撑面高度,并重复使用的凸轮式可调坞墩。
背景技术
在船坞内进行船舶建造船体分段合拢时,需要用坞墩将船体分段平铺、垫起,一般万吨级船舶的船体分段合拢需要上百个坞墩,30万吨级船舶则需要700-800个坞墩。传统的坞墩其高度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因此当需要在船体底部进行局部作业时, 需要将支撑在此处的坞墩移开时,只能用火焰气割炬将其切割掉,这样这个坞墩便会报废, 无法继续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业内一出现了一种可以调整支撑面升高或降低坞墩,但是这种坞墩采用曲柄连杆的方式来实现支撑面的升降移动,其关节较多,结构复杂, 并且极易发生锈蚀现象,仅仅使用一次后便需要返修。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既可以实现支撑面可以升降移动,又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反复使用的新型坞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并能够重复使用的凸轮式可调坞墩。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凸轮式可调坞墩,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 箱体ι内对称地设置有从箱体中心线向两侧倾斜向上的滑道2,在滑道2上装有两个活动垫箱3,活动垫箱3的底面与滑道2相配合,在箱体1的中心线上还设置有凸轮轴4,其上设置有可与活动垫箱3垂直侧面相接触的对称凸轮5,凸轮轴伸出箱体1以外部分为六方柱6。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坞墩,其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布局巧妙,它利用与活动垫箱3 垂直侧面相接触的对称凸轮5推动活动垫箱3实现支撑面的升降移动,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维护,最重要的是这种结构的坞墩可以重复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因此可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轮式可调坞墩具备了多种优点,十分有利于在船坞里进行船舶建造中推广应用,具备了广泛的市场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凸轮式可调坞墩,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箱体1,在箱体1内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斜向滑道2,这两个斜向滑道的倾斜方向是从箱体中心处向两侧倾斜向上的;在滑道2上装有两个活动垫箱3,每个活动垫箱3的底面都与斜向滑道2相配合,在箱体1的中心线处设置有凸轮轴4,其上设置有可分别与两个活动垫箱3垂直侧面相接触的凸轮5,凸轮轴伸出箱体1以外部分为六方柱 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凸轮式可调坞墩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本坞墩处于支撑状态下时,凸轮5的长轴处于水平状态,凸轮顶面顶在两个活动垫箱3的垂直侧边上,活动垫箱3 的支撑面处于最高位置,对其上方的船体进行支撑;当需要在船舶底部进行局部作业时,利用扳手置于六方柱6上向下旋转90°,带动凸轮轴4转动,设置在凸轮轴4上的凸轮5也随之转动,其长轴由水平状态转变成竖直状态,活动垫箱3失去凸轮5的水平作用力后,在支撑面上负载的作用下沿着斜向滑道2向下运动,脱离与上方船体的接触(该坞墩周边的坞墩分散地承载了该坞墩的载荷),此时将整个箱体1移走即可进行船体底部的局部作业。
权利要求1. 一种凸轮式可调坞墩,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对称地设置有从箱体中心线向两侧倾斜向上的滑道(2),在滑道(2)上装有两个活动垫箱(3),活动垫箱(3)的底面与滑道(2)相配合,在箱体(1)的中心线上还设置有凸轮轴(4),其上设置有可与活动垫箱(3)垂直侧面相接触的对称凸轮(5),凸轮轴伸出箱体(1)以外部分为六方柱(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凸轮式可调坞墩,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对称地设置有从箱体中心线向两侧倾斜向上的滑道(2),在滑道(2)上装有两个活动垫箱(3),活动垫箱(3)的底面与滑道(2)相配合,在箱体(1)的中心线上还设置有凸轮轴(4),其上设置有可与活动垫箱(3)垂直侧面相接触的对称凸轮(5),凸轮轴伸出箱体(1)以外部分为六方柱(6)。这是一种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支撑面高度进行调节,并能够重复使用的凸轮式可调坞墩。
文档编号B63C5/00GK202226031SQ2011201861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刘昌鹏, 王德辉 申请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