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装置与浮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438发布日期:2018-10-09 22: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装置,及一种浮动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调整浮力大小的漂浮装置,及一种利用多个前述漂浮装置相组装而成且具有调整浮力功用的浮动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上码头多为由钢筋与混凝土所建成的固定式码头,此种固定式码头除了有施工耗时与成本极高的缺点外,在长期使用下当结构产生损坏时,并无法只是利用替换部分结构来完成修缮作业,所以通常只能先全部毁弃后再重新建设,所以也存有维护不易的缺点,另外,此种固定式码头无法随使用情境需求而改变位置,其用途往往只能提供船只停泊,所以在应用上也较为局限。

因此,近年来固定式码头大多被活动设置的浮动式码头所取代,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i259821号、第i259822号、第i270343号与第m375663号所公开的浮筒,然而利用前述浮筒所组合而成的浮动平台,虽然具有施工容易、成本低、利于维护且应用较多元(如水上步道、水上舞台)的优点,但因为其无法调整浮力大小且不容易和其他设备组合,而仍有能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整浮力大小并易于和其他设备组合的漂浮装置。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能浮于液面,并包含一个浮座,及一个浮力调整单元。

定义相正交的一个第一方向、一个第二方向与一个第三方向,该浮座包括在该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一个第一平面与一个第二平面、两个在该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平面,及两个在该第三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四平面。

该浮力调整单元包括四个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别与该浮座连接以使该漂浮装置外观呈长方体的连接座。每一个连接座具有一个与该浮座的该第一平面共平面的第一表面、一个与该浮座的该第二平面共平面的第二表面、一个连接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且与该浮座的该第三平面共平面的第三表面、一个连接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且与该浮座的该第四平面共平面的第四表面,及一个自该第一表面朝下凹设的容置区。该浮力调整单元还包括四个分别能卸除地容设于所述容置区的填充件。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该浮座还包括多条凹设形成于该第一平面的止滑沟槽。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每一个填充件具有一个与该浮座的该第一平面共平面的第一填充表面。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该浮力调整单元的每一个填充件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该浮力调整单元的每一个填充件是由多个碎石相互紧密堆栈所组成。

本发明的漂浮装置,该浮座与该浮力调整单元的所述连接座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个前述漂浮装置相组装而成且具有调整浮力大小功用的浮动平台。

本发明的浮动平台能浮于液面,并包含多个如前述所述的漂浮装置,及多个第一连接单元。

每一个第一连接单元是沿该第二方向能拆卸地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座,以使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的两两漂浮装置相固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浮动平台,还包含多个第二连接单元,每一个第二连接单元是沿该第三方向能拆卸地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座,以使在该第三方向上排列的两两漂浮装置相固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浮动平台,每一个连接座还具有至少一个贯通该第三表面且连通该容置区的第一安装孔,及至少一个贯通该第四表面且连通该容置区的第二安装孔,该第一安装孔与该第二安装孔均邻近该第一表面,每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包括一根能穿过两个相邻的连接座的各自的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螺栓,及一个与该第一螺栓相螺接的第一螺帽,每一个第二连接单元包括一根能穿过两个相邻的连接座的各自的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栓,及一个与该第二螺栓相螺接的第二螺帽。

本发明的浮动平台,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浮力调整单元的补强单元,该补强单元包括至少四个分别能拆卸地容设于所述容置区的补强件,每一个补强件具有一个平行每一个连接座的该第三表面的第一补强壁、一个平行每一个连接座的该第四表面的第二补强壁、一个贯穿该第一补强壁且供该第一螺栓穿过的第一补强孔,及一个贯穿该第二补强壁且供该第二螺栓穿过的第二补强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浮力调整单元的每一个填充件是能卸除地容设于各自的该容置区的设计,以供使用者能视其需求去改变每一个漂浮装置的整体荷重而借此达成调整浮力的功效。另外,本发明浮动平台因为是利用多个前述漂浮装置相组合而成,所以也具有调整浮力的功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浮动平台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说明两个漂浮装置相组装在一起;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每一个漂浮装置与一个补强单元,及两个第一连接单元与两个第二连接单元彼此未组装在一起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说明六个漂浮装置彼此组装在一起;

图4是说明沿图1中iv-iv直线所取得的一个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4的一个视图;

图6是类似于图4的一个视图;

图7是本发明浮动平台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一个漂浮装置与一个补强单元,及两个第一连接单元与两个第二连接单元彼此未组装在一起;

图8是本发明浮动平台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一个浮动装置与一个补强单元,及两个第一连接单元与两个第二连接单元彼此未组装在一起;

图9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说明六个漂浮装置彼此组装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本发明浮动平台100的一个第一实施,能浮于液面。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在此先定义一个正交坐标系统,该正交坐标系统包括彼此相正交的一个第一方向z、一个第二方向x与一个第三方向y。

该浮动平台100包含多个漂浮装置1、多个第一连接单元2、多个第二连接单元3、多个补强单元4,及多个片连接板5。

参阅图2、4、5,每一个漂浮装置1包含一个浮座11,及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

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包括在该第一方向z上间隔设置的一个第一平面111与一个第二平面112、两个在该第二方向x上间隔设置的第三平面113、两个在该第三方向y上间隔设置的第四平面114,及多条凹设形成于该第一平面111的止滑沟槽115。具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可以为十四面体,另外,本发明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具有多条止滑沟槽115的设计,能增加该第一平面111的摩擦系数而具有防滑功效。

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包括四个连接座13,及四个填充件14。

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连接座13分别呈中空四角柱状,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连接座13分别沿该第一方向z延伸且分别与各自的该浮座11连接以使每一个漂浮装置1外观呈长方体。较佳地,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连接座13是对称地设置于该浮座11,如此,每一个漂浮装置1能为较平衡地浮于液面而不会特别倾倒于某一侧。补充说明的是,每一个连接座13能是以黏设方式与该浮座11相固接。

每一个连接座13具有一个与各自的该浮座11的该第一平面111共平面的第一表面131、一个与各自的该浮座11的该第二平面112共平面的第二表面132、一个连接该第一表面131与该第二表面132且与各自的该浮座11的该第三平面113共平面的第三表面133、一个连接该第一表面131、该第二表面132、第三表面133且与各自的该浮座11的该第四平面114共平面的第四表面134、一个自该第一表面131朝下凹设的容置区135,及两个贯通该第三表面133且连通该容置区135并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36,及两个贯通该第四表面134且连通该容置区135并呈上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37,所述第一安装孔136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37的其中一个均邻近该第一表面131,所述第一安装孔136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37的另一个均邻近该第二表面13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座13的该容置区135贯通该第一表面131与该第二表面132,如图4所示,但也不需要特别以上述说明为限,例如也能如图5所示的每一个连接座13还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131与该第二表面132间且用于使该容置区135区分成两个腔室的肋壁,如图5所示。

参阅2、4、5,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填充件14分别能卸除地容设于其所对应的所述容置区135。详细说明的是,每一个填充件14可以是采一体成型的设计,且材质能选自于钢筋混凝土或是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但也不需特别以上述说明为限,例如也能是由多个碎石相互紧密堆栈并倒入砂子所组成,如图5所示。在实际使用上,当每一个容置区135被其所对应的该填充件14填满时,每一个填充件14则具有一个与各自的该浮座11的该第一平面111共平面的第一填充表面141,如此,填设于每一个容置区135的该填充件14便能供使用者步行于上。

图6为本发明漂浮装置1的一个变化例,该浮座11能通过其所界定的一个浮力腔室116的体积大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浮力。

参阅图1、2、3,每一个第一连接单元2包括一根能穿过两个相邻的连接座13的各自的第一安装孔136的第一螺栓21、一个与该第一螺栓21相螺接的第一螺帽22,及一个穿套于该第一螺栓21的第一垫片23;每一个第二连接单元3包括一根能穿过两个相邻的连接座13的各自的第二安装孔137的第二螺栓31、一个与该第二螺栓31相螺接的第二螺帽32,及一个穿套于该第二螺栓31的第二垫片33。

该补强单元4设置于该浮力调整单元12并包括至少四个分别能拆卸地容设于所述容置区135的补强件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件41分别呈中空四角柱状。每一个补强件41具有一个平行于每一个连接座13的该第三表面133的第一补强壁411、一个平行于每一个连接座13的该第四表面134的第二补强壁412、一个贯穿该第一补强壁411且供该第一螺栓21穿过的第一补强孔413,及一个贯穿该第二补强壁412且供该第二螺栓31穿过的第二补强孔414。本发明具有该补强单元4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强化每一个连接座13在与其相邻该连接座13接合时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组装上,每一个第一连接单元2是沿该第二方向x能拆卸地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座13,每一个第二连接单元3是沿该第三方向y能拆卸地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座13,以使在该第三方向y上排列的两两漂浮装置1相固接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片连接板5能以平行该第二方向x或是该第三方向y的设置方式,将两个相邻的漂浮装置1相固接在一起。另外本发明具对称结构的设计,让本发明在组装上,即使每一个该浮座11的该第一平面111是与相邻的该浮座11的该第二平面112共平面时,也能通过每一个第一连接单元2或每一个第二连接单元3而组装在一起,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本发明在该第一方向z上因为没有特定的组装方位,所以能免去翻转动作而具有方便组装的功效。

如此,本发明浮动平台100便能随情境需求而改变使用位置,而变身为如水上步道、水上舞台、箱网养殖的钓鱼平台、加装太阳能板的水上发电平台或是加装探测仪器的水上侦测平台等。

经由以上的说明,能再将本发明浮动平台100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该浮力调整单元12的每一个填充件14是能卸除地容设于各自的该容置区135的设计,以供使用者能视其需求去改变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整体荷重而借此达成调整浮力的功效。

二、本发明的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具有多条止滑沟槽115的设计,能增加该第一平面111的摩擦系数而具有防滑功效。

三、本发明施工容易、组装方便。

参阅图7,为本发明浮动平台的一个漂浮装置1的一个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该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为十面体,每一个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连接座13分别呈中空三角柱状,另外,所述补强件41分别成l字型。补充说明的是,该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补强件41呈l字型的设计,相较于该第一实施例的每一个补强件41呈中空四角柱状的设计而言,呈l字型的补强件41其重量较轻,但以强化每一个连接座13在与其相邻该连接座13接合时的结合强度而言,呈中空四角柱状的补强件41其强化两连接座13在接合时的结合强度较佳。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达成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与目的。

参阅图8、9,为本发明浮动平台100的一个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

该浮动平台100的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与该浮力调整单元12的所述连接座13为一体成型制造,且其材质可以是采用热塑性材质如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hdpe),但不以此为限,其它如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或是耐冲击性的聚苯乙烯(highimpactpolystyrene,简称hips)、或是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简称abs)均能替代。补充说明的是,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从俯视观看,其形状可以是八边形或十二边形,如图9所示。较佳地,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该浮座11还能具有多条分别凹设形成于每一个第三平面113与每一个第四平面114的凹槽117,借此以强化该浮座11本身的结构强度。

如此,该第三实施例也能达成相同于该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与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该浮力调整单元12的每一个填充件14是能卸除地容设于各自的该容置区135的设计,以供使用者能视其需求去改变每一个漂浮装置1的整体荷重而借此达成调整浮力的功效。另外,本发明浮动平台100因为是利用多个前述漂浮装置1相组合而成,所以也具有调整浮力的功用,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