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74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



背景技术:

航母是现代海军最有威慑力、作战效能最高的武器平台,其主战武器是战斗机。传统航母均依赖飞行甲板起降战斗机,由于起飞和降落跑道的数量和长度所限,起降飞机十分困难,即使是运用最现代化的电磁弹射技术,短时间内出动和回收飞机的数量仍然有限,也不能大量设置自卫武器,航母本身抗攻击能力薄弱。甲板以上仅能设置一两个小舰岛,大量设施及人员生活只能在下层仓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底解决战斗机起降问题,实现大批量放飞或回收战斗机,大大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包括舰首甲板和舰尾甲板,以及位于舰首甲板和舰尾甲板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建筑、战斗机库、燃料仓和动力设备舱;战斗机库内停放战斗机;所述战斗机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战斗机通道,战斗机通道下方设有坞舱,坞舱的外侧设有坞舱门;所述坞舱的内设有液压升降机和无人驾驶气垫平台;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上端面尺寸与战斗机通道的尺寸一致;所述液压升降机设置在无人驾驶气垫平台下方,二者之间通过定位装置联接;所述液压升降机降下时位于海平面下方,液压升降机升起时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上端面与战斗机库的底面齐平。

所述舰首甲板下方设有通用导弹垂直发射阵列。

所述上层建筑从前之后依次包括驾驶与战指区、生活区和直升机机库;所述舰尾甲板为直升机起降平台。

航母的两侧下部为内倾式隐身结构;所述上层建筑的顶部设有隐身集成雷达系统。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包括气垫船、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战斗机捕捉器、战斗机固定器和战斗机导向定位器;所述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固定在气垫船顶部;所述战斗机捕捉器和战斗机导向定位器安装在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上;所述战斗机固定器安装在气垫船内,战斗机固定器的顶部穿过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所述战斗机的起落架包括一个前起落架和两个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所述战斗机导向定位器设有三个,三个战斗机导向定位器分别与战斗机的三个起落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战斗机固定器设有两个,两个战斗机固定器分别位于与战斗机的两个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对应的两个战斗机导向定位器的一侧。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气垫船包括船舱和设置在船舱两侧的气垫裙;所述船舱内设有气垫引擎、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和自动驾驶与控制系统;所述气垫引擎与气垫裙联接;所述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的主喷口设置在船舱的尾部;所述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的副喷口设置在船舱两侧。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气垫船的船舱底部设有对潜搜索声呐。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上设有位置识别器、通讯天线和对空警戒雷达。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战斗机捕捉器包括捕捉轴、滑槽、驱动螺杆、驱动螺母、滑块和驱动电机;所述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上设有两条捕捉轴滑槽,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所述捕捉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滑块上;所述驱动螺母固定在其中一个滑块的底部;所述驱动螺杆与驱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螺杆转动;所述战斗机的尾椎部位设有绞盘,绞盘上设有回收索,回收索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能与捕捉轴相配合的捕捉钩。

所述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战斗机固定器包括升降液压缸、翻转液压缸和压块;所述升降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气垫船内,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朝上设置,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的上端部与压块的中部铰接;所述翻转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升降液压缸的伸缩杆上,翻转液压缸的伸缩杆的外端部与压块的一端铰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取消了传统航母的飞行甲板,战斗机的起降借助无人驾驶气垫平台实现,相当于将海面作为战斗机跑道,彻底解决了战斗机起降问题,可以同时大批量放飞或回收战斗机,大大提升了航母的作战能力。

(2)本发明取消了飞行甲板,使得上层建筑的容量非常大,可充分满足作战指挥和人员生活需要,并且有足够空间设置自卫武器乃至攻击性武器。

(3)本发明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使得航母无需大面积甲板即可实现所有作战功能,为航母隐身和伪装设计创造了条件。

(4)本发明的战斗机采用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与战斗机固定器配合,可使战斗机被稳定固定。

(5)本发明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的气垫船的船舱底部设有对潜搜索声呐,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上设置对空警戒雷达,当一定数量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同时出动时,可以先组网,从而实现对航母的严密警戒保护,大大扩展了航母的警戒范围。

(6)本发明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可实现通用互换,有利于出现战损时维持战力。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战斗机库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坞舱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搭载战斗机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舰首甲板1、通用导弹垂直发射阵列1-1、舰尾甲板2、上层建筑3、驾驶与战指区3-1、生活区3-2和直升机机库3-3、隐身集成雷达系统3-4、战斗机库4、战斗机通道4-1、燃料仓5、动力设备舱6、坞舱7、坞舱门7-1、液压升降机8、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气垫船9-1、船舱9-1-1、气垫裙9-1-2、气垫引擎9-1-3、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主喷口9-1-4-1、副喷口9-1-4-2、自动驾驶与控制系统9-1-5、对潜搜索声呐9-1-6、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位置识别器9-2-1、通讯天线9-2-2、对空警戒雷达9-2-3、战斗机捕捉器9-3、捕捉轴9-3-1、滑槽9-3-2、驱动螺杆9-3-3、驱动螺母9-3-4、滑块9-3-5、战斗机固定器9-4、升降液压缸9-4-1、翻转液压缸9-4-2、压块9-4-3、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战斗机10、前起落架10-1、两个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10-2、回收索10-3、捕捉钩10-4、海平面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无飞行甲板航母,包括舰首甲板1和舰尾甲板2,以及位于舰首甲板1和舰尾甲板2之间的中间区域。

舰首甲板1下方设有通用导弹垂直发射阵列1-1。舰尾甲板2为直升机起降平台。中间区域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建筑3、战斗机库4、燃料仓5和动力设备舱6。上层建筑3从前之后依次包括驾驶与战指区3-1、生活区3-2和直升机机库3-3。航母的两侧下部为内倾式隐身结构。上层建筑3的顶部设有隐身集成雷达系统3-4。战斗机库4内停放战斗机10。战斗机库4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战斗机通道4-1,战斗机通道4-1下方设有坞舱7,坞舱7的外侧设有坞舱门7-1。坞舱7的内设有液压升降机8和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的上端面尺寸与战斗机通道4-1的尺寸一致。液压升降机8设置在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下方,二者之间通过定位装置联接。液压升降机8降下时位于海平面11下方,液压升降机8升起时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的上端面与战斗机库4的底面齐平。

见图4至图6,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包括气垫船9-1、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战斗机捕捉器9-3、战斗机固定器9-4和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固定在气垫船9-1顶部。战斗机捕捉器9-3和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安装在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上。战斗机固定器9-4安装在气垫船9-1内,战斗机固定器9-4的顶部穿过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战斗机10的起落架包括一个前起落架10-1和两个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10-2。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设有三个,三个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分别与战斗机10的三个起落架的位置相对应。战斗机固定器9-4设有两个,两个战斗机固定器9-4分别位于与战斗机10的两个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10-2对应的两个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的一侧。

气垫船9-1包括船舱9-1-1和设置在船舱9-1-1两侧的气垫裙9-1-2。船舱9-1-1内设有气垫引擎9-1-3、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和自动驾驶与控制系统9-1-5。气垫引擎9-1-3与气垫裙9-1-2联接。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的主喷口9-1-4-1设置在船舱9-1-1的尾部。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的副喷口9-1-4-2设置在船舱9-1-1两侧。船舱9-1-1底部设有对潜搜索声呐9-1-6。

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上设有位置识别器9-2-1、通讯天线9-2-2和对空警戒雷达9-2-3。

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的战斗机捕捉器9-3包括捕捉轴9-3-1、滑槽9-3-2、驱动螺杆9-3-3、驱动螺母9-3-4、滑块9-3-5和驱动电机。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上设有两条捕捉轴滑槽9-3-2,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9-3-5。捕捉轴9-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滑块9-3-5上。驱动螺母9-3-4固定在其中一个滑块9-3-5的底部。驱动螺杆9-3-3与驱动螺母9-3-4螺纹连接。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螺杆9-3-3转动。战斗机10的尾椎部位设有绞盘,绞盘上设有回收索10-3,回收索10-3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能与捕捉轴9-3-1相配合的捕捉钩10-4。

战斗机固定器9-4包括升降液压缸9-4-1、翻转液压缸9-4-2和压块9-4-3。升降液压缸9-4-1的缸体固定在气垫船9-1内,升降液压缸9-4-1的伸缩杆朝上设置,升降液压缸9-4-1的伸缩杆的上端部与压块9-4-3的中部铰接。翻转液压缸9-4-2的缸体铰接在升降液压缸9-4-1的伸缩杆上,翻转液压缸9-4-2的伸缩杆的外端部与压块9-4-3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的无飞行甲板航母由于取消了飞行甲板,因此航母外形可做隐形设计,大容量上层建筑3可充分满足作战指挥和人员生活需要;有足够空间设置自卫武器乃至攻击性武器;可同时大批量放飞或回收战斗机。战斗机10的起降借助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战斗机10备战时直接安放在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上,通过液压升降机8实现在战斗机库4和坞舱7之间转运。

图2和图3中,A、B、D区域的坞舱门7-1关闭,C区域的坞舱门7-1开启。其中,A区域战斗机10位于坞舱7内,为待机出击状态;B、D区域飞机位于战斗机库4内为战备和巡航状态;C区域飞机位于坞舱7内,为出击或回收状态。

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的原理是:战斗机10起飞前由战斗机固定器9-4稳定固定在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上,由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驱动从而移动到海面上适合起飞的位置;由推进与航向调整引擎9-1-4和战斗机10的引擎动力合成获得起飞初速;战斗机固定器9-4松开,战斗机10起飞,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自行返回航母或在周围游弋担负警戒任务。

当战斗机10回收时,战斗机10与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建立通讯,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自动与战斗机10保持同航向运动,战斗机10放出回收索10-3及其捕捉钩10-4,钩住捕捉轴9-3-1,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获得与战斗机10同步航速。战斗机10逐渐减小动力降低速度,并启动绞盘逐渐回收回收索10-3,同时驱动螺杆9-3-3转动使捕捉轴9-3-1逐渐向后运动,最终战斗机10处于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上方,两者同步航行。

随后,战斗机固定器9-4的压块9-4-3升起,并向内翻转使战斗机10的机轮落入战斗机导向定位器9-5中,压块9-4-3压住战斗机10的纵列双轮桥形后起落架10-2实现可靠固定,战斗机10关闭引擎。战斗机10回收成功后,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自动驶向航母,进入对应坞舱7。

由于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的战斗机放飞和回收平台9-2上安装了对空警戒雷达9-2-3,并且船舱9-1-1底部设有对潜搜索声呐9-1-6,当一定数量的无人驾驶气垫平台9同时出动时,可以先组网,从而实现对航母的严密警戒保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