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项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257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生项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项圈。



背景技术:

游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但游泳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运动,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就需要游泳圈或救生衣来进行辅助。目前现有的溺水自救装置有救生圈、充气气囊、浮标等,但是存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而且使用不方便,影响水中运动和娱乐,很多人都不会随时使用,但当意外发生时则因为没有救生装置使用尤其是无人施救时无法自救所造成的溺水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救生项圈,体积小,易于携带,且不影响使用者在水中运动和娱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项圈,包括:项圈主体、气囊和充气装置;

所述项圈主体设有开口,所述气囊收纳在所述项圈主体内,所述气囊与所述项圈主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项圈主体连接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气囊的总表面积;

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所述项圈主体上,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瓶、导气管、开关和顶针,所述气瓶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气瓶的放气口,并与所述开关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项圈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与所述项圈主体连接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气囊的总表面积的二分之一。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为卡扣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为按压手柄式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气管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气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瓶为压缩气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项圈主体设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气囊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囊设有排气口。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救生项圈,包括项圈主体、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项圈主体设有开口,所述气囊收纳在所述项圈主体内,所述气囊与所述项圈主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项圈主体连接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气囊的总表面积,其中,所述项圈主体半包裹着所述气囊,当所述气囊进行充气后,部分气囊从所述项圈主体的开口膨胀出来,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浮力,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救生项圈,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瓶、导气管、开关和顶针,所述气瓶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气瓶的放气口,并与所述开关连接,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者穿戴本实用新型的救生项圈在水中运动和娱乐,救生项圈的气囊不充气,如同佩戴首饰一样将救生项圈穿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不影响使用者在水中运动和娱乐;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者按动开关,即可完成充气,为使用者提供浮力,保证使用者安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救生项圈,所述项圈主体设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气囊连接;当气囊内的气体发生微小泄露,或充气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吹气的方式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救生项圈产生浮力,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生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生项圈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生项圈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项圈,包括:项圈主体1、气囊2和充气装置3;

所述项圈主体1设有开口11,所述气囊2收纳在所述项圈主体1内,所述气囊2与所述项圈主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气囊2与所述项圈主体1连接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气囊2的总表面积;所述充气装置3设置在所述项圈主体1 上,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瓶31、导气管32、开关33和顶针34,所述气瓶31通过导气管32与所述气囊2连接,所述顶针34设置在所述气瓶31的放气口,并与所述开关33连接。

为了防止气囊2从项圈主体1内掉落,所述气囊2与所述项圈主体1连接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气囊2的总表面积的二分之一。具体的,述项圈主体1半包裹着所述气囊2,当所述气囊2进行充气后,部分气囊2从所述项圈主体1的开口11向外膨胀出来,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浮力,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为了减少救生项圈的体积,在正常状态下,使气囊2收纳在项圈主体1内,所述气囊2 的材质为弹性材料,但不限于此。

为了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所述项圈主体1的材质为软质材料,例如硅胶、橡胶,但不限于此。

为了便于穿戴,防止救生项圈掉落,所述项圈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12。具体的,所述项圈主体1通过所述连接件12进行连接,使所述项圈主体 1形成圆环形、心形、六边形、方形或多边形,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连接件12为卡扣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2还可以为螺旋连接件、插扣连接件或粘接连接件。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开关33为手柄按动式开关,所述手柄按动式开关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充气装置3上,使用者只需按动所述开关33,即可使气囊2完成充气。具体的,使用者按动开关33后,开关33推动顶针34顶开气瓶 31内的放气口,气瓶31内的气体通过导气管32对气囊2迅速充气。优选的,所述气瓶31为压缩气瓶,但不限于此。

具体的,所述导气管3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气瓶31连接,因此气体只能单方向地从而气瓶31向气囊2运动,防止气体从气囊2向气瓶31运动,从而保证气囊2中的气体充足,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管3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所述气瓶31进行连接,具体根据气瓶的类型来限定。

为了将气囊2中的气体排出,所述气囊2设有排气口。当救生项圈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所述排气口将气囊2中的气体排出,将气囊2收纳在项圈主体1 内,从而减少救生项圈的体积,便于收拾和存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项圈主体1设有吹气管13,所述吹气管13与所述气囊 2连接。通过所述吹气管13,可人工将空气吹进所述气囊2,使救生项圈产生浮力。当充气装置失效时,通过人工吹气的方式对气囊2进行充气,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救生项圈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者穿戴本实用新型的救生项圈进行游泳,救生项圈的气囊2不充气,如同佩戴首饰一样将救生项圈穿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不影响使用者在水中运动和娱乐;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者按动设置在项圈主体1上的充气装置3的开关33,所述开关33通过顶针34顶开气瓶31的放气口,气体通过导气管32给所述气囊2充气,使气囊2从开口11向外膨胀出来,如图4所示,充气后的救生项圈套在使用者的脖子上,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浮力,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进一步地,当气囊2内的气体发生微小泄露,或充气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者可通过吹气管13进行人工充气,从而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当救生项圈使用完之后,通过所述排气口将气囊2中的气体排出,将气囊2 收纳在所述项圈主体1内,然后将救生项圈进行收拾和存放。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