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676发布日期:2018-11-02 23:4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漂浮垃圾其中大部分属于塑料或塑料制品,部分为木头等木制品,其零散漂浮在海面上,占据面积广阔,使用普通垃圾船收集,费时费力,整个收集效率不高。另外受到洋流的影响,部分垃圾会堆积成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大块垃圾山。因此需要将分散的漂浮在海面的垃圾聚拢,以便加快海洋垃圾的清理效率,同时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的电动垃圾船的续航能力不够,主要问题在于太阳能电池板在船上的安装位置不够,现有缺乏一种同时就解决两个问题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通过利用太阳能板和垃圾船结合的方式,整个海岸垃圾清理应用范围广,限制条件小,大大提高了漂浮垃圾的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收集垃圾的垃圾船,上述垃圾船的顶部设有顶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上述垃圾船的前端两侧对称轴接有两个飞翼式转动张开的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拦阻孔板;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通过旋转轴与驱动电机相连;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和拦阻孔板之间设有电动升降杆;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伸出端设有一个浮体;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顶部设有限位柱,上述限位柱外套设有套索,上述套索穿过套筒内孔与安装台相连,上述安装台与套筒之间设有转动件。

作为优选,上述导向杆的侧壁设有容纳上述拦阻孔板的导向槽;上述导向杆垂设于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上述导向杆个数为两个。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第一点,利用多块飞翼式设计的太阳能板,大大加大了太阳能的收集效率,从而使得太阳能垃圾船的使用续航时间大大增加。

第二点,利用飞翼式设计,顶部吸收太阳能发电,底部悬设浸没到海中的阻拦孔板,有效将垃圾船前方的垃圾聚拢到垃圾船的前方,加快垃圾船的收集效率。

第三点,垃圾船采用普通电力驱动的垃圾收集船,仅仅将动力改成电动机,同时增加飞翼式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整个技术成熟,改造难度低,均使用现有技术,可以大大节省成本,解决现有太阳能垃圾船续航不够,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位置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船张开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套索和套筒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包括收集垃圾的垃圾船,上述垃圾船1的顶部设有顶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上述垃圾船1的前端两侧对称轴接有两个飞翼式转动张开的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3,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拦阻孔板4;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通过旋转轴5与驱动电机6相连;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和拦阻孔板之间设有电动升降杆7;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伸出端设有一个浮体8,设置浮体8可以抵消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对旋转轴的施加的偏转力或扭力,使得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主克服水面产生的阻力;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顶部设有限位柱9,上述限位柱外套设有套索10,上述套索10穿过套筒内孔与安装台11相连,上述安装台11与套筒13之间设有转动件12。套索10的端部绑定到安装台11上。套索为钢丝绳。

作为优选,上述导向杆14的侧壁设有容纳上述拦阻孔板4的导向槽,拦阻孔板的端部插在导向槽中竖直上下滑动;上述导向杆14垂设于上述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底部。

作为优选,上述导向杆个数为两个。

具体实施时:

第一步,初始状态的时候,两个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像昆虫的翅膀一样水平收拢在所述顶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2的上方。此时,浮体靠近垃圾船的外侧壁。

第二步,张开,垃圾船的控制器连接并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带动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张开并从垃圾船船尾旋转至船头。

第三步,当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到达指定位置,则将飞翼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与垃圾船通过限位柱和套索固定在一起。

第四步,垃圾船的控制器控制电动升降杆将拦阻孔板放下,下端插入水中。完成对垃圾的阻拦聚拢,并汇聚到垃圾船的前端入口垃圾收集履带15(现有技术普通清除漂浮垃圾的垃圾船,本文不具体涉及垃圾船打捞结构构成,本专利仅仅改进垃圾收集聚拢方式)前方。同时此时,三个太阳能电池板一起作用给垃圾船的蓄电池或控制器供电,垃圾船使用电力驱动,三个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大大提高垃圾船续航能力。垃圾船的收集装置采用普通的清漂垃圾收集船。只是其动力使用电动机,电动机连接蓄电池和控制器,蓄电池通过电路与三个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并由其供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