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830发布日期:2018-11-30 18:5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科学调查船辅助装备,具体来说,是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时,海洋浮游生物和理化环境因子数据的采集对于评估鱼类的洄游等活动尤其重要。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一般通过浮游动物网和浮游植物网垂直放到海底采集;理化环境因子主要通过CTD和采水器垂直放到海底再收回采集,CTD可以直接采集温度、盐度、溶解氧和叶绿素等,用采水器采集的水样可以用于分析水体的无机盐含量等化学特征。目前,在利用科学调查船进行渔业资源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一根2000mm左右的钢管把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网连接在两端一起投放,CTD和采水器则用钢丝绳依次投放,因此,总共要投放3次。这种调查方式一方面延长了调查时间,如果遇到台风或冷空气等恶劣天气,则不能完成预计的调查任务;另一方面由于作业时间的延长还会浪费大量的燃油费用。因此,渔业资源调查时,如何快速投放仪器,缩短调查时间,并且减少经济成本,同时确保仪器设备的快速回收是一个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类海洋调查仪器同时投放的辅助装置,把几种调查仪器固定其上,通过转盘、吊环、绳锁等与绞车相连,利用吊臂伸出船体外侧。采样上来后,利用吊臂把采样仪器连同本装置收回船边,转动本装置,依次采样,从而达到一次性向海底投放并收回,大大节约了作业时间,达到同时投放同时回收的目的,具备简易、牢固、易操作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包括圆环1、直钢柱2、转盘5、吊环6、吊臂;所述圆环1的上部等分角度部位与若干直钢柱2的下端连接,直钢柱2上端与转盘5连接,转盘5上端与吊环6连接;圆环1下部60°等分部位设有6个下挂部件9,圆环1上还固定设有一对穿过圆心的连接杆7,一对连接杆相交的部位设有第7个下挂部件9;悬挂物具有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四种,需悬挂一个悬挂物时,挂在中心部位的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两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80°的一对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三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20°的三个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四个悬挂物时,挂在以圆环等分线为中轴线对称的四个下挂部件9上;悬挂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下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使悬挂物的重量相等;吊臂伸出船体外侧,吊环6通过吊臂和绳索与绞车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下挂部件9呈U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为铅块。

进一步的,圆环1直径为2000-25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质圆形钢管,圆环上部以120°为间隔焊接三根长度1500-2000mm,内径为30-50mm的直条圆管,3根直条圆管的另一端焊接在边长为200mm的转盘5上。

更进一步的,吊环6直径2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下挂部件9由直径20-30mm实心不锈钢圆管构成,下挂部件9高100-120mm。

更进一步的,第一配重16的重量为10-15kg,第二配重17的重量为5-10kg,第三配重18的重量为10-15kg,第四配重19的重量为10-15kg,各配重均由标准重量的铅块叠加而成,可以增减,保证各仪器不会缠绕在一起。

一种上述的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的工作方法,调查仪器从海底起上来时,通过伸缩吊臂把投放辅助装置收回船边,开始对各仪器逐个采样,采样完一个仪器时,转动转盘5,对下一个仪器进行采样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盘、吊环和绳索与绞车相连,圆环下部加焊挂件构成的组合体,在挂件上连接调查仪器,并用配重铅块来保持仪器的垂直性,防止缠绕,保持平衡,达到多种调查仪器一次性投放采样的目的,遇到台风或冷空气等恶劣天气,也能够完成预计的调查任务,由于作业时间的节约还会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费用,减少了采样时间,降低了采样经济成本;

2)牢固且易安装;

3)直钢柱与圆环构成刚性结构,使得结构更可靠,也更平稳;

4)采用转盘实现转动,从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仪器的悬挂和采样。

5)能够适应悬挂1-7种悬挂物,同时保持整个装置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环,2.直钢柱,5.圆盘,6.吊环,7.连接杆,8.采水器,9.悬挂部件,11.浮游动物网,12.浮游植物网,CTD.13,16.第一配重,17.第二配重,18.第三配重,19.第四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包括圆环1、直钢柱2、转盘5、吊环6、吊臂;所述圆环1的上部等分角度部位与若干直钢柱2的下端连接,直钢柱2上端与转盘5连接,转盘5上端与吊环6连接;圆环1下部60°等分部位设有6个下挂部件9,圆环1上还固定设有一对穿过圆心的连接杆7,一对连接杆相交的部位设有第7个下挂部件9;悬挂物具有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四种,需悬挂一个悬挂物时,挂在中心部位的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两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80°的一对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三个悬挂物时,挂在相隔120°的三个下挂部件9上;需悬挂四个悬挂物时,挂在以圆环等分线为中轴线对称的四个下挂部件9上;悬挂浮游动物网、CTD、浮游植物网、采水器下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使悬挂物的重量相等;吊臂伸出船体外侧,吊环6通过吊臂和绳索与绞车相连。

本实施例以1-4个悬挂物为例,实际根据具体需求,还可以悬挂5-7个悬挂物,都可以保持整个科学调查船环境仪器投放辅助装置的平衡。

参见图1,所述下挂部件9呈U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配重16、17、18、19为铅块。

参见图1,圆环1直径为2000-25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质圆形钢管,圆环上部以120°为间隔焊接三根长度1500-2000mm,内径为30-50mm的直条圆管,3根直条圆管的另一端焊接在边长为200mm的转盘5上。

在此实施例中,吊环6直径200mm,材质为304不锈钢,下挂部件9由直径20-30mm实心不锈钢圆管构成,下挂部件9高100-120mm。

参见图1,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配重16的重量为10-15kg,第二配重17的重量为5-10kg,第三配重18的重量为10-15kg,第四配重19的重量为10-15kg,各配重均由标准重量的铅块叠加而成,可以增减,保证各仪器不会缠绕在一起。

具体工作时,调查仪器从海底起上来时,通过伸缩吊臂把投放辅助装置收回船边,开始对各仪器逐个采样,采样完一个仪器时,转动转盘5,对下一个仪器进行采样处理。

具体结构继续参见图1,圆环的上部以120°为间隔焊接三根长度1500-2000mm的内径为30-50mm的直条形圆管,材质均为304不锈钢质实芯圆形钢管,3根直条形圆管的另一端焊接在一个边长为200mm的方形转盘5上,材质为304不锈钢,上面接在一个直径200mm的圆形吊环6上,材质为304不锈钢、内径为30-50mm的实芯不锈钢圆管,圆环1的内部以十字形焊接两根长度2000-2500mm的内径为30-50mm的直条形圆管,材质为304不锈钢,在圆环1的下部焊接一个“U”形下挂部件9,以此为基准、60°为间隔再分别焊接五个“U”形下挂部件9,在直条形圆的十字交叉处焊接一个“U”形下挂部件9,“U”形下挂部件9均由直径20-30mm实心不锈钢圆管组成,环高100-120mm。根据调查仪器的数量,选择“U”形挂件:当采样仪器为1个时,连接在“U”形中心部位的挂件上;当采样仪器为2个时,在圆环上选择2个成对角线的“U”形挂件连接其上;当采样仪器为3个时,在圆环上选择3个间隔120°的“U”形挂件,仪器连接其上;当采样仪器为4个时,在圆环上选择4个“U”形挂件,仪器连接其上;当采样仪器为5个时,在圆环上选择4个“U”形挂件和中心部位的“U”形挂件,仪器连接其上;当采样仪器为6个时,选择圆环上的6个“U”形挂件,仪器连接其上。正常调查时,挂件9上连接浮游动物网,各仪器下方悬挂的铅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保证各种仪器不会缠绕在一起。调查仪器从海底起上来时,通过伸缩吊臂把本装置收回船边,开始对仪器进行采样。采样完一个仪器时,转动本装置,对下一个仪器进行采样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吊环和绳索与绞车相连,圆环下部加焊挂件构成的组合体,在挂件上连接调查仪器,并用配重铅块来保持仪器的垂直性,防止缠绕,保持平衡,达到多种调查仪器一次性投放采样的目的,减少了采样时间,降低了采样经济成本;牢固且易安装;直钢柱与圆环构成刚性结构,使得结构更可靠,也更平稳;采用转盘实现转动,从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仪器的悬挂和采样,能够适应悬挂1-7种(个)悬挂物,同时保持整个装置的平衡。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