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的船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3185发布日期:2019-04-09 22:1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稳定的船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船桨。



背景技术:

在历史上,船舶对于地理探索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角色,像中国明朝的郑和将指南针及火药传播到其他地区,船舶有用像殖民及奴隶贸易等用途,也有用在科学、文化及人道主义上;美洲及欧洲之间的哥伦布大交换是当时世界人口成长的主因之一,航运也使世界的经济成为能源密集的形式。

现有技术的船舶动力源有分为人力、风力和发动机(蒸汽机、燃气涡轮、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驱使船舶在水上移动,其中的人力动力是用船桨在水上划动,船桨是一种划船工具,其上端为圆杆,利于手握,叫握杆;下端为板状,名桨板,用以拨水,利用了物理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目前市场上的船桨结构不稳定,容易折断或弯折,并且在船舶上不需要使用船桨时,通常会堆放在一边,海绵上波涛起伏,船桨没有固定,容易掉入海中遗失或掉在船板上,影响整齐度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船桨,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不容易折断或弯曲,在桨杆的上端设有环扣,能将船桨挂在船体上,避免发生船桨掉落海中遗失的情况,并且提高船体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桨杆1、桨板2、锁扣3、软胶套4、螺栓5、引导板6、环形凹槽7、定位槽8,桨杆1为圆柱体构件,桨杆1的表面套有三个软胶套4,软胶套4的表面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7,并且环形凹槽7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凹槽,软胶套4的内侧设有定位槽8,桨杆1的下方设有桨板2,桨板2为对称结构,桨板2的底端设有引导板6,桨板2的上端通过锁扣3与桨杆1连接,锁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螺栓5。

进一步的,所述桨杆1的表面设有与定位槽8对应的定位块10。桨杆1的表面设有与定位槽8对应的定位块10,定位槽8与定位块10相互配合,避免软胶套4滑动,影响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桨杆1的顶端设有环扣9。桨杆1的顶端设有环扣9,在使用完后,可以利用环扣9将船桨挂在船体上,避免胡乱摆放,提高整洁度和美观度。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板6为梯形板。引导板6为梯形板,梯形板为上端后端较大,底端厚度较薄,并且引导板6的上端表面积比底端表面积大,呈倒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桨板2的厚度为80-9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不容易折断或弯曲,在桨杆的上端设有环扣,能将船桨挂在船体上,避免发生船桨掉落海中遗失的情况,并且提高船体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桨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软胶套4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桨杆1、桨板2、锁扣3、软胶套4、螺栓5、引导板6、环形凹槽7、定位槽8、环扣9、定位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桨杆1、桨板2、锁扣3、软胶套4、螺栓5、引导板6、环形凹槽7、定位槽8,桨杆1为圆柱体构件,桨杆1的表面套有三个软胶套4,软胶套4的表面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7,并且环形凹槽7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凹槽,软胶套4的内侧设有定位槽8,桨杆1的下方设有桨板2,桨板2为对称结构,桨板2的底端设有引导板6,桨板2的上端通过锁扣3与桨杆1连接,锁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螺栓5。

所述桨杆1的表面设有与定位槽8对应的定位块10。桨杆1的表面设有与定位槽8对应的定位块10,定位槽8与定位块10相互配合,避免软胶套4滑动,影响使用者使用。

所述桨杆1的顶端设有环扣9。桨杆1的顶端设有环扣9,在使用完后,可以利用环扣9将船桨挂在船体上,避免胡乱摆放,提高整洁度和美观度。

所述引导板6为梯形板。引导板6为梯形板,梯形板为上端后端较大,底端厚度较薄,并且引导板6的上端表面积比底端表面积大,呈倒梯形。

所述桨板2的厚度为80-9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它的结构为桨杆1为圆柱体构件,桨杆1的表面套有三个软胶套4,软胶套4的表面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7,并且环形凹槽7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结构,软胶套4的内侧设有定位槽8,桨杆1的下方设有桨板2,桨板2为对称结构,桨板2的底端设有引导板6,桨板2的上端通过锁扣3与桨杆1连接,锁扣的两端各设有两个螺栓5,使用者两只手分别握在软胶套4上,软胶套4的外侧结构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握凹槽,并且软胶套4的材质较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在软胶套4的内侧设有定位槽8,定位槽8与设置在桨杆1表面的定位块10相对应,定位块10能防止软胶套滑动,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桨杆1的下方为桨板2,桨板2的底端设有引导板6,引导板6为为梯形板,梯形板为上端后端较大,底端厚度较薄,并且引导板6的上端表面积比底端表面积大,呈倒梯形,引导板6底部的面积较小,减小水的阻力,方便桨板2进入水中,进行划动,节省使用者体力;锁扣3的两端设有两个螺栓5,拧紧螺栓5,能将桨板2与桨杆1进行固定,提高船桨的稳定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不容易折断或弯曲,在桨杆的上端设有环扣,能将船桨挂在船体上,避免发生船桨掉落海中遗失的情况,并且提高船体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