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1459发布日期:2019-06-13 10:42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垃圾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



背景技术:

目前,湖泊水域受到垃圾的污染,不仅影响美观,时间长久的话还产生各样污染物,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从而影响水质。市场上的水域垃圾清理装置,大多面向大规模水域或海域,现有的垃圾清理船体积庞大,不灵活,而且对于狭窄的河道、滩涂或者是公园景区的小型湖面没办法进行作业;另外,对各种湖泊河道,尤其是狭窄水域垃圾清理依然主要以人工为主。在一些危险区域作业时,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清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包括通过连杆连接呈一体结构的两个船体,船体的底部均安装有螺旋桨,每个船体的盖板上均固定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轴与太阳能板的背面相连;两个所述船体之间设有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抓取机构、传送带和收集箱,所述抓取机构固定设置于传送带的前端,包括间隔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多个滤网和抓盘,所述收集箱位于传送带后方,置于所述船体的盖板上;所述收集箱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上端安装摄像头,支撑杆的下部安装GPS定位器;所述盖板与支撑杆相连接处,以及船体的前端、后端均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传送带沿船体行驶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还与动力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传送带前端的主动辊与船体相固定,后端的从动辊通过支柱与船体的盖板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太阳能板与能量收集系统连接,能量收集系统还与动力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螺旋桨与动力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摄像头、所述GPS定位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抓取机构为平板式结构,向上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支撑件为可伸缩式、可转向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双船体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方便太阳能板的安装,另一方面,两船体之间设置垃圾收集装置,减小了船体的水面行走阻力,能够使船体在行进和作业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

2、GPS定位与图像传输相结合,实现了水域内船体的准确定位;

3、与太阳能板连接的自动追光系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能源;

4、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有效避免船体在作业中不必要的碰撞,提高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5、船体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在降低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减轻了船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其中,1-船体;2-盖板;3-螺旋桨;4-超声波传感器;5-支撑杆;6-万向轴;7-太阳能板;8-摄像头;9-抓取机构;10-传送带;11-支柱;12-支撑件;13-收集箱;14-连杆;15-滤网;16-抓盘;17-GP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小水域垃圾清理用的清洁船,包括通过连杆14连接呈一体结构的两个船体1,两个船体1的结构相同并排同方向设置,船体1的底部均安装有螺旋桨3,每个船体1的盖板2上均固定设置一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上端通过万向轴6与太阳能板7的背面相连,能改变太阳能板7接收太阳能的方向和角度;两个船体1之间设有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用于将水域的上的垃圾进行收集,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抓取机构9、传送带10和收集箱13,抓取机构9固定设置于传送带10的前端,包括间隔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多个滤网15和抓盘16,抓盘16用于抓持传送来的垃圾,滤网15用于过滤掉垃圾中夹带的水,多个滤网15和抓盘16设计,实现多级抓持和过滤,能有效防止垃圾滚落并去除垃圾携带的水;收集箱13位于传送带10后方,置于船体1的盖板2上,经抓盘16和滤网15处理过的连接被输送至收集箱13中;收集箱13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件12,支撑件12的上端安装摄像头8,支撑件12的下端安装有GPS定位器17,用于准确定位需要清理垃圾的水域位置摄像头8用于采集水面上的图像,便于寻找水面垃圾;盖板2与支撑杆5相连接处,以及船体1的前端、后端均安装有超声波传感器4,全方位的6个超声波传感器4的设置能有效避免船体1在作业中出现的碰撞;收集箱13上还固定安装有支撑件12。

特别的,传送带10沿船体1行驶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传送带10还与动力系统相连,传送带10通过动力系统提供的动能实现传动。

特别的,传送带10前端的主动辊与船体1相固定,后端的从动辊通过支柱11与船体1的盖板2相固定。

特别的,太阳能板7与能量收集系统连接,太阳能板7将收集到的太阳能传送至能量收集系统中,能量收集系统中,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能量收集系统还与动力系统相连,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可以为动力系统提供动力。

特别的,螺旋桨3与动力系统连接,螺旋桨3通过动力系统提供动力,动力系统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即可实现为螺旋桨3提供动力的功能。

特别的,摄像头8、GPS定位器17均与控制器相连,摄像头8采集到的水面图像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水面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水面垃圾的坐标位置,GPS定位器17准确定位清洁船到达水面垃圾位置处。

特别的,抓取机构9为平板式结构,向上倾斜设置,抓取机构9用于拦截水面上的垃圾,并使得拦截到的垃圾沿抓取机构9的平面向上输送至传送带10。

特别的,支撑件12为可伸缩式、可转向式结构,实现摄像头8的360度旋转,用于调整摄像头8的高度和摄像方向。

其中,与太阳能板7连接的还有自动追光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光敏电阻来实现对光强信息的采集,数据通过芯片进行比较处理后,根据时间与电机转动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当时太阳的高度角和水平转动的角度,控制太阳能板7对准太阳,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能量收集系统采用360度无死角自动跟踪系统,在保证足够动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动力系统、能量收集系统、自动追光系统等,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船体1采用双船体1结构既方便太阳能板7的安装又能够使船体1在行进和作业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GPS定位与影像传输相结合实现水域内垃圾的准确定位,以及在与传感器的人机交互中避免船体1在通过较复杂环境下产生碰撞,提高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传送带10通过动力系统提供动力实现转动,将通过抓取机构9所集中的垃圾在传送带10的转动下将垃圾回收至收集箱13中。

本实用新型的船体1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在降低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减轻了船体1重量;安装、使用方便,适合用户自购、自管并自用,只需较少的投资便能够高效、安全的完成相关水域内的垃圾清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